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
2018-06-14王吉博
王吉博
(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广东珠海519041)
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多。随着临床上影像学检查技术和脊柱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坏死诊断及治疗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差,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坏死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活动不便等,任其发展会使患者遗留下不适症状如慢性腰背部疼痛等,严重的话甚至会对脊髓造成压迫,从而引发瘫痪,因此患者患病后受到的影响较大[1~2]。以往临床中主要是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但疗效一般,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椎体成形术,本研究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 56~82岁,平均年龄(65.5±5.4)岁;导致创伤的原因:跌倒17例、腰部扭伤15例、其他创伤4例、创伤不明显 4 例;L1~2损伤 13 例,L3~4损伤 10 例,L4~5损伤10例,其他7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 57~85岁,平均年龄(66.8±4.8)岁;导致创伤的原因:跌倒18例、腰部扭伤13例、其他创伤4例、创伤不明显 5例;其中 L1~2损伤 11例,L3~4损伤 9例,L4~5损伤14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椎体骨坏死为二分之一以下者;椎体后缘无破裂者;首次入院患者。
1.3 排除标准 非骨坏死的患者,如转移瘤、骨髓瘤等患者;脊髓压迫受压的患者;不愿参与本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参照组 采用常规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具体包括: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并使用镇痛、抵抗骨质破坏的药物如双膦酸盐、依普黄酮等,同时皮下或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国药准字H20052507)50 IU/次,1次/d,持续1周后每3天注射1次。持续治疗4周。
1.4.2 研究组 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让患者俯卧,将其胸部和髂部垫高,让患者胸腰部位处于过伸状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复位结果不满意时,可以采用手法按压促进其复位;再选择双椎弓根入路,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建立工作通道,用常规方法选取椎体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再在椎体前四分之三处置入球囊,球囊置入并扩张满意后注入骨水泥;对于出现椎体周壁和上下终板同时破裂的患者,则先用黏稠骨水泥对其破裂位置进行封堵,再注入骨水泥;手术后选择常规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适当地让其下地行走。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患者功能外形上的评估分和治疗前后患者的椎体高度。生活质量评分采用QOL量表进行评定[3];功能和外形的评分满分为100分,评分标准参照《骨折分类与功能评定》[4]制定,功能、外形得分越高,疗效越好。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椎体前缘高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椎体前缘高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椎体前缘高度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椎体前缘高度比较()
?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参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n 时间 精神状态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饮食状态参照组研究组40 4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6.7±0.3 7.3±0.6 6.9±0.5 9.4±0.7*6.8±0.4 7.9±0.5 6.9±0.3 8.9±0.3*6.5±0.6 7.5±0.4 6.8±0.6 7.9±0.4*6.4±0.3 7.5±0.2 6.7±0.8 8.9±0.6*
2.3 两组患者的椎体功能和外形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的椎体功能和外形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椎体功能和外形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的椎体功能和外形评分比较(分,)
?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医学上还不能明确其病因。但有初步研究指出[4],患者出现创伤后,椎体会出现迟发性的塌陷骨折,进而引发骨小梁出现微骨折,引起血供功能受损,最终导致骨缺血出现坏死[5]。同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质和骨能力较差,愈合较为困难,长时间不愈合也会出现骨坏死的情况。因此,该病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多发于老年群体,老年人的体质本来就较差,会给其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障碍,同时还伴有疼痛,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法和外科手术法。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选择非手术方法即药物辅助治疗法,该方法较为落后,治疗所需时间长,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6]。而且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从根本上没有对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明显治疗效果[7]。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椎体成形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该法主要是对患者注入骨水泥,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椎体高度,稳定椎体,椎体骨折骨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而注入的骨水泥可在患者椎体内聚合释放热量,对周围感觉神经起到灭活作用[8],因此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而且患者术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下地行走,手术过程中也不会对患者造成太大的创伤,加上出血量不多,不会引起过多的不良反应,适用于老年患者。椎体成型术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的一种可优先选择的方案,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的优势[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椎体功能和外形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优先选择椎体成形术,其疗效显著优于非手术疗法来,可改善患者的椎体功能。
[1]王小伟,李勇光.骨质疏松性椎体骨坏死非手术治疗和椎体成形术临床对比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11):683-686
[2]王翀,李京,田征,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6):493-498
[3]庾伟中,潘锰,庾广文.PKP与非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成本-效果评价[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25(2):163-167
[4]王清泽,王相利,张金锋,等.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性的Meta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6,14(5):306-311
[5]刘庆,徐俊杰,李业海,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2):150-153
[6]林玉江,林茜,杨利民,等.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7,27(5):423-428
[7]刘伯昊,黎泽森,李美军,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57-358
[8]王兵站,谭洪宇,刘屹林,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4):7121-7123
[9]刘伯昊,李美军,冼庆章,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罕少疾病杂志,2016,23(6):53-55
[10]左华,黄永辉,李大鹏,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长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2):202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