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生态怎么了
2018-06-14支点何辉
《支点》记者 何辉
拓展上下游资源,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但如何保障拓展规模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平衡,考验的是公司管理层的智慧。
湖北上市公司凯迪生态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5月7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凯迪生态立案调查。
4月30日,是证监会规定的年报披露的最晚时间节点,但凯迪生态未能按期披露年报,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事实上,凯迪生态原定年报披露时间为4月25日,后延期至4月27日,但至今仍未披露。
最让投资者担忧的,还是3月底该公司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预告”。公告称,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亏13亿-16亿元,而2016年度该公司还实现盈利3.3亿元。
从盈利3.3亿元到预亏超13亿元,凯迪生态在201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又为何迟迟没有发布2017年年报?
变脸:业绩预亏超13亿元
凯迪生态是一家以生物质发电为主营业务,兼顾风电、水电的清洁能源平台型公司。2014-2016年间,生物质发电业务收入占该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60%。
生物质发电是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以农作物秸秆及谷壳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进行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凯迪生态自2005年开始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发电业务,截至2016年底,该公司下属已运营生物质能电厂共计38家,总装机容量1122MW,分布于全国11省、自治区,多数集中分布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华中粮食主产区秸秆丰富区域。
自1999年上市以来,凯迪生态的净利润波动较大,但从未出现过亏损。从1999年至2016年,净利润基本都在数千万元至数亿元之间。一家持续盈利的公司,为何2017年突然预亏10多亿元?
对此,凯迪生态解释说,预亏的主要原因是对部分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造成的。
2017年,凯迪生态子公司河南蓝光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光电厂)拟进行生物质多元多态联合超净发电技改,但截至2017年底尚未取得技改批文。基于谨慎性原则,拟对蓝光电厂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当年,因地方政府整体规划调整,凯迪生态对部分在建电厂不再继续投资建设。基于谨慎性原则,拟对不再继续投资建设的电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同年,祁东县政府因其规划调整,建议凯迪生态子公司祁东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祁东电厂)实施易地搬迁,祁东电厂于2017年度停产。基于谨慎性原则,拟对祁东电厂计提减值准备。
凯迪生态发布公告称,201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亏13亿-16亿元。
但事实上,在2017年三季报中,凯迪生态公布的净利润为盈利1.75亿元。如果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何之前9个月没有计提,而在最后3个月突然计提导致预亏10多亿元?
凯迪生态的解释是,对于部分拟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此前公司内部未考虑进行资产减值准备。后来,审计机构提出应对上述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公司也同意了该意见,(巨额预亏)实为“就相关资产减值事项的会计处理存在认定差异”。
对于未按期公布年报,凯迪生态表示,由于公司旗下林业等资产所涉资料收集范围广,需完成的核实工作量大,且公司部分工程需要造价公司进一步评估,审计机构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公司争取2018年6月30日前披露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但不排除最终无法按期完成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凯迪生态在信息披露方面还有“前科”。2017年11月,该公司就收到过湖北证监局的警示函,公司董事长等相关人员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其原因也是“多项信息披露违规”。
打脸:无钱还债构成违约
预亏10多亿元,对凯迪生态打击不小。雪上加霜的是,截至2017年9月底,凯迪电力的资产负债率已达66.95%,此次大规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很可能提升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而加大公司的偿债压力。
生物质发电是凯迪生态的主营业务。
凯迪生态的偿债压力的确不小。据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统计,2018年,凯迪生态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有多笔债务融资工具将到期,合计规模达32.37亿元。而截至2017年9月底,凯迪生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约23.3亿元——缺口约9亿元。
9亿元的缺口如何填补?或可从应收账款上想办法。截至2017年9月底,该公司还拥有应收账款30.1亿元。也就是说,如果能尽快把应收账款收回来,可解公司燃眉之急。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该公司还有应付账款11.7亿元、应付票据5.2亿元、短期借款37.7亿元。可见,凯迪生态还款压力巨大。
深圳证交所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发函询问其“是否存在债务到期无法偿还的情形”。对此,凯迪生态4月2日回应,“从目前情况来看,公司债券还本付息不存在风险”,并表示将从4个方面解决资金问题:生物质电厂尚未列入补贴目录的电厂应收补贴款5亿元和2018年经营性现金贡献约10亿元;海外EPC工程2018年预计收回12亿元;非生物质板块剥离资产资金预计可收回60-80亿元;融资租赁2018年4个电厂预计融资8亿元。
不过,一个多月之后的5月7日,凯迪生态就发布“打脸”公告:无法按时兑现近7亿元的中期票据,构成违约。违约的原因是“公司通过多途径努力筹措本期中期票据兑现,但仍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付资金”,并表示“后续将通过资产重组、项目融资、银行借款、电费回款等一切可能的方式偿还到期债务”。
面子:净利润靠政府补助
上市10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亏损的企业,为何无钱还债?细看该公司财报可见端倪。
凯迪生态2016年年报显示,当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约为50.01亿元,而营业总成本高达50.17亿元。简单推算,当年该公司应是亏损的,但实际上其当年净利润约3.34亿元。
3亿多元的净利润从哪里来?原因就在于该公司的营业外收入高达3.02亿元。而在营业外收入中,政府补助就有约2.64亿元。
2015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当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约34.96亿元,营业总成本约33.98亿元,净利润却高达3.4亿元。这其中,又是营业外收入作了大贡献,而其中政府补助就有2.42亿元。
可见,在凯迪生态近几年的经营中,主营业务基本没怎么赚钱,净利润主要靠政府补助支撑。
事实上,近几年,凯迪生态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基本都在20%-30%之间,应该说还不错,但为何不赚钱呢?原因就出在财务费用上。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筹资费用,一般来说不会太高。但2016年,凯迪生态营收约50.1亿元,财务费用就高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68.46%。按30%的毛利率计算,当年该公司毛利润约15亿元,但财务费用就有12亿元。换句话说,公司辛辛苦苦打拼一年所赚的钱,在支付完银行等机构的利息后,就所剩无几了。
该公司解释,财务费用大增,主要系对外融资大幅增加相应造成利息支出及融资费用增加所致。2015年也是如此,当年营收34.96亿元,而财务费用高达7.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66%,公司解释仍是“对外融资大幅增加”。
为何要对外大幅融资?该公司的解释是,主要用于生物质发电厂建设项目、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
近几年,凯迪生态在生物质发电厂的建设方面可谓高速扩张。2014年,该公司拥有生物质发电厂16家,到2015年增加到35家,2016年为38家,到2017年6月底为42家。同时,已签署的生物质发电合作框架协议还有285个,涉及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
对以生物质发电为主业的凯迪生态来说,下游的发电厂建设以及上游的林业种植面积,是该公司赖以生存的核心资源。拥有更多的核心资源,意味着公司的竞争力更强。只是,在上下游资源的拓展过程中,如何保障扩张速度与资金成本之间的平衡,考验的是公司管理层的智慧。
未来:“押宝”资产重组
如今,面对无钱还偿的困局,凯迪生态如何破解?
种种迹象表明,凯迪生态将筹资的重点押在“资产重组”特别是“剥离非生物质板块”上。
自2017年11月16日起,凯迪生态一直停牌至今,停牌原因就是“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当年11月30日,凯迪生态公布了资产重组的相关内容,即公司控股股东阳光凯迪拟对公司实施重大重组并向相关方转让公司控制权,让公司聚焦生物质发电主业,对公司现有的非生物质发电资产进行剥离和其他处置,增强盈利能力。
凯迪生态的非生物质发电,主要是指风力和水力发电。不过,这两项业务在凯迪生态所占份额较小,2016年两项业务的营收只占总营收的2.87%。
截至记者发稿时,凯迪生态的资产重组事宜仍未完成,股票仍处于停牌中,2017年年报也仍未发布。
未来,凯迪生态能否重组成功?能否缓解债务压力?凯迪生态将走向何方?《支点》将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