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德语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8-06-13凤,邢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时学习者教学方式

王 凤,邢 佳

(长春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长春 130032 )

1 MOOC存在的必要性及国内的应用现状

1.1 MOOC存在的必要性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革新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职业性质和工作场所,也改变着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随着MOOC的迅猛发展,走进普通高校是种必然,也是推进我国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线课程掀起了高等教育的革命。在他看来,没有哪件事情有这么大的潜力,能让人类重新构想高等教育。

目前我国新入学和已在校的本科生基本属于1995年后出生的“数字土著”,这一代学生一出生就伴随着电脑、互联网长大,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他们的大脑认知结构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这就对仍属于“数字移民”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和书本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数字土著”对知识的需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我国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正在此时,MOOC适时地出现了,它更符合“数字土著”的个性需求和获取知识的习惯,同时成就了各大MOOC平台在全球的迅猛发展。

2014年中国MOOC学习者调查报告显示,MOOC学习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使用MOOC进行学习的主要动机为以下三点:出于个人兴趣获取新知识(61%),在当前行业领域内提升个人职业技能(22%),提高个人英语能力或出国(13%)。由此不难看出,通过MOOC进行学习的学习者绝大多数是出于个人兴趣或需要,学习具有完全的主动性,学习者内驱力得到不断加强;同时,MOOC形式灵活,学习者可以不限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也可以将零碎的时间加以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MOOC使学习者的学习渠道更加便利畅通,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进行学习,不受传统教学课堂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MOOC学习者也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且自主掌握学习进度,不受传统教学课堂的形式限制。现代大学毕业生无论出身名校还是普通高校,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他遇见问题时,能够有多少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MOOC的形式恰恰可以促进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为学习者打开终身学习之门,使学生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MOOC为更多学生提供参与和互动的机会。和传统课堂相比较,在现代外语教学中,更多的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倡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外语课堂,但是由于种种传统原因,学习者在传统的课堂中更多的愿意被动式的接受,而不愿意主动交流,课堂有限的时间也无法实现每个学习者都有交流的机会。MOOC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还体现在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大大提高了语言的运用率,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为我国现阶段应用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新途径。

1.2 MOOC的国内应用现状

2016年,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中国慕课行业白皮书,2014年至2016年,中国MOOC用户飞速增长,由2014年的150万人一跃增长为2015年的575万人,增长率高达283%,截至2016年12月达到1105万人。由此可见,MOOC对中国传统课堂教育的冲击力之大。

但是,在慕课用户飞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国内目前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几所顶尖高校参与了MOOC平台的建设,但是对于学分鉴定、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单纯的网络课程缺少师生、生生的面对面沟通和情感交流等原因,MOOC学习者流失率较高。对于其他普通高校来说,目前对MOOC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多数停留在对MOOC形式进行研究的层面。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显示,截至2017年2月6日,国内有关MOOC(慕课)的学术研究论文和毕业论文数量已达到4万多篇。这些有关MOOC研究的论文大多为理论研究,也包含部分应用研究。在应用研究上,各位学者意识到了MOOC的局限性所在,都在努力探索一套基于MOOC的符合中国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因此,也涌现出了大量有关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混合式教学实践效果评估、学生对MOOC模式下混合式教学满意度调查以及在MOOC冲击下教师未来发展等方面论文。卓进和蔡春就提出了在慕课时代下教师必将分流、转型,职前职后的教育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他们提出,全国学校教师将形成一个大的分流,少部分的教学型教师,部分科研型教师以及广大的辅导型教师[1]。但是,MOOC在国内普通高校的真正实施,对传统课堂起到有效的补充和促进作用还需各高校和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出符合地方本位、校本位的发展途径。

2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

2.1 混合式教学国内外现状

混合式教学英文是blended Teaching,源于国外出现的混合式学习理论(blended learning),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网络学习、电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提高学习质量,改善学习效果。混合式学习有如下特点:(1) 课堂教师(通常是本校教师)和网络教师(本校或外校教师)的混合;(2)学习方式的混合,即在面授课堂中学习和课下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3)教学资源的混合,采用混合式学习的学习者既可以获得本校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也可以获得网络教师提供的视频、文本、试题等资源;(4)形成性评价的混合,参与混合式学习的学习效果评价由网络学习的过程性考核和课堂教学考核相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这种教学方式最初用于微软、英特尔等企业的员工培训,后来这种教学方式逐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各界学者们对混合式教学提出了不同的理解,这里讲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即以校园为载体的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在线教学的混合。

从2007年起,混合式教学法国际会议(ICHL)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的主要参与者为世界各国(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虽然各自拥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但是共同探索着混合式学习的技术、质量以及评价等问题,同时研究影响混合式学习的因素和相对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据调查,混合式教学在英美等国家已经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英国高校对混合式教学建设的投入占本校教育信息化投入的50%;美国加州采取混合式教学的学区已达到2/3,并有攀升趋势;亚洲的韩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也开始采用混合式教学法。

对于混合式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国内外学者也有了初步的研究。澳洲纽尔斯卡大学的O’TOOLE和ABSALOM选择72名学生分两组进行实验,其中一组采取单纯的网络教学,另外一组采取网络教学和传统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方式[2]。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的学生成绩要明显高于另外一组学生。Maria Giannosousi调查了希腊大学选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技能学(Motor Learning)课程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有54%的学生表示赞同混合式教学方式并希望更多的课程采取这样的授课方式[3]。赵国栋和原帅对来自北京大学29个院系的选修北大教学网上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的学生进修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55.7%的学生对课程满意,有82.8%的学生表示对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感兴趣,62.5%的学生愿意继续修读其他混合式教学的课程[4]。从以上的调查研究不难看出,混合式教学无论从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角度上来讲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网络技术和传统面授二者有机的结合会给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何克抗教授也提出,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各学科教学中,进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环境,一方面实现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终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教与学的教育形式[5]。这种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既克服了单纯的网络课程学生数量大,但流失率高,不利于监管和引导的弊端,又弥补了传统课堂课时少预讲授内容多、课堂效率不高的不足。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做法既符合新时期教学法改革的要求,又符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3 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

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一门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的课程的成败首先取决于该门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监督促进手段。我国电化教育、远程教学实施了很多年并未取得很大的成功,在线课程的课程设计和监管手段应为此负主要责任。因此,混合式教学要解决以前单纯网络教学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少教多学,最终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混合式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图:

图1 混合式教学思路设计

要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必须克服在线课程的缺点,做充分的课程前期准备。这一准备首先包括对课程的准备,也包括对学习者的准备。对课程的准备包括很多方面,目前在线课程学分核算问题不清晰,设计者首先要计划好本课程的总学时和课程学分;每学分相当于多少学时;多少学时采用面授,多少学时采用在线教授;一次网络视频课程相当于多少学时,一次面授课是多少学时。其次,课程设计者要清晰本课程的建设背景,教学目标要清晰,设计原则符合课程预设的教学大纲;设计好每一教学模块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带来视觉和学习的疲劳,这些教学方式应包括讲述式、讨论/采访式、场景再现式、插入动画或视频式以及PPT模式等等。为了避免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开小差,实现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在考核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要在视频过程中适当设计弹题,弹题以选择题或者判断题为主,回答正确才可以继续观看视频继续进行学习;同时对每一章设计一个开放式讨论题,学习者在平台上进行自由讨论,要求每个学习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进行章测试,记录讨论和章测试相应成绩,作为形成性评价;期末进行期末测试,记录成绩,并和形成性成绩按比例折算后得出最终成绩,并获得相应学分。这样的课程设计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在前期选好优秀的合作团队也十分必要。学习者作为独立的人参与在线学习中,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学习者的需求也很重要。也就是说,一门在线课程有针对性人群,那么该课程取得成功的几率就会更高。准备学习者还包括了解其学习任务、学习环境以及学习将发生于其中的情景。最后,线下教学也不能忽视,在大学本科外语教学中要摒弃全部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法,实现以问题导向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法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逐渐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化高校创新教育,构建全新教学理念应包括学习理论研究、教学法研究和教学行为研究这三大要素。

3 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德语课堂中的应用

据2016年统计,目前全国开设德语本科专业的院校有108所,在这100多所高校中,大多属于地方本科高校,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2015年,国务办发布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奠定了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基调。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要有相应的实践的、创新的课程教学方式。然而,目前在这些地方高校本科德语教育中基本都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部分院校基础德语课开始调整教学方案,逐渐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德国高校外语教学最常使用的情景交际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创新式教育改革要求加大通识课所占课程比例,减少专业课课时,传统面授式教学法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法正好解决了削减课时带来的压力,逐步实现如下图所示的传统面授式教学向混合式教学的转变。

图2 教学模式的转变

以长春师范大学基础德语1为例,按照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每周基础课+语法课共10学时,一个学期16教学周共160学时,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方式是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在这门课中引入混合式教学十分必要,目前MOOC只是作为补充的形式存在于该门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混合式教学预设目标,预计将基础德语1所用教材去除3个复习课剩余9个正课和6个语音课进行模块切割,实行混合式教学方法。1学分相当于16-18个面授学时,1学时相当于2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在学分学时明确的基础上将需要学生面授课之前掌握的内容,面授课内要求进行交流讨论的内容以及需要学生课后反复复习的内容用于MOOC的形式讲授,面授课堂主要采取问题导向式教学,以小组讨论和情景再现或者预设情景表演的形式完成。下图完整地展示了本门课课程的设计原则和教学目标。

在6个语音课学习过程中,每课的语音录制成视频教学形式,作为课前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参加面授课时只是对语音的面对面的联系和交流,以及对较难和易错发音的加强练习和校正。9个正课中的语法现象以及语法现象直接涉及的课文用上文中提到的MOOC中该使用的教学方式形成教学视频,同样作为课前任务发布于平台中,由于德语语法相对较难,在这些线上学习中每课要安排一次共享见面课,确保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提高其MOOC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设定一定时间的教师在线答疑,这就要求教学团队的良好配合[6]。

4 结语

在我国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的指导下,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必然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但是我们在享受这种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能忽略问题的存在。在线课程的制作对教师的综合水平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文科出身的外语教师来说攻克技术问题是难关,优质的视频耗时耗力,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后期维护和改进。教师管理的相关部门要对教师这部分的付出加以考量,以促进教师制作精良微课的积极性。另外,对于这中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开发出健全的评价体系也是促进混合式教法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卓进,蔡春. 混合式教育趋势下的未来教师:慕课时代教师分流、转型与教师教育思考[J].高教探索, 2015(4):105-110.

[2] Mitchel O’Toole, Douglas Absalom. The impact of blended learning on student outcomes: is there room on the horse or two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2003,28(10):2-3.

[3] Maria Giannousi. Student’s satisfaction from blended Learning institution [J].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al & Sport Science, 2009(5): 23-28.

[4] 赵国栋,原帅.混合式学习的学生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教学网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2010(6):32-38.

[5] 何克抗. 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9):37-48.

[6] 臧学运.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二重奏——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1(2):100-103.

猜你喜欢

学时学习者教学方式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