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2018-06-13关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路面施工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关涛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也在不断的扩大,加强公路桥梁的建设施工显得尤为重要。在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路基路面的施工,只有对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保证公路桥梁的路基路面的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施工技术

一、目前公路桥梁路面存在的问题

公路桥梁路面工程建设是我国的基础工程,为了确保路面施工质量,我国先后出台了相关制度和质量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公路桥梁施工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体工程质量,为运营和使用埋下安全隐患,而且还制约着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公路桥梁路面不平整

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没有做好质量控制,就会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严重影响,增加颠簸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路面平整度不达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基层平整度没有进行严格控制,使路面出现波浪起伏现象;在路面的摊铺、压实等环节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操作方法不严谨;对基准线没有进行严格控制。这些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要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

(二)梁伸缩缝与桥头搭板连接不牢固

在一些公路桥梁工程中,可以看到在桥头接口位置出现阶梯状,这是因为桥头和桥台沉降填土存在差异,回填材料的排水性能以及压实性能比较差,使压实度无法达标,从而出现沉降现象,影响了桥头搭板与梁伸缩缝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这种现象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对桥梁造成很大冲击,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

(三)路基路面表面破损

路面工程在完工投入使用以后没有多长时间,就会看到一些路面出现大面积破损或者断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过于追求路面的平整度,而没有对材料配比、路基夯实、沥青材料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在温度的影响下引起膨胀收缩,使路面承载力分布不均匀,弯沉值过大,从而出现路面断裂;路面使用的材料由于收缩性对表层沥青造成反射裂缝,从而使路面出现破损;路面积水渗入到路基层,形成腐蚀破坏,大大降低了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路面经过碾压出现的细纹以及细小裂缝,在高温或者水分侵蚀的作用下,使路面表层沥青和混凝土出现破损。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年限。

(四)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塌陷

公路桥梁路面施工如果是在软土地段,一定要经过处理,否则由于软土的承载力差、抗剪能力低等原因,很容易使路基路面出现下沉和坍塌的情况。软土地基施工比较麻烦,一旦处理不恰当或者操作不严谨,就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二、公路桥梁路面施工技术

为了提高公路桥梁的路面质量,在实际的路面施工中一定要重视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一)混凝土下卧层

混凝土铺设之前要对下卧层的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包括:下卧层的整洁度和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纵横坡达到施工规范;对下卧层表面用清水侵泡,以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连接牢固性;用水冲洗或者高压风等方法对已经浇筑的路面侧面进行清洁;还要充分考虑到预埋件以及预留孔洞的问题,对梁体孔洞要依据施工要求进行填补。

(二)钢筋质量控制

钢筋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点焊方式,首先依据要求在模架上制成网片,绑扎时要确保搭接的牢固性。其次是已经安装好的梁板混凝土上部设置锚固架立筋,并且与网片焊接起来,确保钢筋骨架有足够的支撑力。最后是在桥面铺设钢筋网时要连续不断、保持均匀,安装位置要准确,要达到100%的焊点覆盖率,使钢筋达到有效承重力,同时也要对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做好重点控制,不能出现因为铺装厚度不够就停工,去切制纵、横向钢筋。

(三)混凝土拌合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制作材料质量要严格把关,对使用的水泥、砂石以及添加剂等进行质量检验;制作过程中要重视各种成分的配合比;对混凝土浆液的含水率进行严格检测,依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凝土的塌落度在可控范围内。

(四)路面铺装层

首先是沥青混凝土铺设层要确保平整,桥面横坡位置要满足施工要求,沥青铺设时要保持均匀、连续;其次是对压路机的型号和重量进行选择,碾压之前调整合适的碾压速度和初压温度;第三是水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确保路面干净、平整,依据施工要求進行钢筋网铺设;最后是路面铺装的水泥混凝土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层的设置、结构设置等方面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排水设施与施工要点

(一)边沟

路面施工中,如果边沟的深度高于填土高度就需要设置边沟,可以及时将路面水和雨水排出。也可以在较低的坡脚位置设置边沟,可以有效的预防路堤积水。边沟在设计时要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出水口,在雨季雨量比较多的情况下,能够将积水及时排出路基以外,使边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截水沟

一般情况下截水沟的设置位置与路基坡顶保持5m以上的距离,这样不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如果是在黄土地区,由于土质的湿陷性比较大,距离应该保持10m以上,同时还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免出现渗漏。截水沟位置挖出的土可以垫在截水沟与路堑之间,并修整成T形,然后对其进行夯实,其顶部可以作为截水沟的横坡。

(三)排水沟

排水沟施工要确保直线形,以增加平顺度,如果是在拐弯位置,应该形成弧线,且弧线半径大于10m,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排水沟长度。排水沟位置应该尽量与路基距离远一些,与路基坡脚的距离保持4m以上。如果雨季水量比较多,水流流速超过冲刷流速允许值的情况下,应该对沟壁以及沟底进行加固措施,以确保积水能及时有效排除,提高排水沟质量和效率。

(四)跌水与急流槽

公路桥梁路面的跌水与急流槽的施工,应该采用混凝土结构或者是浆砌结构。依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条件来确定跌水的台阶高度,如果需要多个台阶,各个台阶的高度可以不等,但是高度与长度的比例应确保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急流槽的高度和长度的比例应该控制在2:3,同时要将天然地面的坡度问题考虑进来。如果需要设置较长的急流槽,需要将槽底增加几个纵坡,也可以采用分段的砌筑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应该注意的是每段的长度控制在10m左右,接头位置选择防水材料进行填充,确保密实度,不能留有空隙。

(五)地下排水设施

地下水的处理对路面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路面施工也要重视地下水的处理。首先对施工现场的水层埋深情况以及底层的渗透系数进行研究和分析,然后再选择采用明沟、暗沟、排水槽、渗井、渗水隧道等施工方式。如果水层埋深比较浅,或者含水层不固定,一般选择明沟、渗水暗沟或者排水槽方式;如果水层埋深比较深,且含水层固定,一般选择选择渗井、渗水隧道或者渗水地下水方式。这些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注意:渗水暗沟的纵坡应该在0.5~0.2%之间,同时设置防淤措施;断面尺寸的大小应该依据施工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埋藏深度等情况综合来确定,宽度应该在1.2m以上;排水孔位置应该距离冰冻线以下0.5m,渗水暗沟的底部应该埋入隔水层,厚度控制在0.5m左右;渗水隧道的截水部分应该采取砂砾石,砂砾石需要经过清洗、筛选,颗粒直径在0.15mm左右,反滤层采用土工纤维,这样才能保证质量,提高排水功能。

参考文献:

[1]龚大强.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7(10).

[2]李保健.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5(29).

[3]吴彦铭.公路桥梁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浅探[J].华东公路,2015(02).

猜你喜欢

路面施工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浅析橡胶沥青面层施工技术应用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针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试析公路桥梁检测技术与现实中的运用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