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荣志:写生感悟

2018-06-13贾荣志

中国画画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物象笔墨画家

作为一个画家,特别是有造诣、善于创作的画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在艺术生涯中富有生命力,面对欣赏者具有吸引力,就必须以大自然为师,经常亲近自然,到自然中去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的创作构思和对画面的把握能力,这是常理,也是定理。

清人石涛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主张,坚持以大自然为师,认为“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要求“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的创作方法。写生作为绘画基本功中最关键的一课,其目的是加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到最后主宰世界,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名家先贤均有论断:潘天寿先生就有“练笔在课堂,取材在自然,立意在心上”的教诲;塞尚也曾经说过:“画家唯一的工作就是到大自然当中去,研究大自然”;明·唐志契《绘事微言》中有“凡学画者,看真山真水,极长学问”;清·龚贤《画诀》中有“画泉宜得势,闻之似有声。即在古人画中见过,摹临过,亦须看真景始得”;清·笪重光《画筌》中有“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所以,写生是一个画家继承传统从临摹古画到创作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宽视野,让笔墨随着时代进步的必由之路,写生可以提高山水画笔墨技巧,加深对传统笔墨技法的理解与运用。

湘西写生 24cm×46cm 2015年 贾荣志

湘西保靖县写生 24cm×46cm 2015年 贾荣志

首先,中国山水画的写生过程其实也是创作过程,画者不可当做被画物象的奴隶,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也不要把写生看做仅仅是收集素材的一个手段,要用画家眼光观察景物,要大胆取舍要掌握好虚实关系,要艺术的再现生活。画时应当有“感悟”,特别是在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上更是如此。“感”就是对物象独特的感受,是“外师造化”,“悟”是“中得心源”,是物象从自然形态向艺术形态转化的过程。然写生之旅非易,纵观前人论断,传统中国画写生形式有二:一是以古人“师人不如师造化……”“心穷万物之源,目尽山川之势”“危坐终曰,纵目四顾”“徘徊凝览,默与神遇”,目识心记,烂熟于心的写生方式。在广游饱览熟读万物之后,打下众多腹稿,以心代目,以目代手式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归后则以“焚香净几,凝神静气”达到“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的目的;二是强调对自然对象要大胆“剪裁”,可“增”可“损”,对美的东西要“增”,不美的要“损”,重视“游”“记”“写”的方法,在行万里路广览名山大川的途中,山之真髓皆囊于胸,面对实景,只以极简的线条寥寥几笔记下景物的大略印象、走势,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高度提炼剪裁。然后闭目沉思,强调主观印象,凭着对山川精神之领略将生活中最精采、最感人、最鲜活的东西加以纯化与升华。李可染先生说“写生不能提倡自然主义,作自然的奴隶,无所作为,无所创造”,所以,在以笔墨对景写生时,无论是构图取物,还是黑白浓淡,虚实疏密的处理都必须作一番艺术匠心和主观的处理,做到心手协调统一。把所见、所感、所悟,所思融于写生旅途,“在对象里寻回自我”,在各自不同的“自我发现”中铸造出自家的“式样”再赋于创作,最后做到“白纸青天,一挥而就”的境界。

绍兴写生 24cm×46cm 2016年 贾荣志

2013年,普洱写生

2016年,广西写生

贵州安顺写生 24cm×46cm 2017年 贾荣志

云南写生之一 24cm×46cm 2017年 贾荣志

云南写生之二 24cm×46cm 2017年 贾荣志

2016年,高原火箭军部队慰问写生

吴哥窟写生之一 68cm×136cm 2018年 贾荣志

吴哥窟写生之二 68cm×136cm 2018年 贾荣志

浙江古堰画乡写生 31cm×50cm 2018年 贾荣志

其次,具象与抽象作为绘画的艺术形象,在写生创作中也尤为重要。石鲁在《学画录》中说:“视以通真,想以通情”,具象就是“视”与“真”,是客观事情的自然物象,抽象是“想”和“情”,是通过理想化认识所形成的意象。物为画之本,意为画之神,有物无意不足以通道,有意无物不足以达真。在写生创作中,意不离物,神不离形,美不离真是为常理。具象为显,抽象为隐。对于自然物象,“物熟而成意,意熟而生艺,艺熟而生术,术熟而生美,美则动人,动人则精品出矣。如是之为熟,乃心手操劳,千锤百炼。由粗到精,由低到高之过数,艺术之精醇,岂是无心闲手者所梦得耶”。这充分阐述了一幅感人致深的绘画作品的产生过程,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在写生中描绘具象是容易的事,而对着自然又要臆造符合自然规律的新形象是难的,能意象造型,此形则生生不息!

写生赋予绘画的目的有三:一是为创作作品,收集素材,服从于创作的需要。二是通过写生锻炼提高画家的观察理解景物的结构和表现能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提高选型能力和笔墨技巧。三是要感受生活,到自然当中去,寻找自我感悟的形象,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寻找鲜活的生活之情。以最直接、近距离方式记录表现生活,以达到最生动最真实。写生是用心灵来写,要触景生情,因情生意,要用意来写,因意生法,法备气至,得气则活。在散乱的实景中求统一,在散乱中求意合趣味,乱中求型,乱中求序,离象求真方能找到自己,才能更好地触发情感,完善自我。

以上林林总总谈的是我在写生采风中自己的体会,也是认识观察体验自然的一些感悟,最后落到实处是要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用于实践。在对象写生,对象的抒情,对意造境,坚持物为画之本的基础上投入自然,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理解自然、忠于自然到主宰自然、超越自然、创造自然,而确立意为画之神的境地,达到“于墨海中先立精神,笔锋下诀出生活,尺幅上换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清·释道济《苦瓜和尚画语录》)的精神境界。■

猜你喜欢

物象笔墨画家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笔墨童年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酷炫小画家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