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狗年说狗
——谁把猛狼变驯犬?

2018-06-14王大锐

化石 2018年1期
关键词:灰狼化石动物

王大锐

狗,也许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了,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宠物。只要在有人居住的地方,狗狗们就几乎形影相随。狗给人们看家护院,为盲人导向,地震救援……它们的确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甚至被称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狗,也是引起人们好奇心最大的动物之一。

狼狗之变

差不多每个人小时侯都听妈妈讲过大灰狼的故事,可是那时侯谁会想到,故事里那残忍又狡猾的大灰狼,竟然跟陪伴许多小朋友一起长大的可爱的狗狗有着不解之缘呢!无论是灰狼(Canis lupus)还是狗(Canis familliaris),在分类上都属于哺乳动物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的犬科动物(Canidae)。犬科动物的起源可追溯至距今约4000万年前发现于北美的黄昏犬(Hesperocyon)。在3500万年前的渐新世初期,它的一支分化形成恐犬亚科(Borophaginae)和真犬亚科(Caninae),在真犬亚科中,先后经由细犬(Leptocyon,最早出现于3400万年前)和始犬(Eucyon,最早出现于1000万年前)逐步演化为包括灰狼和狗(也经常被叫做“犬”)等在内的犬属(Canis)。

人们对犬科动物演化的总体进程是比较清楚的,这完全得益于犬科动物的演化辐射中心——北美大陆丰富而连续的犬科化石记录。在距今700万年以前,犬科仅在北美大陆发育,如黄昏犬亚科(Hesperocyoninae)和恐犬亚科(Borophainae)。真犬亚科的早期绝大部分演化也仅仅发生于北美,在上新世,大约500万年前后,真犬亚科的部分成员,如始犬、犬(Canis)、貉(Nyctereutes)和狐(Vulpus)等经由白令陆桥逐步迁徙扩散至欧亚大陆。迁移至欧亚大陆的犬属一支,在距今80万年左右逐步演化为现今的灰狼(Canis lupus),而现今分布于北美的灰狼则是在50万年前由亚洲经白令陆桥迁徙回去的。

狗起源于灰狼,目前已经得到了共识,但围绕着具体的发源地和时间则是众说纷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最早的狗化石证据是来自于德国1.4万年前的一个下颌骨化石,另外一个早期代表是来自中东的大约1.2万年前的小型犬科动物骨架化石,但这些考古学证据支持狗起源于西亚或欧洲;另一方面,狗的骨骼学鉴定特征提示狗可能起源于中国的狼,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狗的东亚起源说。此外,不同品种的狗在形态上极其丰富,似乎又倾向于狗起源于不同地理群体的狼的假说。所以仅靠考古学,很难提供狗起源的可靠线索。

中国和瑞典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了来自五大洲的654只狗,分析了它们体内一种通过母系遗传的叫做“线粒体DNA”的遗传物质的碱基序列后,发现这些狗拥有几乎相同的基因。通过和灰狼的基因对比,他们认为狗是由灰狼经人工驯化而来,可能开始于1.5万年前。

美国和秘鲁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也比较了南北美大陆和亚洲、欧洲的狗以及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大陆前就在拉丁美洲和阿拉斯加等地生存的狗的碱基序列。发现拉丁美洲和瑞典的狗的部分基因都源于远古时的灰狼。这部分基因在15世纪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前就已在美洲家犬身上显现。

东亚地区的狗的基因多样性最为丰富,科学家通过基因测试推断该地区应该就是狗的发源地,而不是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的中东地区。研究者们认为,许多早期的研究基于中东地区少量的考古材料,并认为该地区是狗的起源地,而实际上,那里只是驯化过其他的一些动物,而不是狗。

尽管全世界狗的形态千差万别,毛色也各异,但所有的狗都能随机交配,基本生物学特征也完全相同。1758年著名博物学家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一书中把狗从狼和其他犬属动物分列出来,视其为一个驯化了的种,称为家犬。关于家犬的直系祖先问题,学术界曾有过争论,目前较为流行的是“一源说”,认为目前千姿百态的狗由一种动物即灰狼驯化而来,主要根据是世界各类型的狗都能混交,并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这是生物学上定义一个种的重要标准;所有的狗的尾巴都是向外卷曲的,而其他犬属动物的尾巴是向内或竖直向下的。

凶猛的灰狼——狗的祖先

值得注意的是,多项研究指出:狼的驯化不大可能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更为可能是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共同实践过程。

科学家曾在4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化石附近找到狼的化石;但人、狗化石同时出土的证据,年代距今则只有1.4万年左右。这些研究显示,早在农业开始发展、人类开始定居一处之前,我们的祖先就与狗或其祖先——狼结下了不解之缘。

狗—人之缘

狼在很久以前就是一种成功而独立的动物,它们成群结队,啸聚山林。可以在山顶仰天长啸,在草原和兄弟逐猎;又能在溪边流畅低吟,在洞穴和爱侣相拥。这诗一般浪漫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有种叫“人”的动物渐渐统治大地。

以色列发现的与古人类一起埋葬的狗化石

在以色列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狗木乃伊

关于人类驯养狼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早期的人类收养了狼崽子并很自然地选择了那些对人攻击性不强且能帮助人寻找食物的种类。一些学者则认为,狼被驯养的原因是它们喜欢人类居住的环境和条件——在人类聚居的附近,它们可以安全地繁殖、发育,容易获得食物,渐渐地就变得易于被驯养了。生物学家指出:“选择的特点就是它们能够与人类的食性接近。”

一个可能的情景是:某些狼因闻到食物香气设法挤到早期人类的火堆旁,再进一步证明自己没有攻击性或能当好帮手,而得以走入早期人类的聚居地。25或30只狼与数目相近的游牧先民一前一后走过荒野,猎捕大型猎物,狼群在营地附近流连,捡拾残羹,人类则可能会利用狼卓越的嗅觉与速度来找寻、追踪可能的猎物。黑夜里,狼还可以凭借敏锐的感官在危险接近时报警。

有只年轻的家伙被赶出了狼群。它本应该像祖先那样去寻找新的领域,开创自己崭新的家园,但它做不到。也许是从小娇生惯养,也许是先天发育不良,反正它不敢面对自然环境和别的动物的挑战。但它不愿意被淘汰,不想灭亡,为了生存只有投靠大地的统治者——人。

经过谨慎地试探和交流,他们意识到彼此的利用价值。狼可以得到保护和食物;人可以让狼管理那些“没头脑”而且软弱的群畜——牛羊。狼开始认为这是互利的合作关系,自己靠劳动换取报酬,可以保留独立的思想和行动自由;而且它最终意识到尖牙利爪不是长矛弓箭的对手,面对生死抉择,它只有妥协投降了。

近年来,科学家在比利时的古耶特洞穴发现了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狗的头盖骨化石,经考证,这种狗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古生物学家哥摩恩介绍说:“旧石器时代的狗在外形上和现在的西伯利亚哈士奇非常相似,不过旧石器时代的狗体型更为庞大,其个头和现在的牧羊犬差不多。”

狼头骨化石

科学家还分析了117个距今年代较近的犬科动物的头骨化石,包括狗、狼及狐狸,等等。研究发现,旧石器时代狗的嘴部短且宽。因此,倘若这种狗能够活到今天,它们在体力及吞吃食物方面的能力将当之无愧地成为狗中第一。

与此同时,通过对该化石的研究,科学家们还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奥瑞那人已经驯养狗。此外在发现化石的洞穴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精美的珠宝及当时的工具,这些物品多使用大型动物骨头制作而成,象征了那个时代的文化。

通过对化石进行同位素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条狗当年以马匹、麝牛及驯鹿的肉为食,并非此前认为的鱼或者海产品。

由于早期就被人类驯化了,所以在狗的身上表现出了驯化的特征:可驯服性,摇尾,以及多彩的皮毛。由于不再需要大规模的捕猎,与狼相比,相对于它们的体型来说,狗类的头部和牙齿都明显地变小了。狗的食性也从食肉转为以人类的垃圾为食,它们的大脑也变小了,这样,就保证了大脑的发育和正常运转所需的蛋白质。终端产物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动物——杂交狗,它们是一种体型中等大小,生活在当今的城乡结合部的动物。最早被驯服的狗类对人类的攻击性最小,它们同时还具备了看门狩猎的能力。环境也对早期狗的体型起到了改造作用,比如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体型较大的狗生着厚厚的皮毛,它们就可以更好地生存和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间,人类对狗进行的杂交培育产生了混血的犬种,它们的体型比自然繁殖的种类的变化要大得多,比如现在讨人喜欢的吉娃娃、贵妇犬、哈巴狗、杜宾犬、灰狗、腊肠犬等种类。

与猫不同,幼犬的头并不小,它们的头与身体的比例与成年狗的头—身比例并无变化。比如,一般的狗的头颅在脸的上部收回而颚/吻部则前突,这是鼻子的生长开始较晚且缓慢所造成的。这种头顶骨的形状使得狗的鼻子变短。相反俄罗斯狼犬的吻部就变得狭长,因为这种狗在母亲的子宫内鼻子的发育较早。19世纪中叶养狗爱好者俱乐部的建立加速了新犬种的人工选择速度。绝大多数人工育犬种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主要出于人类安全的考虑而进行的。

狼交出了一部分自由恋爱的权力,接受了人类的定向改造,成为了狗。比较有头脑的,就任牧羊犬,管理牛羊;光会使蛮力的,供职雪橇犬,运送物资;可爱乖巧的,则成了宠物(如本期封面的“小金毛”和题图“大金毛”(杨晓东摄))

人—狗间的联盟关系由此诞生,人类驯养狗的历史于是展开。

谁是驯犬第一人?

人类的农耕活动出现在一万年前,更早,原始人靠的是单纯的狩猎和采集。从狩猎和采集中发展出农耕和畜牧,同时,从旧石器中发展出新石器,划分了人类文明的两个大阶段。驯养狼,使其成为狗,发生在栽培麦子和水稻之前,称得上是人类文明这一发展的先声。

世界上最早把狼驯化为狗的是中国江南人。最早的“中国制造”的“商品”不是塑料玩具或鞋子,而是狗。一项新研究认为狼首次被驯化的时间是大约1.6万年前,地点是亚洲东南部。这是关于狗起源争论问题的最新成果,长期以来,狼被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一直难以确定,因为考古学家无法区分狗和狼的残骸。从大约10年前开始,遗传学家开始通过DNA寻找起源的线索。

200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技术学院的遗传学家Peter Savolainen和同事分析了来自全世界的38头狼和超过500只狗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多数遗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起源的记号——来自于东亚,因此断言狗首次是在东亚驯化的。但不久前,对非洲农村地区狗的研究质疑了这一结论。研究人员收集的样本显示非洲狗的基因多样性与东亚相当,虽然他们没有声称狗起源于非洲,但认为Savolainen的数据并不足以支撑东亚起源说。随后,Savolainen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张亚平及他们的同事对狗进行了更广泛的调查。他们分析了在欧洲、非洲、亚洲和东亚地区的超过1500只狗的线粒体DNA,他们还研究了40头狼。他们随后对8头狼以及代表1500多只狗基因多样性的169只狗的线粒体基因组完整测序。数据确认狗的首次驯化是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报告发表在2011年的《分子生物学和演化》杂志上。

1.6万年前正处于上一个冰期的末期,生活在相对比较温暖地域的中国长江以南的人们就开始了驯养动物,几乎可以说,这样一个先声,是一个很强的信号,预示着随后的1万多年里,中国地区人群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狗脸百变

狗的种类很多,有动物学家把狗称为“变形物”。所有的狗都有某些特征——这些都反映着它们的起源,尤其是人类驯服的特征。

狗类自被驯养以来,如何在相对来说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演化出这么多体型模样迥异的品种,从不盈一握的吉娃娃到两个大男人都抱不动的长毛藏獒一应俱全?若人的体型差别也这么大,那就等于最矮小的人只有10公斤重,最高大的却有一吨。这形形色色的狗是怎么来的?

分子遗传学家暨犬只育种协会的遗传研究专家认为,由于狗有78个染色体,远较人类的46个来得多,混种、配对的机会也相对增加,而“乱点鸳鸯谱”的正是人类。这么多品种并非演化而来,而是育种人员挑选某些特质培育的结果。过去三、四百年间,人类为所欲为地挑选自己想要的特质,很快便培育成功。

狗的体型差异之大,堪称各物种之最,人类打一开始便刻意挑选某些类型的狗:体型大的用来看门,跑得快的帮忙打猎,小型玩赏犬则用来做伴。

拉普拉多犬(杨晓东摄)

形形色色的狗狗

郎世宁绘“十犬图”之一

由于犬的品种较多,形态血统十分复杂,而在用途上也可兼用,所以目前尚无一种完善的分类方法。所以,犬的准确分类有一定的难度,从不同的标准出发,犬通常有以下几种分类:按不同用途分:犬可分为家犬、牧羊犬和猎犬三大类;按不同功能分:犬可分为工作犬、家犬兼工作犬、狩猎犬及玩赏犬;按体形大小分:犬可分为大型犬(体高61厘米以上,体重40公斤以上)、中型犬(40.7~61厘米,体重11~30公斤)、小型犬(体高25.5~40.7厘米)和极小型犬(体高25厘米以下,体重4公斤以下);按形态特征分:可分为灵缇、猎鹬犬、狐狸犬、马尔济斯犬、以及牧羊犬等等。要说明的是,很多犬种实际上很难专属于某一类。例如,德国牧羊犬既是工作犬(可训练为警犬、军用犬、导盲犬和守卫犬),又是很好的伴侣犬;北京犬和西施犬都是典型的玩赏犬,但也能起到以吠叫报警的守卫作用,在英国,西施犬是实用犬类。

当前世界上具有纯正血统的名犬大约有400个品种,其中有100个以上品种的名犬为人们所喜欢并被共识。我国也曾培育十多个品种的名犬,如北京犬、巴哥犬(斧头犬)、松狮犬、拉萨犬、西施犬(中国狮子犬)、中国冠毛犬、西藏猎犬、沙皮狗、西藏獒犬。但由于历代政府未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有力的指导培养繁育工作,使得我国原有的很多优良品种犬濒临绝种危险。

原本该相互竞争的人与狼/狗,为何会携手合作?答案或许如此:狼群和早期人类氏族社会的结构与规模大小极相似,双方狩猎的目标与范围兼容,人类又愿意接纳摇尾乞怜、也就是幼小或较不具威胁性的狼只。

也许正是达尔文指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法则的无形推手和人类的驯化,终于使猛狼演变成了驯犬。

猜你喜欢

灰狼化石动物
灰狼和山羊
谷谷鸡和小灰狼
灰狼的大大喷嚏
灰狼照相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化石
冰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