三黄洗剂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的疗效观察
2018-06-14游志华
游志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福州350001)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混合痔术后患者常伴有创面水肿、疼痛、瘙痒、出血等术后并发症,且术后换药时间较长,患者苦不堪言。我院采用三黄洗剂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20年,平均3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痔核数目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3例。其中女50例,男76例;年龄21~65岁,平均38.5岁;病程4个月
表1 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表1 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注: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选择符合湿热下注型混合痔诊断的患者:(1)符合混合痔诊断。(2)湿热下注证,主证有便血色鲜,量较多;肛门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混合痔(湿热下注证)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18~70岁;(3)术前常规检验及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明显手术禁忌症;(4)既往无肛周疾患手术史;(5)肛门形态和功能无异常;(6)自愿签署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均按照抗生素使用规范应用头孢曲松钠静滴预防感染,术后当天使用氨甲环酸预防术后出血,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煎炸食物,避免剧烈活动。治疗组:术后第1天排便后开始使用三黄洗剂熏洗治疗。三黄洗剂制备为大黄15 g、黄柏15 g、黄芩15 g、苦参15 g,加水煎煮成约2 000 ml药液,每次便后先用热气熏蒸3~5 min,待药液温度降至38~40℃时,坐浴10 min,以药液浸泡手术创面部位为度。坐浴后莫匹罗星软膏外敷换药。对照组:术后第1天排便后开始使用高锰酸钾外用片稀释液(国药准字H37022233)熏洗。将复方高锰酸钾外用片加热水溶解配置成1∶5 000稀释液2 000 ml,每次便后坐浴10 min,以稀释液浸泡手术创面部位为度。坐浴后莫匹罗星软膏外敷换药。两组观察起始时间及疗程相同。若治疗时间未满7 d,临床症状消失者,提前判定疗效。用药第7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
1.5 混合痔术后常见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为更加准确判定临床疗效,我们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临床实际情况,将主要症状、体征进行量化,设定分值,然后对前后分值进行统计,以判断疗效。具体指标量化如下,创面疼痛:0分,无疼痛;1分,疼痛,不明显,不需处理;2分,疼痛,明显,需口服药物止痛;3分,疼痛剧烈,口服药物无法缓解,需肌肉注射止痛药。出血:0分,无便血;1分,排便后便纸带少许血迹;2分,排便时可见肛门滴血,但便后即停止;3分,排便时肛门滴血,不能自止,需压迫止血或缝扎止血。创缘水肿:0分,创缘无水肿;1分,水肿范围直径≤1 cm;2分,1 cm<水肿范围直径≤2 cm;3分,水肿范围直径>2 cm。瘙痒:0分,无瘙痒;1分,偶有瘙痒;2分,瘙痒明显,但可以忍受;3分,瘙痒呈持续性,不能忍受。
1.6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痔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缩小;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情况总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情况(疼痛、出血、水肿、瘙痒)总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情况(疼痛、出血、水肿、瘙痒)总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创面疼痛、创缘水肿、出血、瘙痒等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积分 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创面疼痛创缘水肿出血瘙痒0.72±0.52 1.82±0.44 1.58±0.72 0.48±0.42 0.24±0.34*△0.46±0.42*△0.46±0.39*△0.12±0.16*△0.66±0.47 1.76±0.65 1.54±0.54 0.47±0.48 0.41±0.47*0.84±0.42*0.78±0.45*0.36±0.20*
2.3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
表4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愈合时间治疗组对照组63 63 11.43±1.35*14.10±1.64
2.4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手术多采取开放处理,患者术后常伴有创缘水肿、疼痛、瘙痒、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同时创面愈合时间长,给广大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患者往往惧怕手术。因此,如何减少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已成为目前肛肠领域的研究重点。
中医学对痔认识很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痔”等肛肠疾病名称的记载,以及使用药物治疗痔病的经验。《黄帝内经》中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之说,并提出了痔的发病原因,历代医家不断完善。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多热,多湿,人群易感湿邪热邪,积生湿热,下注大肠,使局部气血瘀滞,形成肿块,并可刺激肛门直肠黏膜,使之充血灼热疼痛。混合痔术后患者肛周创面局部湿热未尽,湿热之邪仍凝滞气血,气血瘀滞侵入组织经络,进而影响创面的愈合。因此,我们对肛门直肠疾病多从湿热辨证施治。三黄洗剂是中医外科临床常用经验方,该方组成为大黄、黄芩、黄柏、苦参等份。我们在原方的基础上灵活加减后运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治疗。
三黄洗剂全方由大黄、黄芩、黄柏、苦参等中药组成。方中大黄苦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功;黄芩性亦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之功效:两者合用可加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三药相伍,共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活血化瘀之效,故为君药。苦参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效,配伍大黄、黄柏、黄芩可加强除湿止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分析亦证实大黄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止血作用,能够调节免疫[2];黄柏亦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同时具有促进溃疡修复、创面愈合的作用[3];黄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4];苦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
本研究中,治疗组自术后第1天排便后即开始使用三黄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术后第1天排便后予高锰酸钾外用片稀释液熏洗治疗。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创面疼痛、创缘水肿、出血、瘙痒等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熏洗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三黄洗剂熏洗坐浴使创面直接接触药液,促进药液有效成分透过创面组织,更加有效促进药物的吸收,同时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纵观全方,用药精简,配伍严谨。诸药合用,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收涩止痒之功效。临床使用三黄洗剂能有效改善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渗液、止痒,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4
[2]杨炀,税丕先,陈滟,等.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对其药理作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3):1226-1231
[3]陈阳峰,钟晓红.黄柏的药理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提取[J].作物研究,2015,29(5):564-568
[4]马玲玲,孙燕.中药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18(2):115-117
[5]王悦,姜雪,丁菲,等.中药苦参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7,46(1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