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的思考

2018-06-13尹江铖周晓阳

学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三进思政课

尹江铖 周晓阳

摘 要:推进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育人模式创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三进”新工程的基本路径在于:做好“三进”总体设计,开展十九大精神教学内容研究,深化十九大精神教学方法改革,创建十九大精神育人新模式;实施“三进”新工程的保障条件包括:一是加强师资培训,二是增加经费投入,三是完善制度创新,四是强化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

关键词:思政课;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8-000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01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目标任务和行动纲领。我们必须把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新工程,发挥十九大精神的育人功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举措,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

一、 高校思政课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十九大精神进教材,创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必须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高瞻远瞩,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大会主题;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并从14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详细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军队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阐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必须把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的教材中,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二)有助于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创新教学方法

在做好十九大精神进教材的前提下,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动十九大精神进课堂,增強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科学内涵,而且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有助于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习近平十九大报告的科学方法论,主要有: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原则。思政课教师必须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学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总揽全局、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战略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步骤(分两步走)、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以及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等方面的战略方针。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和掌握习近平的战略思维方法,才能在课堂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三是改革创新的思维方法。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始终贯彻改革创新的思维方法。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和掌握习近平的改革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有助于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头脑,创新育人模式。

实施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关键在于“进头脑”,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首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提升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再次,改革思政课考核方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各门课程的考核中,检验大学生学习和运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效果;最后,强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做好个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全员、全方面、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十九大精神育人新模式,提高十九大精神进头脑的效果。

二、高校思政课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的基本路径

要有效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必须选择和确定“三进”的基本路径。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把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做好、做实。

(一)做好思政课“三进”新工程的总体设计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要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做好“三进”工作顶层设计。要根据思政课“4+1”课程体系的内容特点,修改教材内容,编写新的教案,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比如:“原理”课重点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思维方法,使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概论”课重点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将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阐述;“纲要”课重点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历史意义;“基础课”重点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德价值和法治要求;“形势与政策”课重点阐述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时代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通过顶层设计,使各门课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形成“三进”工作的“合力”。

其次,各思政课教研室要做好本课程“三进”工作的具体设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特点,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集体研究,形成教学共识,制作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多媒体课件,使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课堂教学中。一是加强专题研究,使每个教师都能认真领会和掌握十九大精神;二是要开展调查,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手段,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四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开展以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学习交流会、演讲比赛等活动;五是把十九大精神进作业、进考卷等,促使十九大精神进大学生头脑。

(二)开展十九大精神的教学内容研究

首先,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究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

其次,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科学体系,弄清其逻辑进路和理论特点。

最后,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各门课程之间的对接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理念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

(三)开展十九大精神教学的方法改革

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必须强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才能增强十九大精神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首先,推行专题教学法。各门课程应当根据课程特点设计若干十九大精神的教学专题。例如:“原理”课可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维度》教学专题,“概论”课可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特点》教学专题;“纲要”课可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教学专题,“基础”课可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德价值和法治要求》教学专题;“形势与政策”课可设计《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学习体会》教学专题等。

其次,推行研究式教学法。每位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设计若干研究专题,指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争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推行研究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研能力。

最后,推行互动式教学法。思政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十九大精神,开展课堂讨论、学习交流等教学活动,这种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十九大精神进大学生头脑。

(四)创建十九大精神育人新模式

首先,要把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各门课程及全过程,形成十九大精神全方位育人新模式,包括“全员”参与、“全课程”融入、“全过程”融入。

其次,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思政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以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提高大学生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再次,要深入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教师要既教书又育人,善于利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现代信息手段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十九大精神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最后,要创建十九大精神学习激励机制,对学习十九大精神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或适当提高课程考核成绩,调动大学生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积极性。

三、高校思政课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的保障条件

高校思政课实施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方面分工协作,才能实施好。重点要做好下列工作,为推动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提供保障条件。

(一)加强师资培训,为实施“三进”新工程提供师资保障

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关键在教师。必须组织多层次师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深刻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校应积极选送思政课骨干教师参加中央和地方党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各高校也应举办思政课教师培训班,聘请校内外专家对全体思政课教师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专题培训;各个教研室必须组织教师集体学习,每月至少一次,就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讨论,达成共识,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做好“三进”工程的经费预算,为实施“三进”新工程提供经费保障

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比如:教师培训费、图书资料费、社会调查费、实践教学经费、信息化教学设备费、相关课题立项资助费等。因此,各高校应做好“十九大”精神“三进”专项经费预算,为思政课实施十九大精神“三进”新工程提供经费保障。

(三)加强“三进”工作制度建设,为实施“三进”新工程提供制度保障

实施“三进”新工程,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形成有效的制度机制。其包括:师资培训制度、科研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书育人制度、听课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为实施“三进”新工程提供制度机制保障。

(四)开展十九大精神的科學研究和教学研究,为实施“三进”新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涉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国家总体安全、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必须开展专题研究,才能真正领会和掌握它。因此,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科学研究。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组织教师就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开展专题研究,深入探讨十九大精神“三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以科研教研促进教学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佚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中国民族,2017(11).

[2] 佚名.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J].人民公交,2017(11).

猜你喜欢

十九大精神三进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棋乐
藏垢纳污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凝心聚力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
浅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