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能源金融发展现状与创新策略

2018-06-13解长达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发展现状问题

摘 要:我国能源金融的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面临着许多的发展问题,而且对于我国能源金融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着较大的潜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能源金融的积极作用,那么就必须要加强研究与分析,找到当前在我国能源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能源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推动能源金融市场的发展,充分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能源金融发展现状,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能源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提高我国在国际能源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关键词:能源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创新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形态,能源金融主要是对能源以及金融进行有机融合,其实现了传统金融体系以及能源系统的有机融合与渗透。通过能源金融可以更好地吸收社会的资金,使得能源产业的融资渠道更加的丰富。另外,也可以更好地优化市场的结构,使得市场效率大大提升。所以,通过能源金融可以促进能源的发展,确保金融的安全与稳定。我国在能源金融发展方面起步较晚,所以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能源局势越来越紧张的现状,那么就必须要加强对能源金融的深入研究与分析,进而使得能源市场以及金融市场得到有机的融合,充分地发挥能源金融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我国能源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一)能源产业融资能力相对较弱

作为一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能源产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就需要获得足够的资金技术支持。当前,能源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即为融资。然而,目前我国的能源产业融资能力较差,于是也会严重阻碍能源金融的良好发展。

1.我国能源产业融资利用外资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能源产业的收益又相对很高,因此应该对外资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目前我国能源产业的投资还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投资能源产业的資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投资以及国内的银行信贷,基本上无外资的融入,究其根本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所以也就会导致对外资的利用率较低,这也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1]。

2.我国能源产业融资模式单一

因为我国能源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能源企业的资金主要是源自于银行的信贷,对于债券融资所发放的比例也相对较低,仅仅有极少的能源企业是依靠分发股份进行融资的。根据相关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许多能源工业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另外,在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方面也相对较为落后,于是也就会影响到我国能源产业的融资能力,影响到其融资水平。

(二)能源产业体系与金融体系相互矛盾

通过对当前我国能源产业以及金融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二者的动态协调配合机制还存在严重的缺陷,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方面,中西部要远落后于东部,中西部也是能源集中的主要地区,于是这也就会影响到当地能源企业的融资。第二,银行信贷比较重视的是低风险与高受益,如此一来,也就会造成银行信贷比较偏向于发展层次相对很低的能源领域,也就是所谓的信贷资源错配。依靠于市场垄断的地位,尽管这些领域可以取得较高的利润,也会面临着高浪费、高污染的问题,这也就会严重违背国家所提倡的高产出、高科技与低污染的产业政策导向[2]。第三,对于金融产业而言,其比较重视风险控制与管理,然而对于能源产业来说,其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另外价格波动也相对非常频繁,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在能源产业萧条的状况下,金融机构不会进行“雪中送炭”,在能源产业比较景气的状况下,许多的金融机构却进行“锦上添花”。

(三)能源金融风险控制问题

我国现有的能源金融体系还存在许多缺陷,于是也就会导致能源金融风险控制问题无法得到全面的解决,从而阻碍能源金融的良好发展。首先,从国内层面进行分析,我国金融界对能源行业的前景持乐观的态度,各个金融机构也加强对能源领域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金融机构投资行业以及企业较为集中,这样也就会使得投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受到质疑。不仅如此,伴随能源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我国能源金融发展也表现出许多问题,会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于是也就会影响到能源金融的安全。其次,从国际层面进行出发进行分析,因为近些年来美元呈现大幅度波动的现象,另外在受到国际金融巨头的操纵,这就会加大了国际能源市场发展的复杂性,国际能源价格已表现出非正常波动的现象,这也会大大增加我国能源金融风险的控制难度。我国对于石油的消耗量巨大,而且我国也属于石油进口大国。除此以外,我国石油也具有很高的对外依存度,于是也会对能源金融风险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推动我国能源金融发展创新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能源虚拟金融体系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已发展成为第一能源消费大国。对石油的消耗巨大,每年对石油的耗用量会高达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0%。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还缺乏专业的能源期货交易所,缺乏专业的能源银行,这也就会大大削弱我国在国际能源价格上的话语权,尽管金融资本难以完全地对国际能源价格进行决定,然而却对能源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是导致能源虚拟金融体系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3]。所以,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应该建立完善的专业性能源金融机构,如此一来才可以有效地增强我国在国际能源价格方面的话语权,也可以有效地推动当地以能源为核心的能源金融产业的良好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二)构建完善的能源产业投融资体系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还缺乏专业的能源产业投融资体系,如此一来,也就会导致我国能源投融资局面杂乱无章,严重阻碍我国能源金融的良好发展。所以,我国要积极地构建科学、完善的能源产业投融资体系,实现我国能源投资的科学化、合理化发展。此体系需要具有以下功能:第一,此体系必须要能够推动能源投资的多元化发展,这样就能够将原来的能源投资过于集中化的问题给予妥善的解决,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更加多元化,有效地减少其投资风险;第二,此体系必须要可以推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以往单一的银行贷款局面,逐渐创建一个可以有效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融资平台,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增强能源企业的融资能力。第三,此体系要可以有效地推动投资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要实现金融产品创新以及能源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使得能源产业的投资模式与方法得到优化与完善,使得能源产业投资者的金融投资风险大大降低。

(三)制定完善的能源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1.制定科学完善的银行信贷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当前,我国许多银行会受到不良贷款的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为了解决最根本的问题,那么就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首先,银行要对能源企业贷款进行严格的审批,要实现对关键客户的内部信用评级,全面地改善风险处理的效果。其次,要严格地监测与评估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且实现经常化,这样在这些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重大改变时,就可以快速制定科学、有效的处置方案,从而有效地减少银行所面临的损失。

2.制定科学完善的能源工业前景监测预警机制

首先,当前金融监管部门还尚未在能源金融风险分析的框架中加入对能源工业景气的分析与研究,尽管有的已经开展了前期的分析研究工作,但是也往往只是针对一些地方性的能源企业。另外,金融机构也很难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型能源企业的经营状况数据以及投融资数据[4],如此一来,就会导致金融监管机构无法及时、准确地针对能源行业发展中发生的新情况进行风险预警。所以,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能源产业前期分析机制。另外,要与有关的部门进行交流合作,对于能源工业景气的监测盲点进行全面清除。

3.能源虛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通常状况下,在对虚拟金融风险进行监测预警时,需要做好警兆辨识与警源分析工作。第一,要积极地完成警源分析工作。要严格地监测与控制会对能源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要素。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第二,要借助于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能源市场改变的细微变化进行准确的捕捉,对于能否发生能源虚拟金融风险进行准确、科学的判定,与此同时还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四)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未来能源界获得良好发展的关键即为新能源,这也是今后各个国家进行经济竞争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可以在今后的国际能源竞争激烈中占有良好的主动权,那么,我国要充分认识到新能源的重要性,要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般状况下,新能源产业有着投资风险较大、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并且发展周期相对较长等基本特点[5],因此,金融资本往往不愿意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大量的投资。对此,银行就要在信贷政策上更加倾向于新能源产业,要开发出更多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从而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除此以外,政府部门也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另外,也要在技术方面给予大量支持,在技术与发展空间等方面提供大量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对能源金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就会影响到能源实体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我国在国际能源金融市场上的发言权。所以,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国就要积极地研究与探索,努力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能源金融发展创新路径,例如,要构建完善的能源虚拟金融体系、构建完善的能源产业投融资体系、制定完善的能源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以及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进而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金融市场中占据的地位,有效地确保我国能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秦领.世界能源金融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能源金融策略[J].财会研究,2016(4):65-67.

[2]陈新风,赵平利.中国能源金融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6(8):37-38.

[3]高孝欣.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3X).

[4]陆春华.论全球能源格局下我国的能源金融化策略[J].经济视野,2017(4):108-108.

[5]孔苗苗.新常态下区域特色能源金融合作框架的构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7):98-99.

作者简介:

解长达(1992-),男,籍贯(精确到市):江苏省兴化市,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固定收益。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发展现状问题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