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

2018-06-13都春晓丁立民魏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系统效率科学管理提高

都春晓 丁立民 魏海

摘 要:系统效率低一直是困扰管理区抽油井的一大问题,近几年我们通过分析抽油井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对系统效率低的井进行原因分类,并建立了相应的单井系统效率档案,制定了应对措施。结果表明,系统效率是一个动态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求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及時调整。通过细化管理,合理调整,本着从管理要效益的观点,强化抽油机井生产管理的精细化,合理化,科学化,提高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环节管理水平,系统效率可提高2-3%左右。

关键词:科学管理,系统效率,提高

科学化管理的是提高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降低抽油机生产能耗,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优化生产管理方式是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有效方法。只要把日常工作做严,做细,原因分析清楚,措施实施得当,就能实现从管理要效益,油井系统效率得到提高的目的。

一、影响因素

2017年我区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220口井,平均单井系统效率为22.759%。其中,系统效率低于平均值的有119口井,比例超过54%,系统效率相对较低。原因有以下几种:

1、抽汲参数不合理,符合上调参、下调参条件的没能及时调整,该类井占近35%的比例。

2、方案设计管理不到位,一些优化的参数,采取的措施没能及时进行调整,该类井占近10%。

3、漏失井的影响,有部分井由于管柱、泵的原因,出现少量漏失,造成产液量下降,举升高度减少,该类进占近20%。

4、其它因素影响,包括皮带的传动效率低,冲程损失大,不平衡运转和出沙、结蜡因素等,该类井占近35%。

二、强化技术管理

1、实施动态管理,优化参数运行,提高单井系统效率

由于油井生产的动态化,参数管理成为重要,及时合理的调整,不仅改善泵况,对提高油井系统效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根据油井生产数据动态变化,及时地进行参数调整,但无论上调参还是下调参,必须遵循合理沉没度的规律,也就是说,在通过提高泵效,提高系统效率的方式上,参数和泵效并非性关系,随着有效扬程的增加,泵效增加的趋势逐渐变缓,直到达到最大。合理沉没度的确定一般定为300-400米,单井合理举升高度可由公式进行计算。

2、优化作业井方案设计

优化方案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延长油井的泵周期,同时通过设计过程中的方案调整,还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的系统效率。近几年来,加大了检泵井的方案优化力度,换泵同步实施和优先泵挂深度。防护措施上也相应地采取油管锚定和低沉没度井热洗质量,跟踪措施井措施后生产情况,效果明显,减少一次性投入,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同时,油井的系统效率也有所增加。

(1)检抽泵井。通过加强方案设计管理,实施检换泵同步施工35口井,其中检换小泵15口井,检换大泵20口井,通过方案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参数调整,措施效果明显,系统效率也有所增加。资料对比35口井,单井产液时上升17.8吨,举升高度增加了111.2米。系统效率上升了8.21个百分点。检换小泵井,单井产液量上升3.6吨,举升高度下降了102.3米,系统效率上升了1.98个百分点,吨液百米耗电减少0.369千瓦时。

(2)优化泵挂。优选泵挂深度不仅改善泵的工况,同时也改善了抽油机驴头悬点受力情况,特别是上提泵挂井,节电效果明显。针对含水相对较高的井上提泵挂9口井,对比9口井,举升高度增加了201.3米,吨液百米耗电减少0.33千瓦时,系统效率上升2.11个百分点,节电率为33.12%

(3)油管锚定井。方案采取油管锚定,主要是改善管柱受力情况,防止管柱断脱,但一定程度上,油管锚定以后,也相应减少了光标的冲程损失,提高泵效,25口油管锚定井,单井产液量上升1.3吨,举升高度减少110米,吨液百米耗电减少0.11千瓦时,系统效率上升2.01%,节电率为10.63%。

3、生产管理

(1)强化抽油机井的热洗管理、提高洗井质量。在低系统效率的原因分析中,蜡影响造成的低值系统效率,也存在一定比例。在提高洗井质量,强化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的同时,对比2012年21口系统效率较低的井,功图分析蜡因素影响不再存在,系统效率有所提高。通过加强低沉没度井热洗质量,在单井产液量上升的同时,有效举升高度增加333.67米,吨液百米耗电减少0.197千瓦时,系统效率上升3.3%。

(2)强化异常井管理,对低增油井结合注采关系,计划实施检泵作业。2011-2012年,实施低增油井检泵21井次,使漏失造成油井系统效率低的原因,降到最低程度。

(3)及时进行抽油机平衡调整,保持较高平衡度。由于平衡管理工作的加强,2012年我区抽油井平衡率由78.3%上升至目前的84.3%。实验表明,抽油机井平衡率在85%-95%之间电机实际消耗功率最低,在其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系统效率最高。所以,抽油机井平衡运转非常重要。

三、结论

1、建立低效井分类原因档案,配套相应整治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2、月度结合单井产液量、沉没度、功图情况,进行抽汲参数合理性分析,制定下步调参计划,及时合理调整参数。

3、优化检换泵井方案设计,科学地进行泵径、泵挂、杆柱匹配调整。结合油井正常生产管理中的难点,合理配制下新工艺,对管、杆出现问题的井,加大油管锚定措施。

4、对低沉没度,低产井实施洗井后功图复测制度,对洗井不彻底井,重复洗井,避免蜡卡。

5、对漏失井建立漏失量跟踪制度,及时实施检泵,有效降低漏失井对系统效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涛平、胡靖邦主编《石油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

猜你喜欢

系统效率科学管理提高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