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2018-06-13陈军

学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学科教学中学

陈军

摘 要: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不仅应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心理品质。在学科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其重要的手段。通过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探索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真正有效地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使师生在积极有效的学科教学互动中得到身心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品质;学科教学;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8-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15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学生通过日常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发展,更有效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于早年就开始致力于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和探索。一方面,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以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全方位、全过程、全渗透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转变。另一方面,由于以前不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相互融合,仅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许多学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教师的任务,这不仅导致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部化和片面化,而且也挫伤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的积极性,更没能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所应有的作用。

显然,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现代学校的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学生学习发展最主要的过程和形式。我们要挖掘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资源,探索如何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新策略和新方法,通过学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及充分开展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在课堂,在课堂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就更加方便。学科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培养也主要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所以学科教学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比学生的心理品质更为成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成员。学科教师应注重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学校首先需要有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师队伍。

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积极心理学的培训和参加“阳光”活动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提高了应对常见情绪问题的应对能力。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利用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品质对学科教学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除了要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兴趣和主动性以外,还必须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理品质来促进学科学习。但由于师生之间的成长环境、年龄都不相同,在社会、学校及家庭中的社会地位不同,使学生和教师对待同一件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并不一致,这时师生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在实践中,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积极心理品质的原因是: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自我封闭。教师要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不仅讨论成长的烦恼和心理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倾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缓解。因此,让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相互沟通,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不易克服的困难在学生同伴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例如,有的学生对某些学科教师习惯性语言和行为的误解,由于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影响其学科的学习,缺少毅力不能及时完成学科作业等等,在同学的帮助下,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虽然,与心理咨询专业教师相比,学生的同伴互助虽然有时显得很有限,但它的“同伴效应”却是学科教师所很难达到的。

培养学生担任小小心理辅导员,把自己所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自己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并推荐给身边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学科学习方面的心理困扰,或者及时向教师反馈,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在学科教学中形成一些积极心理品质

加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和意志力。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压力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多个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压力来自于学科教学的评价。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将有助于有目的地发现和培养符合自身个体发展所需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学生主动、乐观、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求学科学习的乐趣,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发现、体验成功的快樂,理解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都会对学习和生活带来益处。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自我拓展的积极心理品质意识。通过对学科教学和积极心理辅导的相互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贯穿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丰富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心理体验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夏小俊.学科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6(3).

[2] 张秋钤,郑朱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才智,2014(13).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学科教学中学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江苏省儿童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