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意识浅谈

2018-06-13千青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因素对策

千青海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体育意识的解读,讲述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意识;因素;对策

1 体育意识的概念

人们对体育锻炼的一些看法以及认识被称为体育意识,它由三部分构成,其中包括:体育情感、体育认识以及体育意志。想要培养体育意识,首先要对体育活动有相应的认识,这就是体育认识,它是我们培养体育意识的基础;对体育活动有一定认知之后,我们还必须对其进行主观的感受评价,看其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体验,这就是体育情感;参与体育活动肯定会有一个目的,而我们能够在这个目的的带领下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调解,最终实现所定目的, 我们把这个心理过程称为体育意志。

2 影响大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

2.1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师注重传授简单的技术动作,因而容易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对学生个体“需要”的比重过分倾向,注重课堂内的教学模式而忽视培养学生课外自主的体育锻炼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自己的主导作用,严重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忽视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和个性,照搬现代竞技体育的考核较多,学生难以掌握,因而学生的积极性受挫,产生厌学情趣。

2.2 对体育意识认识不清

在大学教育中,体育学科其实是一门综合性比较高的学科,它不仅仅包括运动能力和文化知识,还有很多因素包含在内,其中有德智体美等。然而,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体育学科在大学学科里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如果大学体育作为选修课出现,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去选择它。因此,大学生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仅仅存在于它是一门必修课,如果不及格会对大学学业有所影响,体育锻炼对他们说只是一门必须参加的课程而已。也有部门学生热衷于参加体育锻炼,但对他们来讲,体育锻炼是自己的一种兴趣。因此,他们对大学课程中有要求的体育活动并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体育活动自己玩得痛快就好,并不会科学合理地去参加针对大学生所制定的课程。他们对于体育意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只是在盲目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并没有养成比较好的习惯,导致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无法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体育运动的热情度。

2.3 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取向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将给孩子以重要影响。据调查,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约有60%不重视。家长对孩子合理的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消极的态度,阻碍了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的形成。

2.4 体育群体活动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高校的体育群体活动相对中学不仅活动形式、内容多姿多彩,而且成员覆盖面也扩大,它能使那些不善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也能够积极地投身于其中。在这个集体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掩盖了技术、技能的差距,群体的成员可以对各类不同体育项目进行认识、参与、交流和竞赛,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体力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与合作的成分: 在体育群体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团结与竞争;在比赛中与同伴合作、交流,进行群体性的沟通。这样可以使大学生切身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快乐,从而更加容易被内化为一种积极主动的体育意识。

3 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方法与手段

3.1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快乐体育、选项教学、体育俱乐部等多种教学模式。学校要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设多门选项课,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从而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和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2 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健康第一”体育理念重新提出,体育功能在高校教育中更凸显其重要性。目前我国对体育领域研究尚浅,体育魅力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体育教育教学发展现状堪忧。各高校作为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体育意识发展提供良好训练基地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树立“终身体育”理念,强化学生对体育项目理论认识,并将理论依据与运动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其终身。此外,各高校应校校联合,加强教师间教学交流,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快体育教学发展进程。

3.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个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除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和广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因此,高等院校要重視教师整体素质的培养,根据教师专项技术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高校访学、基层培训以及网络视频等多种渠道的学习,积极地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使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丰富和发展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激励教师体育科研的探索与研究,全面地提升教师的素质,在教学中常教常新,得心应手。其次,学校要健全教学监督体制,定期检测教师的业务能力,敦促广大教师不断更新、优化专业知识,充分激发爱岗敬业的兴趣,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

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体育运动意识现实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对策,不断转变理念,更新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体育能力,才能为开创良好的全民健身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水平,使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始终树立一颗阳光的心态,以强健的体魄不断地拼搏进取,为创建现代化文明社会贡献应有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强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方法研究 2015年 当代体育科技(第5卷)第15期

[2]张泽承,韩政 大学生体育意识研究综述 2014年6月 运动 总第92期

[3]杨毅,何会权 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 2011年03月 中国外资 总第237期

[4]张翔 浅析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2010年 《新西部》 第14期

[5]徐蕾,周学兵,孙国民 不同体质大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研究 2011年6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第30卷 第6期

[6]于向海 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研究 2014年8月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0卷 第8期(上)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解石三大因素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商水县高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及分析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