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初中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2018-06-13刘代友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浅析初中生

刘代友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开始,更是学习的动力。一个人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初中生而言,受年龄阶段、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被兴趣所牵制。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不断产生求知欲,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更应该是广大初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有效途径;浅析

作为初中生物教师,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良好兴趣。

一、扎实教学基本功,影响带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常言道:打铁还靠自身硬。就初中生而言,其年龄阶段决定其对教师的心理崇拜,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据很高的份量。毫无疑问,教师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都会对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起到直接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夯实自身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科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备好每一节课,从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素质,以期达到不仅在言传方面为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在身教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良好的影响,起到应有的带动和促进作用的目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

正所谓是“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生各个方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催化作用。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甚至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学生就不可能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厌学、抵触情绪。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音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严之以爱”,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其成长发展的负责,切忌劈头盖脸,无所顾忌的批评教育。总而言之,教学要讲究方法,教育更要适得其法。

三、加强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趣味新奇的演示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避免走过场,搞形式,只求热闹的应付实验。例如,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前,我让每位学生在塑料杯中对玉米、黄豆、绿豆等种子进行实验培养,并随时观察记录他们的生长情况,每位学生都把自己在家中做的试验品拿到教室进行比较和交流经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对上述生物现象的观察,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鲜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创设了使得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不仅使得教师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帮助学生获得了较好的学习体验。特别是使一些受条件制约、破坏性巨大、无法操作的生物实验,得以采用动画的形式清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速或放缓了实验的呈现过程,放大或缩小了实验现象,从而便于学生学习中的观察、分析。例如在初中学习“血液循环”这一课程内容时,如果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通过书上的图片和文字进行学习,头脑中很难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画面。所以,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把“血液循环”用3D动画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还能配合上心脏跳动的声音以及血液流动的画面,让学生可以切身的感觉到这就是自己身体里的血液流动情况,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通过更好的学习知识点还可以加强对身体情况的了解,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知道生物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始终感觉书本上的知识离自己的生活比较遥远。一味地死记硬背更会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厌倦情绪,加大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知识只有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升华为能力。为此,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物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并教会他们应用生物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生物的亲切感,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布置一些探究性课题或者考察报告,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果园、农田、菜园,进行校园内和社区内的生物调查活动,进行实地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综合和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证据,通过逻辑推理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做出解释,增强生活与理论知识的联系,从而体验科学探究的真谛。此外,也可以开展一些同學之间的交流活动,例如生活化生物实践心得小论文评比、生物考察报告评比、生物模型或生物标本制作比赛、“生物与生活”小型知识竞赛,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展评比赛交流活动,同学之间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这样的例子,加强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初中生物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堂,并且相关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相关生物知识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好奇心,并积极鼓励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参与性,结合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与现实生活,精心设计每一堂生物教学课,并过自我学习、自我思索、自我研究来达到对生物知识的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4(17).

[2]刘俊玲.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3(06).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浅析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浅析“谯”字“酷烈”义
扶眉战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