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艺体专业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建议

2018-06-13黄智

东方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建议高校

摘要: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优良的学风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然而,对高校艺体专业学生学风情况的评价普遍不高,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浅谈艺体专业学风现状,分析造成学风评价较低的因素,以及艺体专业抓好学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艺体专业;学风建设;现状;建议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于高校而言,学风建设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首要工作,地位十分重要。优良的学风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治学理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关系到学校的声誉,甚至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在有艺体专业的综合性大学里,对艺体专业学生的学风情况普遍评价不高,本文以长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为例,谈一谈艺体专业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建议,其中,个别学院的学风建设举措也值得大家借鉴。

一、学校艺体专业基本情況

(一)学校艺体专业构成情况

学校现有艺体学院 4个,12个专业,4022名学生,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舞蹈学专业)、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雕塑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环境设计专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院总数占全校学院总数25%,专业总数占全校专业总数22.64%,学生总数占全校学生总数20.07%。从数据上看,各项占比均超过了20%,艺体学生是学校学风建设不容被忽视的群体。

(二)艺体专业学风的现状

笔者在走访了承担艺体学院公共课教学的部分教师及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几乎所有教师都反映艺体学生没有普通文化学生的学风好,在学校学生工作年终评估中,艺体学院学风评价在全校排名总体靠后,评价成绩较低。艺体学生不良学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到课率低,学生迟到、早退、旷课,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看小说、打瞌睡,学生不带教材进行课堂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学生重专业课、技能课,轻公共课、理论课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学生以虚假理由请假逃避课堂教学、早晚自习、班团会,或其他教学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艺体专业学风评价较低的因素分析

(一)学生的因素

1.艺体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不高

艺体专业学生与普通文化学生相比,文化成绩普遍较差。在高考招生规则中,对艺体学生的文化成绩普遍要求较低,且录取原则是文化上线,依照艺体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以重庆市2017年高考招生第二批为例,如下图所示,艺体生文化合格分不仅均低于录取控制分,且远远低于学校录取最低分,文科最多相差277分,最少相差117分,理科最多相差260分,最少相差100分。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了少部分学生在艺体方面有天赋和强烈的学习愿望以外,大多数学生因为学习习惯较差,导致文化成绩不理想,参加普通高考可能进不了大学,在家庭的安排下,高中阶段才开始接触艺体专业,甚至,少部分学生在高考前才进行短期突击培训,通过艺体专业考试后,原本不能上大学的进了大学,原本读专科学校的录取到了本科院校,文化基础弱、专业基础差成了这些“半路出家”、“曲线救国”考入艺体专业学生的普遍特点,因此,相对于学校其他专业学生而言,艺体学生生源质量自然不高。

2.艺体学生专业个性优缺点突出

艺体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着很强的特殊性,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独特的创造能力,在学习中塑造独有的个性风格。因此,艺体专业学生的优点特别突出,比如:思想活跃、富有表现力、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强、注重礼仪等等。但是,艺体专业学生的缺点也比较突出,比如:注重个体表现而忽视集体合作、注重技能学习而忽视文化学习、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在修养、行为习惯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涣散等等。

3.艺体学生缺乏目标规划

由于大多数艺体学生是带着依托艺体考试才能进高校的目的,本身对艺体专业并不热爱,且并不愿意在大学毕业后从事与艺体相关的工作,进入大学艺体专业后,短期目标虽已实现,但长期目标尚未形成,对未来发展比较迷茫,自身缺乏有效的学业、职业规划。

(二)学校的因素

1.学校评价机制不健全

学校出台的学风建设工作方案或评价体系比较宏观,常常使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院所有专业的学风建设情况,没有根据学院的特殊性分类别设置评价标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容易造成适合文科生的标准不一定适合理科生,适合文化生的标准不一定适合艺体生,评价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2.公共课教师评价存在片面性

首先,学校承担公共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这些教师本人在大学阶段属于文化生,工作所在学院的学生属于文化生,公共课教学对象不仅有艺体专业学生,还有其他专业的文化生,文化生学风总体情况良好的因素让教师们习惯性的以文化生的要求对待艺体学生,忽视了艺体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只看到了学生的缺点,没有看到学生的优点,片面的以文化生的标准评价艺体学生。有的教师只承担了艺体学院少量班的公共课,个别学生或个别班级学风不好,他们就认为整个艺体学院的学风不好,带着有色眼镜看艺体专业,人为的给艺体学生扣上学风不好的帽子,这样的评价非常不客观。

其次,学生“重专业课、技能课,轻公共课、理论课”的现象与公共课教师自身单一的教学手段,理论与专业脱节的教学内容也有较大关系,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学生到课率不高,教师评价效果差,长期形成不良循环。

3.专业课教师的引领作用不强

承担专业课的教师自己本身也是艺体生,有着与学生相同的人生经历和学习背景,虽然在艺体专业能力上有较深造诣,但依然保留艺体生的本质特性,艺体生的缺点在极个别教师身上体现特别明显,因此,专业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引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教育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对在学风方面违反学校管理规定的学生,辅导员比较重说服教育,轻制度执行,虽然惩罚不是目的,但是一些该受到处罚的学生没有受到制度的惩罚,这样的结果是制度的威严和管理者的威信丧失,学生不良学风的态势不能得到根本扭转。

三、艺体专业学风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招生政策,提升生源质量

学校招生工作部门在招生过程中应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原则,在完成招生数量指标的同时,优化艺体专业招生的政策,将高考文化成绩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参考,在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艺体专业高考文化合格分基础上,适当提高学校录取的文化成绩要求,以从根本上提高生源质量。

(二)健全评价体制,注重专业差异

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该广泛开展调研,根据专业差异制定学风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制,鼓励二级学院开展符合专业特色的学风建设活动。以晚自习为例,将文学院的学生放在教室里开展阅读或写作,效果肯定很好,而将艺体学院的学生放在教室里,效果就不一定最佳,最好的方法是引导体育学院把学生放在运动场,音乐学院把学生放在琴房、舞蹈房,传媒学院把学生放在演播厅、录音室,美术学院把学生放在画室,这样,晚自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效果也会达到最好。如果将艺体学院和文学院的学生都放在教室进行晚自习效果的评价,艺体学院评价结果肯定很差。

(三)强化思想教育,严肃校规校纪

大部分学生因为高考的压力无奈选择了艺体专业,进入高校后,由于专业特殊性以及招生录取的政策限制,艺体学生不能转入其他专业进行学习,所以,在新生进校以后,艺体学院就应该主动作为,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教学工作方面,以院长、系主任为主对学生进行专业引领教育,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路径、学习要求,以及学习艺体专业对自己职业影响,进而提升学习兴趣,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学生工作方面,以书记、辅导员为主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的行为会对自己今后人生产生的后果,进而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艺体学院也可根据本学院学风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学生行为,對违反制度的学生在教育无果后进行严肃的处理。以传媒学院为例,学生逃公共课现象比较严重,在辅导员及任课教师学风督查的高压态势下,部分学生回到了课堂,但极少数学生仍然不思悔改,采取虚假理由请假的方式逃避课堂学习,因此,传媒学院根据“症结”相继制定了《传媒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和《传媒学院关于加强学生节假日期间请销假制度管理办法》,两个制度均提到了学生虚假理由逃避教学应给予的处理办法,轻者给予学院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入党资格,重者上报学校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甚至开除学籍的处理。学院按制度对两名多次旷课且抱有侥幸心理、教育无果的学生执行全院通报批评后,很大程度上震慑了其他有类似行为的学生,“对症下药”的结果是制度的威严和管理者的威信得到了维护,学生再无旷课行为。

(四)搭建育人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艺体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艺体学院可以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搭建符合学生专业学习的平台,比如:传媒学院提出的“以赛代练、边学边练、学练结合、拿作品说话”理念,为学生搭建了参与学科竞赛平台,要求人人参赛,学生通过平台展示了专业能力,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进而激发了学习的动力,育人平台搭建效果好,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积极踊跃,仅2016年,学院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达2829余人次,是学院学生总人数的344.16%,以“赛”、“作品”的方式营造了学院独有的学风建设氛围。

(五)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责任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们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强化自身教书、育人的责任。艺体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社会人才需求中不可缺少的群体,都有受到公平教育、公正评价的权利。虽然艺体生有多种缺点,学习风气不好,但是教师没有尽到应有的育人责任也应该进行反思。因此,公共课教师真正需要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课前准备,备教材亦要备学生;专业课教师真正需要做到“以身示范、共同进步”,用自身扎实的专业能力引领学生成长。

(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育人效果

公共课、理论课的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主动与学生、学院互动,摸清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创建不同教学模式。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教师与音乐学院舞蹈专业学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联动,创新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期末考试与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技能相结合,用“舞台演出”的形式进行了考核,光明日报以《长江师院思政课教改:把历史搬上舞台》进行了深度报道,教学手段创新受到了各界好评,尤其是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这样的课堂教学与课后评价,既提升了学生学习公共课、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又打消了公共课教师对艺体学生学风不佳的片面评价,两全其美,育人效果非常好。

总之,艺体专业学生学风建设需要充分把握艺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过提升生源质量、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创新教学手段等措施,努力为艺体专业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育人效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艺体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林书.传媒艺术类学生学风建设探索[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3).

[2]汪芳.从独立学院艺术专业课堂教学现状谈学风建设[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14(10).

[3]许俊琳.培养兴趣与尊重个性 [J].科教文汇,2011(09).

[4]邬治国.浅谈升达学院艺术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工作[J].社会纵横(新理论版),2009(09).

[5]郎丽.浅谈艺术类专业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J].知识经济,2008(01).

[6]吴保华.新形势下艺术院校大学生学风建设途径思考[J].学理论,2014(06).

[7]罗蕾.艺术类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机制与路径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4).

[8]雷蕾.艺术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工作刍议[J].文学教育, 2012(07).

作者简介:黄智,男,硕士,长江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团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及创新创业教育。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建议高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