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股骨距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2018-06-14李冠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4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髋关节

李冠平

(河南省尉氏县中医院骨科 尉氏4755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易发展为不稳定型骨折,既往以保守治疗为主[1]。但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引起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最终疗效。本研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0.15±5.34)岁;车祸伤10例,跌伤35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0.26±5.41)岁;车祸伤11例,跌伤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外旋畸形、压痛感明显,且X线片可见粗隆间骨折者。排除标准:存在明确手术禁忌症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重建股骨距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患侧臀部垫高30°,常规消毒铺巾,取S-P切口中段入路,至髂前上棘下方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充分显露股外侧皮神经,分离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结扎切断旋股外侧动脉横支;牵开股直肌外侧缘,切开部分股中间肌起点及髋关节囊,显露股骨转子间骨折部位,牵引外展内旋下肢,用克氏针撬拨骨折远端,进行解剖复位;选取弧形重建钢板进行固定,于髋关节外侧入路,作一长约10 cm的切口,翻开股外侧肌,切开骨膜,放置股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透视下定位,向股骨方向钻入锁定螺钉,透视下证实头颈内锁钉位于股骨头中央部位,一次拧入远端螺钉。研究组行PFNA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患侧臀部垫高30°,常规消毒铺巾;内收患肢10°~15°,取大粗隆上约5 cm处作一纵行切口,触及大粗隆后定点,于其中后约1/3处开孔,透视下于髓腔内置入螺纹导针,用空心钻扩髓后置入PFNA主钉,深度满意后安装瞄准臂,调整股骨颈前倾角,透视下钻入导针于股骨颈内,正位位于股骨颈下部,轴位位于股骨颈中部;应用空心钻开孔,台阶钻扩髓,安装远端锁定及螺旋刀片,取下瞄准臂,拧入主钉尾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部分负重开始时间);(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螺旋刀片切割;(3)术后随访3个月,采取Harris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包括活动度、畸形、功能、疼痛等项目,总分100分,分值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和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部分负重开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和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和恢复情况比较()

?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

3 讨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尤其是不稳定骨折者,坚强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2~3]。临床常用的内植物为髓外和髓内固定系统两种,动力髋螺钉(DHS)是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传统内固定疗法,但临床疗效欠佳[4]。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因后壁或内侧壁骨缺损成为术后骨骼不稳定的内在诱因,大大增加了骨折固定后发生再移位的概率。重建股骨距手术可通过前方辅助切口,复位股骨距,将弧形重建钢板固定于抗压力主要集中的内侧骨小粱柱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符合股骨距生物力学特征,能够有效恢复股骨内侧柱的连续性,复位后完整的皮质支撑和重建钢板可分散吸收承重负荷;(2)固定牢靠,由于前侧钢板处于内侧抗压力骨小梁柱上,降低了外侧钢板的支撑应力,降低了髋内翻等发生概率[5]。但重建股骨距手术对术者要求较高,术中出血量多,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PFNA术式属于髓内固定,与其他内固定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PFNA主要通过螺旋刀片填充骨质,为骨折处提供稳定的锚合力,可有效避免股骨头颈分离现象的出现,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锻炼,缩短术后负重锻炼时间[6];(2)PFNA 手术无需显露、剥离深部组织,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3)PFNA以中心固定原则进行髓内固定,力臂短,降低了剪切应力,固定牢靠[8];(4)PFNA符合微创理念,主要恢复股骨颈干角的解剖关系,可通过闭合复位,切口小,微创操作,无需解剖复位,患者痛苦小、恢复快[9]。与重建股骨距手术相比较,PFNA术有利于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患者预后良好[10]。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部分负重开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前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FNA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重建股骨距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魏伟明,张育斌.3种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2):139-142

[2]刘凡凡,刘朝阳,张杰斌,等.PFNA与LCP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2):164-167

[3]王宝鹏,李光磊,张冰,等.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8):701-704

[4]魏炜,寇南楠,王志华,等.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4):228-230

[5]孙群周,阮成群,李光明,等.重建股骨距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6,29(8):684-688

[6]冯暘,陈斌,张焱,等.半髋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2):1081-1085

[7]向亮,张卫,贺洪辉,等.骨水泥重建股骨距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8):840-842

[8]孙群周.重建股骨距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2):26-27

[9]周跃江,包洪卫,王海红,等.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44-346

[10]杨争艳,李宗泽,胡国华,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7):4331-4333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髋关节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