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老话题的新思考

2018-06-13黄巧群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牵牛花语感想象力

黄巧群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阅读对写作是大有助益的,但是现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比较离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全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应该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中结合写作练习,既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同时也提高其创作才能。通过一定的研究,做了以下的探讨。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教学模板化。

写作是聊表思绪的途径,是释放人性光彩的载体。写作对于读书人而言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观之,学生的写作激情并不高昂,甚至是低落。这样的窘境究其根本,大抵是因为习作教学高度统一的模板化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在学习议论的文的写作技巧时,部分教师为了急功近利,便将议论文的结构高度统一化,并且向学生大肆的宣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此这般所谓的“议论文三部曲”,不可否认,这样的结构或许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此模板化的教学,可能在初学时是有利于学生掌握议论的写作技巧的,但是学生长期套用这样“万能”的模式,必然也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从而喪失了宝贵的创造力,不仅如此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习作的兴趣。

2.阅读教学缺乏意境体味。

一般初中生进行阅读时,往往都是走马观花,或是毫无感情的进行干瘪的朗读。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解读大都流于表面字词的理解,每有深入挖掘文章潜在的意境美,这就使得学生的体会相对的肤浅抑或甚至没有。总而言之,意境教学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意境教学,学生才可以更加清晰的理解诗歌深层次的含义,否则仅仅停留在读字词的解读上,如此一来就使得原本饶有趣味的诗歌阅读变得味同爵蜡。

二、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策略

1.鼓励自由阅读,提高语感。

在写作过程,首要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次要表达得尽量具有一定的美感。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语感。而语感养成主要就是通过大量阅读沉淀而来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融合一定的阅读教学,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譬如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活动,也可以分组互相推荐好的阅读书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如此一来,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学生就可以拥有良好的语感。

2.改变阅读标准化,激发写作创造性。

写作的根本目标就是以己之手书己之心,因此写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教学中的“大一统”思想不仅牺牲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有禁锢了学生思考能力。因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独立见解都将受到束缚,因为满足了应试的“标准化”要求,学生的个性自然被束缚上手脚。譬如《皇帝的新装》的始终就是评判的是人们的无知、愚蠢、虚伪,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其实从另外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看出骗子的高明,他们正是合理的利用了皇帝以及百姓的特点,才可以将世人玩弄于股掌,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但是目前统一的标准,却不允许学生有这样“稀奇古怪”的见解,这或许就是国人缺乏创造力的原因。而创造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创新,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要在阅读教学中,改变大一统的评价标准,积极鼓励学生努力创新。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间的一切”。细细品鉴琢这句话,你一定会觉得意味深长。的确,人类最重要的智慧就是想象力。因为有了想象力,才让世界有了无限的可能。想象力不等于胡思乱想,不是杜撰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想象力是基于事实情况,调动身体所有的感官所进行的十分高级的心理活动。诚然在写作过程中,想象力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譬如太白以其卓尔不群的想象力,才写作了独步天下的瑰丽篇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具体的培养方法如下:

(1)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料。想象力是基于实际所引起的联想,但在阅读教学所选的文章中的事物,与我们生活的环境相去甚远,比如大海、河流、山川……。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将文章描述的情节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如在《桃花源记》中,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幅娇艳欲滴的桃花图片和美轮美奂的渔人寻访桃花源的动画,激发了学生对世外桃源的憧憬和无限向往!

(2)巧用文章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教学中,许多的作品在结局都是戛然而止的,没有交代具体的结局。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空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的构思得出与众不同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既丰富了教学的乐趣,又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可谓一举两得。

(3)以读导写,读写相融。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粗读、精读、领会等过程,对文章的理解较为深刻,因此模仿中也会得心应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摘录出文章中优秀的句子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模仿练习。奖励那些有其中的学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仿写句子:“不必说……与不必说,单是……就有……”

积极的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学生掌握了良好的仿句技巧并将情感倾注其中:不必说盛开的风信子,光滑的鹅卵石,高大的杨树,嫩绿的垂柳,也不必说喜鹊在天空长鸣,美丽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娇小的壁虎趴在墙壁上,脆绿的蚂蚱忽然从草丛中直窜出来。单是周围的墨绿的湿草地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蟋蟀在这里歌唱,蚂蚁们在这里搬运食物。翻开草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西瓜虫,倘若按住他的尾巴,它便会蜷缩成一团。葡萄藤和牵牛花藤缠络着,牵牛花有娇艳的花,葡萄有深绿的叶。有人说,牵牛花蜜很甜,所以我经常把牵牛花揪下来,放在嘴边吸吮,也曾因此弄秃了许多藤,但很少有蜜很甜的牵牛花。如果不怕虫子,还可以摘到如樱花般绽放的紫叶李。

今天我们的“读写结合”应该“熟读精思”让老话题做出新思路,走出急功近利、浮躁片面的胡同,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牵牛花语感想象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打开新的想象力
开在冬天里的牵牛花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