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铁路甘肃段取土场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2018-06-13田晋华高雅玉王利霞白海东
田晋华,高雅玉,张 峰,王利霞,马 涛,白海东
(1.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30; 2.甘肃洮河土木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3.甘肃万川生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为国铁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途径陕西省咸阳市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庆阳至平凉段途经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和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在平凉南站与既有宝中线接轨。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甘肃段)(以下简称“西平铁路甘肃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和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全线长266.59 km,其中庆阳至平凉段线路长110.20 km。西平铁路甘肃境内顺接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此后溯泾河而上,经长庆桥镇、泾川县,为避开泾河南岸基本农田保护区,并避免与312国道和在建的银武高速公路发生干扰,除在花所附近为绕避北岸周柳、潘口等滑坡群而走行在南岸外,基本沿泾河北岸阶地布线至宝中铁路平凉南站接轨,此后利用宝中线至平凉。西平铁路甘肃段有取土场65个,其中庆阳市7个、平凉市58个,占地面积为118.37 hm2。
1 取土场的设置与实施
1.1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选定取土场13处,其中庆阳市2处、平凉市11处;总占地199.90 hm2,其中庆阳市24.80 hm2、平凉市175.10 hm2;取土量949.40万m3,其中庆阳市169.00万m3、平凉市780.40万m3。
1.2 变更实施阶段
变更实施阶段主要针对实际发生取土场进行设计。变更后实际设置取土场65处,其中庆阳市7处、平凉市58处;实际取土(料)方量为941.82万m3,其中庆阳市194.40万m3、平凉市747.42万m3。
1.3 取土场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
变更实施阶段取土场数量、位置、面积、方量较初始设计阶段存在变化的主要原因:
(1)设计深度不同,导致取土(料)场发生变化。初始设计阶段为可研阶段,完成时间为2007年,此阶段确定的取土场规模、地质情况等内容较粗,相应取土量不够准确,造成设计阶段取土场数量、规模与实施阶段发生的数量、规模变化较大。
(2)线性工程主要特点是线路较长,初始设计阶段设计的取土(料)场运输不便,新修及占用临时便道较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产生不必要的水土流失。
(3)铁路沿线地方政府前期对设计的部分取土(料)场占地已有规划,无法取土;部分取土(料)场离村庄比较近,会对村庄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还有部分取土(料)场因村镇人民存在封建迷信思想,以为取土会破坏当地风水等问题,不便于协调而无法取土,造成取土(料)场发生重大变化。
2 取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2.1 取土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对西平铁路甘肃段取土场的跟踪监测,取土场占地以铁路沿线两侧低矮的山丘或小山包为主,平均运距约625 m,最大运距为平凉市崆峒区花所乡塔山村取土场(DK243+300处右侧),运距约为3 500 m,最短运距为宁县新庄镇米家沟村取土场(DK159+760处右侧),约为100 m,取土场基本在正常的可视范围之外,视线内的取土场在水保措施落实后,不会影响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与此同时,短距离运输可避免造成过多的水土流失。
取土场占用的地类以荒地为主,约为90%(106.24 hm2),其余部分为耕地,约10%(12.13 hm2),符合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周围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敏感点[1],选址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的要求,从水保角度分析,选址合理。
2.2 取土场治理合理性分析
在西平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取土场的治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植物措施结合选用。铁路沿线对土地资源需求甚为迫切,土地资源对沿线村镇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畜牧经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沿线居民收入水平等十分必要。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削坡开级、土地整治(复耕)、截排水措施及造林种草等,同时结合当地对土地的特殊需求,尽可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的需求。
(1)复耕。当地耕地资源紧缺,人均占有量较少,后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18个取土场采取了复耕措施,复耕后耕地面积约增加29.59 hm2。复耕增加了区域耕地数量及人均耕地占有量,有利于铁路沿线村镇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2)造林种草。一部分取土场取土结束后进行造林种草,增加植被面积14.05 hm2,占取土场总面积的12%。造林种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减少了区域水土流失。
(3)乡村经济发展用地。取土结束后有9个取土场在进行治理后用于当地农业发展用地,主要用作宅基地、养殖业及料场等,既减少了水土流失,又降低了治理成本,为当地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乡村经济发展用地面积约12.12 hm2,占取土场总面积的10%。
(4)其他用途。泾川县王村镇燕雷村DK233+450及DK234+200取土场,现已被朱家涧水库建设区域占用,面积约2.91 hm2,占取土场总面积的2%。
3 效益分析
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完成了对取土场原地貌背景值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的整理分析表明,西平铁路甘肃段崆峒区、泾川县及宁县取土场周围原地貌侵蚀模数分别为3 100、3 000、3 000 t/(km2·a);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完成了对取土场施工期扰动地貌侵蚀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的整理分析表明,崆峒区、泾川县及宁县取土场扰动面侵蚀模数分别为1.07万、1.02万、0.97万t/(km2·a);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完成了对已治理取土场的侵蚀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的整理分析表明,崆峒区、泾川县及宁县取土场运行期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 400、1 350 、1 200 t/(km2·a)。取土场各阶段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流失量见图1和图2。
图1 取土场各阶段土壤侵蚀模数
图2 取土场各阶段土壤流失量
对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持续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该工程实际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7.1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5.97%,土壤流失控制比达0.82,拦渣率达95.38%,林草覆盖率达31.55%,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8.11%,各项指标均超过水保方案设计目标值。
4 结 语
(1)西平铁路甘肃段取土场变更率较大。取土场治理作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在不同设计深度要求下的设计内容,避免出现大范围变更导致水土保持措施不能及时跟进及有效实施,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2)西平铁路甘肃段取土场选址基本在正常的可视范围之外,平均运距约625 m,个别视线内的取土场在水保措施落实后,不会影响与周边的景观协调性,且短距离运输降低了水土流失。因此,西平铁路甘肃段取土场设置在实施阶段是合理的。
(3)西平铁路甘肃段取土场占用土地以荒地为主,所占比例约为90%,符合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在取土结束后复耕的面积占25%、造林种草占12%、发展乡村经济占10%、其他用途占2%,对于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畜牧经济、缓解耕地压力等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尽可能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恢复的需求。因此,从后期治理及治理成果角度分析西平铁路甘肃段取土场设置也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陈文辉.原平煤层气液化项目取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J].山西水利,201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