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医学生社区早接触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2018-06-14叶坤妃魏春丽李晓南
叶坤妃,魏春丽,李晓南*,孟 浦
(1.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30)
近年,国内高等医学教育在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中,一直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1]。而长学制医学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应在这场医学教育的深化改革中发挥率先作用。与附属医院教学基地相比,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早接触实践的教学基地,其在全科医学、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实践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某部属综合性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实习基地,在长学制医学生的基础通识教育阶段,开展社区导向的早接触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长学制医学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的探索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3年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社区早接触实践教学以来,共完成256名八年制医学生(二年级)社区早接触实践教学任务(该校八年制医学生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三年级之后转入医学专业课程学习)。
1.教学需求调查。 对256名学生在参与社区早接触实践前发放了关于教学需求的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45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00%的学生认为在进入临床专业知识前进行早接触实践是有必要的,认为通过实践,可以为以后的系统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62.9%的学生建议将早接触实践时间安排在大二上学期或大二下学期,即在进入临床专业学习之前比较好; 70.6%的学生希望在社区医院的实践中了解医院分布及科室职能等; 52.7%的学生希望了解社区医院的医患关系; 56.3%的学生希望能接触基础临床技能学习,如体格检查、血压血糖检测及外科拆线换药等基本技能操作; 75.9%的学生希望能了解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80.8%的学生希望能跟随进行家庭随访,接触到实实在在的社区医疗保健等。
2.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教学需求调查以及通识教育的特点,如理化知识与医学检验及B超的关系、了解全科医生的工作模式等,课程设置分观摩单元(9选5)和2个课外实践单元,其中观摩单元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其次实践单元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为目的,一是学习健康档案的建立;二是参加健康教育义诊或讲座的实践。整体课程总计32个学时,具体课程设置如下(见表1)。
表1 早接触实践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二、教学效果评价
在学生实践前后分别发放针对课程内容设置的调查问卷,由学生在完成课程后进行填写并完成一份实践心得;其次,建立交流平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参与情况及课程效果发放了调查问卷256份,回收有效问卷256份。
开课前报名参与较多的观摩课程依次是医院概况和科室设置、家庭医生工作模式、检验科、B超影像科、放射科、中医科、皮肤科、全科诊室工作模式和心电图(见表2)。而课程结束后,学生认为有收获的课程人数占比最多的则依次是检验科、放射科、健康教育、医院概况和心电图。学生们早接触实践结束后提交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见表3)。另外,从学生们提交的实践心得看,68.36%的学生建议适当增加理论课程,比如健康管理、人文医学、卫生政策法规等。
三、讨 论
1.以通识教育阶段为契机,通过早接触实践培养医学生职业认同感。 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基础、较强的临床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大的发展潜力,具有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的高素质、高层次的医学人才”[2]。从表3调查结果看,100%的学生认为安排早接触实践是有必要的,而且大部分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理解等。可见,通过在通识教育阶段开展早接触实践,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所特有的 “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主体”的全科服务理念[3],可以帮助医学生尽早建立全科医学理念和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引导人文医学思想,为以后顺利进入医学学习阶段和完成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表2 参与早接触课程中认为有收获的人数占比(%)
表3 “早接触实践”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
2.课程安排可纳入学校教务统筹安排,避免课程时间冲突。 从需求调查得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社区医疗保健等,尤其是上门服务可以与居民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和互动,学生们较感兴趣。但在实际带教中,由于家庭医生开展上门服务的时间与学生上课的时间常冲突或因学生人数众多无法安排,所以大部分学生未能随家庭医生体验上门服务。
因此,教学课程的安排建议纳入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以方便教学基地的课程安排,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与常规临床工作有别的社区卫生服务当中来,如家庭医生上门随访、计划免疫、健康教育活动等,以增强学生对全科医学和人文医学的感知。
3.建立长效教学机制,规范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意见反馈了解到,学生们认为收获较大的几门课程中(见表2),老师知识储备丰富,且对学生非常耐心,热心讲解,所以学生们认为获益很多。由此可见,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知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对社区教学基地师资的要求,不仅临床知识和技能要宽广扎实,而且人文、社会科学、法律道德的知识和预防医学的知识和技能也要足够[4]。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师资素质与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相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会造成师资素质上的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社区教学基地建立一个长效的教学机制,引导师资队伍良性建设,除了应建立严格的师资准入标准外,还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尤其是强化大家的教学意识,以此带动教学能力的提高。
4.可适当加入部分概论性课程,引导学生早期建立医学宏观认识。 医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对医学的理解和职业的认同可通过外界积极的引导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早接触实践除了安排医学观摩和专业的实践课程以外,可以适当增加少数概论课程,如健康管理、人文医学、卫生政策法规等,以正面引导医学生建立宏观医学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12-13.
[2]李 萍,王振维,王中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现状与趋势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34-35 .
[3]吴宁生.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全科医学服务理念[J].社区医疗,2013(32):57.
[4]黄仕春,谢兰芬,黄 浩,等.谈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师资培训需求与建设策略[J].卫生论坛,2010(8):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