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

2018-06-13吴影萍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塑造高中学生

吴影萍

摘 要:随着教育部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以此来发展学生,让学生成为新时代青少年。高中生年龄虽然一般比初中生大,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顶住外界不良习惯的诱惑,因此老师要在心理健康课上不断地指引学生,让学生走向正规的道路。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塑造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而高中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总是喜欢模仿身边的学生,同时他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如果老师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学生的学业也会因此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一味地纵容学生,不对学生施加管教,很容易让学生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因此,老师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指引学生,让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每个人都处在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不同情况下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并以此来发展自己。如果老师能够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心理知识,不但可以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逐步成为新时代的全能少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环境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重点,如果老师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学生现在学习有关的环境,会加速学生的进程,让学生能够节约出时间来做更多地事情,以此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能够在高考时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考上理想的大学。

二、做好示范

学生在高中时期善于模仿,作为学生榜样的老师成为学生模仿的首选对象,试想一下,如果老师都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心理健康指标不达标,学生会模仿到好的品质么?肯定是不会的,学生只会把老师的错误延伸,做出更过分地行为。因此,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严格要求自己,逐渐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老师也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下成功人士的例子,尤其给学生说一下他们学习时期的行为,毕竟学生都渴望成功,希望自己能够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这些成功人士刚好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学习他们的行为习惯,并且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做榜样可以从侧面对學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自己内心有学习的动力。

当然,老师在给学生示范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选取一些学生作为示范对象,有很多学生觉得成功人士太遥不可及,而自己的同学对他们而言是最熟悉的,每天呆在一起的时间也最长,老师可以通过自己平常的观察,选取一些学生表扬一下,同时让学生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他们的行为。最重要的是,学生之间是有共同语言的,心理健康也是可以互通的,学生可以根据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采取直接教育法

现如今,有很多老师不喜欢直接指明学生的错误,他们认为高中生有非常强的自尊心,如果直接说出学生的错误,很容易导致学生受到打击。其实,很多学生并不会轻易地受到打击,相反,很多学生希望老师能够直接点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如果老师非常隐晦的点明学生的不足,有很多学生会无法理解老师的意思,最终导致学生的错误没有被改正,这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地影响。因此,老师要采取直接教育法,如果学生有什么不足,老师要直接点明学生的不足,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教育的发展。高中学生中有许多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为了防止学生因为网络游戏而耽误自己的学业,老师可以采取直接教育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走向健康的道路。

师可以有很多教育的方式,网络教育是一种,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来开导学生,而且现在科技发展比较迅速,多媒体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也进入了课堂,现在基本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多媒体,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起多媒体,以此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老师可以在利用多媒体的时候,不断地告诉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害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尽快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此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用情感渲染学生

学生毕竟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类,情感对他们而言是必须具备的,而且现在人与人的情感是相互的,如果老师具备一定的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渲染学生,让学生也具备这种情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要用一些美好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好之处,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现在的很多科目都是与生活有关的,而生活中的事物往往会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只有正能量的情感才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老师在感染学生的时候,要选取一些积极地事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正确的情感。

高中时期学业较为紧张,老师和家长都在不断地给学生施加压力,如果老师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容易让学生无法坚持住,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因此,老师要不断地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尽管这个过程会比较艰难,但是,只要老师拥有足够的毅力,就定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善他们的心理情况。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塑造高中学生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游戏角色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