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病人

2018-06-14支点袁阳平

支点 2018年6期
关键词:支点医学教育医生

《支点》记者 袁阳平

虚拟病人的诊疗过程就像摆在医生面前的一座迷宫,每一个入口代表一种临床决策。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实习医生尽快合格、正式上岗呢?

在医院工作的亲友无意间的诉苦,让曾承把目光瞄向医学教育领域。在他看来,打造一个虚拟病人,就能解决上述难题。

于是,6年前,曾承有了新的身份——治趣创始人、武汉泰乐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

此前,虽然3次创业均告失败,但曾承仍然拿出破釜沉舟、不胜不休的勇气与决心,带领伙伴们成功推出“治趣——在线虚拟诊疗平台”,这是全国首款以临床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虚拟诊疗互联网平台。

去年,治趣获得4000万元pre-A轮融资,并成为准独角兽企业。《支点》记者了解到,目前治趣正在洽谈A轮过亿元的融资。

骑电瓶车的创始人

武汉光谷软件园内的武汉留学生创业园E3栋,治趣团队从创业之初就在此办公。

“他是一位低调、务实的创业者。”武汉留学生创业园负责人这样评价曾承,并称“他经常骑电瓶车来上班,也常在食堂与团队交流”。

“是这样吗?”面对《支点》记者的当面求证,曾承笑答:“骑电瓶车也没有什么,从我家到公司,骑电瓶车更节省时间。”

曾承是一位技术宅男,也是学霸。记者了解到,在硕士学习阶段,曾承以优异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博士阶段,他因突出的科研成果被武汉大学破格留校任教,并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

学霸并未就此止步。2009年,曾承选择去美国普渡大学继续深造,回国后又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超过70篇,并两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办治趣前,他有过3次创业经历。2005年,他做过大数据分析;2009年,他做起穿戴设备;2010年,涉足室内定位领域。但是,均因概念超前、技术条件不成熟、商用前景不明朗等问题无疾而终。

制造虚拟病人

屡战屡败,却并未磨灭曾承的创业激情。他有不少家人和朋友在医院工作,平时总听到大家谈起在医院里遇到的困难。比如,病人大多不愿意找实习医生看病,而医院当天值班的医生有限,根本忙不过来。如何让更多的实习医生尽快完成实习、正式上岗呢?

曾承计上心来:把人体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制作成虚拟病人,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模拟出人体反应,不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了吗?这就是曾承研发在线虚拟病人问诊平台——治趣APP的初衷。

登录治趣APP,首页页面会出现考试、讨论等板块。点击进入“候诊室”后,一个虚拟病人就会呈现在你面前,让你为“他”诊断。

如何实现通过虚拟病人模拟临床全程呢?曾承请来跨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的行业专家,他们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初创团队埋头琢磨技术,目前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际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8项。

几年的研发工作实属不易。曾承告诉《支点》记者,由于APP迟迟没有推向市场,部分成员打起退堂鼓。为了结算他们的工资,曾承只好把房子卖了,又找亲戚借钱,才勉强度过难关。

“不过这也是好事。”曾承说:“大浪淘沙,最后选择坚守下来的员工,才是与我们价值观相符合的人。”

签下对赌协议

2015年,团队扩大到30人左右,曾承迫于资金压力开始寻找融资,融资额500万元。与不少创业者一样,曾承参加了各大机构组织的融资路演活动,当年获得湖北省创业大赛第一名。“突然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曾经受过的苦和难,瞬间都变得甜蜜了。”他说,一个月后,超过30家投资机构有意投资治趣天使轮。

这是曾承第一次接触资本,他有过犹豫与徘徊。他告诉《支点》记者,融资协议中有一条对赌协议,要求治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经营目标,倘若没有完成则需要双倍赔偿。因为该条款,他足足一个月没有睡好觉。但想到团队的研发就差临门一脚了,最后他还是签下了融资协议。

2016年9月,产品上线。此时,如何快速打开市场是一道坎。

曾承了解到华西医院有虚拟教学需求,直接去找医院负责人,结果被客气地请了出去。“当时我也很尴尬,他们以为我是药品推销人员。”曾承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有些难为情。

武汉泰乐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曾承

曾承并没有放弃,被请出门的那一刻,他说:“能否给我一分钟?”他边说边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治趣操作界面。“我没继续讲产品,而是讲了自己对于医学教育的行业理解,这一点可能打动了对方。”曾承对《支点》记者说。

医院负责人告诉曾承,该院正在对医师进行实习培训,要做一次在线考试,“如果大家说好用就继续用,如果不好用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第一次市场考验,治趣交上了不错的答卷——八成医师给了好评。于是,曾承和华西医院有了深度合作。此后,他又陆续签下协和医院、北大附属医院、湘雅医院等。2017年,300多家三甲医院、医学院校同治趣展开了合作。

现在回想起第一次融资,曾承说,庆幸当时签订了协议,因为不到一年,公司就提前完成了融资协议的目标。

人工智能要想做到多智能,前期就需要多少人工。

研发成本高企

治趣凭什么能打动300家三甲医院和医学院校呢?

曾承向《支点》记者介绍,治趣的定位,是为机构提供针对培养对象临床思维能力训练、考核和评价的一站式互联网解决方案,“这也是我们在华西医院测试时,口碑好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主要原因”。

“培养用户临床思维逻辑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在曾承看来,医院对医生能力的评价,临床思维能力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决定着医生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能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对疾病及诊疗方法做出准确判断;是否能够适应变化万千的临床工作。

可以说,通过治趣APP平台学习,实习医生的“临床胜任力”被直接评估出来。治趣为他们进行不同阶段的“临床胜任力”综合评估,帮助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生,让护理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护士。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建构一个虚拟病人的模型并不简单。“每个病例的平均研发成本超过万元,目前我们研发的病例已经超过3000例,包括内、外、妇、儿共计19个专科300多个病种,涵盖临床常见疾病,可满足医学生、住培生、专科医生、全科医生等不同层次学员学习和考核的需要。”曾承说。

曾承告诉记者,医学教育需要有大量的诊断疾病案例。每一个虚拟病人的案例都可以嵌入到APP、整体解决方案里,而现有的医学教育公司都可以是治趣的合作方。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已独当一面的医生也乐于通过治趣分享自己治疗的病例。

最佳治疗路径

在曾承看来,虚拟病人的诊疗过程就像摆在医生面前的一座迷宫,每一个入口代表一种临床决策,决策不同则出口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走不通就意味着诊疗思路出现了问题。

如何找到最佳治疗路径呢?治趣融合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智能构建的虚拟病人来实现临床全程的模拟,支持用药反馈、病程转归等复杂场景的模拟,通过数据把诊断思路挖掘出来,然后作为基础意见提供给医生,医生再进行参考与修正。

曾承举例介绍,人机的配合提升了治病效率,就像写一本小说,作者不用从零开始写,先由机器写初稿,然后作者再去调整加工。“在治趣平台上,这种加工不仅仅是由一个医生来做,也可能是由一个医疗团队来完成。”

曾承坦言:“人工智能要想做到多智能,前期就需要多少人工。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整个过程,但最终还是需要人工参与。”

对于目前的事业,曾承颇感自豪。他认为,创业需要有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治趣的社会价值远高于经济价值,“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全国医护人员提升1%的临床能力,我也算是不枉此生”。

猜你喜欢

支点医学教育医生
最美医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