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2018-06-13李长玖
李长玖
摘 要: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但是往往学生会忽视初中实验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的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创新兴趣;探究实验;课外活动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下面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会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冰棍熔化实验中学生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南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罗列出各种条件提供给学生,那样做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二、实验过程是创新的摇篮
实验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通常不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更想亲自动手操作。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多,课时少,满足不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而学生为了完成课本规定的实验匆匆进入实验室,叉匆忙操作,跟着老师转,出来的结果基本一样,也无从谈创新能力。如何增加动手机会呢?
首先,尽量把动手的机会延伸到教学中去。许多的课堂演示实验,能夠做的尽量都要做,能够放手让学生做的可以要几个学生合作完成。如对于放大镜,学生都认为只能起放大的作用,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知道它不仅可以放大,还可以缩小,也可以成等大的像,使学生感到新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还活跃了课堂,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其次,设法把一些抽象概念、规律,通过形象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压强这个物理量,学生很难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教师可以在教材介绍的海绵的同时,准备好弹簧、饮料管、铁钉及啄术鸟、骆驼图片等,增强学生对压力作用效果的认识,更好的理解压强。而且,与生括多联系的教学,感觉学习气氛浓厚,学得轻松愉快,学生也易接受。
第三,经常开放实验室。学生想象力丰富,接受的信息多,精力义充沛,有时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却苦于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索,把他的创新意识在萌芽时就抹杀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师应正确加以引导和管理,增设一些由学生自己设计的课外实验。让课本中出现的家庭小实验,由学生各自准备好材料,进实验室做,让学生在一起讨论研究。这样每一位学生可以自由地、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实验,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增加创新的机会,在实践中出真知、出能力。
三、探究实验是创新的升华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规律性和说明自然现象的方法。因此,可把课本中某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大气压”这节课的教学中,如果教者按教材的编写,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虽然能测得大气压值,并能理解测量过程及原理,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知其然,达不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变讲述为下面的探究式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将一开口玻璃管插入水银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银面相平(连通器原理);把玻璃管中接上一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银柱能上升;分析当玻璃管足够长,是否当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银柱能不断上升;在水银柱不随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时,你能从中悟出什么;设想一下,怎样使管内水银面以上部分达到真空状态,从而精确地测得大气压值?这样按此质疑、实验、探究、解疑等不断深化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究,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而且,还可以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四、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创造兴趣
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合理采用各种实验方案,将实验教学与学生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引领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重视探究实验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还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展成更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如“摩擦力”学习,可先营造探究氛围,让学生自行动手做:将左手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压在左手上,拉动左手(改变右手对左手的压力的大小),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且有大小之分,从而提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然后依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动手做的经验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可能因素,通过自主讨论,设计“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验方案。再如,“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别是学生普遍感到的难点,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难以想象两个相对静止而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接触面间的情况。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做实验,逐步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余胜华.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J].考试周刊,2007(22).
[2] 田世昆主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