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术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探讨
2018-06-13曹红星
曹红星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骨科,河北 沧州 061500)
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软组织缺损类型之一。此病患者常伴有血管、肌腱和骨外露的情况[1]。以往临床上常采用清创换药法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待患者的创面长出肉芽组织后对其进行植皮),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在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相关的文献指出,用VSD术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创面的血运,防止其发生创面感染,促进其创面的愈合[2]。为了进一步探讨用VSD术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抽选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VSD组,每组各52例患者。常规组患者中有男41例,女11例;其年龄为24~47岁,平均年龄(35.4±3.2)岁;其软组织缺损的面积为(4.6×7.7)cm~(16.1×30.3)cm。VSD组患者中有男43例,女9例;其年龄为25~46岁,平均年龄(34.7±3.4)岁;其软组织缺损的面积为(4.5×7.6)cm~(16.3×30.2)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清创治疗,包括彻底清除其创面、创腔间隙中的分泌物、缺血失活的组织及已坏死的组织,敞开其创面上的死腔。在此基础上,为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完成清创后,使用引流管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引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待其创面上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对其进行植皮或直接缝合其创面。为VSD组患者采用VSD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1)彻底清除其创面、创腔间隙中变性坏死的组织,并用等渗溶液(如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钠溶液、庆大霉素溶液等)反复清洗其创面及创腔间隙,以免分泌物或坏死的组织堵塞VSD引流管。2)根据创面的大小和形状裁剪负压封闭引流敷料,使其能够充分地贴合创面。3)充分清洁创面及其周围的皮肤,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及其周围的皮肤,将泡沫材料置于创面上,并对泡沫材料和创缘皮肤进行缝合固定。4)留置引流管,将引流管与负压源相连接,使负压能够作用于被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的整个区域。5)根据创面的大小、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调整负压的大小。
在进行负压引流期间,密切监测创面封闭材料的密封性和引流的情况,以免出现创面封闭不严或引流管堵塞的情况。7)持续或间断地进行负压引流7~10 d,待患者创面上有新鲜的肉芽组织长出后对其进行植皮或直接缝合其创面。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创面长出肉芽组织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创面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患者创面长出肉芽组织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创面感染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VSD组患者创面长出肉芽组织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此病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的效果可直接影响其肢体功能的恢复[3]。以往临床上常采用清创换药法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VSD术是由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Wim fleischmann博士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引流方法。有研究指出,用VSD术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具有以下优点:1)可在创伤的早期封闭创面,并对创面进行高效的引流,从而可抑制创面上细菌的滋生,促进创面上肉芽组织的生长。2)能够增加创面组织的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创面的微环境,促进创面的愈合。3)负压封闭薄膜具有单向透气的功能,既能将创面上坏死组织分解的气体排出到薄膜外,又能保证创面的清洁,防止创面发生感染。本研究的结果显示,VSD组患者创面长出肉芽组织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用VSD术治疗手足创伤性软组织缺损能够降低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其创面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