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沙棘叶薄层色谱鉴别的提高研究
2018-06-13赵彩云苏锦松刘川张艺
赵彩云,苏锦松,刘川,张艺
沙棘叶收载于《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为胡颓子科植物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i)、云南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subsp.yunnanensis Rousi)的干燥叶,具有健脾消食,止咳祛痰和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脾虚食少,食积腹痛、咳嗽痰多、胸痹心痛、瘀血经闭及跌扑瘀肿[1]。前期研究表明,沙棘叶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为黄酮类成分,包括异鼠李素、山柰素和槲皮素及其苷类成分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改变体内酶活性、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自由基、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抑菌、抗病毒和抗炎症等药理作用[2]。《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中沙棘叶的薄层鉴别项仅对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两种黄酮苷元成分进行定性鉴别,且异鼠李素拖尾现象较严重,见图1。为了提高鉴别的准确性,本实验以野生资源量大,中国特有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槲皮素、异鼠李素以及山奈素三种黄酮苷元为对照品,研究建立了中国沙棘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法,以期提高现有法定标准中沙棘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图1 《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中沙棘叶TLC图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样品
共12 批次,采自四川、西藏及甘肃(见表1),经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张艺研究员鉴定其基原为胡颓子科沙棘属中国沙棘 (H.rhamnoidesL.subsp.sinensisRousi)的叶片,新鲜叶片采集后立即用硅胶干燥。
表1 12批次中国沙棘叶样品信息表
1.2 仪器
ZF-20D型暗箱式紫外分析仪(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KQ-50B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Sartorius BP121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LUP-I-10T型优普超纯水机(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DZKW-4型电子恒温水浴锅(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药
槲皮素对照品(批号:MUST-150907,纯度:99.35%)、山柰素对照品(纯度:99.26%)和异鼠李素对照品(纯度:99.13%),以上对照品均购自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超声溶解,分别配置为0.468 mg﹒mL-1、0.256 mg﹒mL-1、0.196 mg﹒mL-1的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中国沙棘叶粉末(过三号筛)约1.0 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40 mL,称定重量,以70 ℃加热回流提取1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20 mL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盐酸3mL,在75 ℃水浴中加热水解30 min,立即冷却,滤过。取滤过液10 mL,蒸干,加水15 mL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20 mL,合并乙酸乙酯溶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1.3 显色剂的制备 称取三氯化铝1 g,加乙醇100 mL溶解制成l%的三氯化铝乙醇溶液。
2.1.4 TLC 鉴别 按照薄层色谱法(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0502)试验[3],吸取对照品溶液1 µL、供试品溶液2 µL,分别点于同一实验室自制的含3%醋酸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6 : 4 : 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 %三氯化铝试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结果见图2。
图2 中国沙棘叶TLC图
2.2 方法耐用性考察
2.2.1 不同温度的考察 分别考察了不同温度(4 ℃、20 ℃、35 ℃)对薄层鉴别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不同温度条件考察的薄层色谱图(UV365nm下检视)
从图3可知:在不同温度4 ℃、20 ℃和35 ℃下,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薄层色谱图斑点无明显拖尾现象,均能实现分离,但温度过低时易形成边缘效应。相比较而言,20 ℃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说明该薄层鉴别方法的耐用性良好。
2.2.2 不同相对湿度的考察 分别考察了不同相对湿度(18%、32%、56%)对薄层鉴别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不同湿度条件考察的薄层色谱图(UV365nm下检视)
从图4可知,在低、中、高不同相对湿度18%、32%、56% 的条件下展开,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薄层色谱图斑点无明显拖尾现象,均能实现分离,相比较而言,32%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说明该薄层鉴别方法的耐用性良好。
2.3 不同批次中国沙棘叶的薄层色谱鉴别
按照上述确定的薄层鉴别条件,进行12批次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的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薄层色谱图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薄层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色谱图见图5。
图5 12批次不同产地中国沙棘叶的薄层鉴别色谱图(UV365nm下检视)
3 讨论
3.1 展开剂的选择
主要考察了3个展开系统:(1)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6:4:1.5);(2)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5:4:1);(3)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结果表明,展开系统(2)中异鼠李素拖尾较严重,展开系统(3)中山柰素和异鼠李素未完全分开,综合考虑,确定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6:4:1.5)为中国沙棘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条件。
3.2 薄层板的选择
主要考察了硅胶G板、聚酰胺薄膜和含3%醋酸钠的硅胶G板对实验的影响,硅胶G板的薄层色谱图中山柰素和异鼠李素很难进行分离,聚酰胺薄膜的薄层色谱图中对照品及供试品拖尾现象均较严重。
3.3 样品溶液的制备
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的薄层色谱图中接近溶剂前沿的部分有较多的红色斑点,猜测很有可能为沙棘叶中的叶绿素类等脂溶性成分,在后期质量标准的制定中,可考虑在样品处理过程中增加石油醚除杂的操作。
本实验利用三种黄酮类成分对中国沙棘叶进行薄层色谱的研究和分析,所建立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准确、可靠、适用性强,可以此对中国沙棘叶药材进行科学的质量控制。
[1]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藏药材标准(2014年版)[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87-91.
[2]曹纬国,刘志勤,邵云,等.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2): 2241-2247.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