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氏平鲉近海网箱养殖技术

2018-06-13徐国成李建军李信书王祥迎王海波

水产养殖 2018年6期
关键词:许氏投饵网箱

徐国成 ,李建军 ,李信书 ,王祥迎 ,王海波

(1.淮海工学院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2.连云港市赣榆区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江苏 连云港 222100;3.连云港众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113)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Hilgendorf)属于鲉形目(Scorpaeniformes),鲉科(Scorpaenidae),平鲉属(Sebastes),原名黑鮶,俗称黑头鱼,因其肉质细嫩、口感上乘、脂肪少,深受人们的喜爱,号称北方“石斑鱼”。许氏平鮋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渤海、东海,朝鲜、日本、俄罗斯亦有分布。该鱼耐低温,生长快,抗病强,是北方沿海人工养殖的重要品种。

之前,张德胜等人研究了在连云港海域条件下开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许氏平鲉的可行性,并初步研究了许氏平鲉度夏与越冬问题。在此基础上,连云港众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从2011年2月起,选择投放不同规格的许氏平鲉、鲈鱼、黑鲷、梭鱼、石斑鱼作为主养品种,在近海开展网箱养殖生产。累年生产试验表明,许氏平鲉不耐高温,抵抗低温能力强,能在连云港海域网箱中越冬。现将多年网箱养殖许氏平鲉的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1 海区选择

网箱养殖海域位于海州湾北部,离岸3 km;高潮水位14 m左右,低潮水位在8 m以上;潮流畅通,平均流速0.3 m/s,最大流速0.6 m/s。海水温度春秋两季 10~16℃,夏季 24~29 ℃,冬季 2~7 ℃;海水盐度21~30;海水溶氧量含量丰富;pH值大于8.1;透明度为 1~2 m。海域潮差在 2.2~4.0 m,属于中潮海域,海区底质以泥或泥沙为主。

2 网箱设施

从青岛福利德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永硕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陆续引进并负责安装网箱40只。

2.1 网箱结构

2011年采用小型网箱,2012年起采用较大型网箱,圆形网箱(Φ13 m)框架全长40 m,材料为高密度聚乙烯 (HDPE)网箱专用管材,浮力管规格Φ250 mm SDR17,扶手管规格 Φ110 mm SDR11,立柱管规格Φ125 mm SDR11。黑色尼龙无结节网网衣,深5 m(水下 4 m+水上 1 m),规格为 78纱/5.3 cm以及72纱/4.5 cm。固泊系统按水深15 m计算,张网架周长39 m,附有坠石、提绳。

2.2 网箱设置

2.2.1 桩泊固定 考虑在近岸开阔海域设置网箱,以及泥沙底质,采用直径20 cm左右的木桩固定网箱。网箱4个一组采用“田”字形排列,四边均匀打下12根或16根木桩(可以更好地加固),每根桩连接直径3.2 cm的主缆,主缆连接到边长55 m的方形绳圈上,网箱呈“田”字形安置在绳圈内。

2.2.2 网箱的安装与维护 在设置海区内打桩,系主缆;再将绳圈外围连接到16根主缆上;然后将网箱框架放置到绳圈内进行固定;最后将网衣上部固定在框架上,底部用张网架系好坠石下沉。以后每天检查固定网箱的绳索,发现松动和磨损时加固或更换。定期清洗和更换网衣,确保箱内水流通畅,网箱构造、设置与安装见图1。

3 鱼种放养

3.1 鱼种来源

最初是购于山东省乳山市,经养鱼车间暂养与分级,之后是养海期间捕捞以及1月捕捞自当地海区,2015年春季开始自行育苗,10月中旬后放养自己培育的鱼种。

3.2 鱼种运输

采用活海鲜桶(帆布桶、水槽等)装鱼,陆路运输以活海鲜运输车运输,海上运输以渔船增氧运输。一般每立方米水体装50 g/尾左右的鱼400~600尾。当鱼种个体较小时,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

图1 网箱构造、设置与安装示意图

3.3 鱼种放养

在检查箱体安全和网衣无破损后即可放养。鱼种规格在50 g/尾以上,投放密度为30~50尾/m3水体,根据鱼种的规格、海区的流速、该鱼喜栖息于箱底的习性等合理疏养。网箱规格Φ13 m×深4 m(有效养殖水体约530 m3),放养1.2万尾。计划当年养成上市时,投放鱼种规格在250 g/尾以上,放养0.75万尾。

4 养殖管理

4.1 饵料投喂

饵料力求新鲜、品种多样化。饵料以鲜、冻鳀鱼(俗称小青鱼、离水烂)、小黄鱼(俗称黄大头)、沙丁鱼、蛇鲻鱼等低值杂鱼为主,适当搭配杂虾。

投喂量与投喂次数视鱼大小而定。前期幼鱼投喂鱼糜,日投饵量为网箱内许氏平鲉总体质量的15%~25%,每日投喂2~3次;后期投喂适口的鱼块,日投饵量为鱼体质量的0.5%~14%,每日喂1~2次。大风浪天气减少投喂次数甚至不投喂。另外每5~7 d投喂1次大蒜素药饵(每千克杂鱼拌匀1 g大蒜素),待充分混匀后投喂。

4.2 适时分箱

鱼种培育期间筛选分箱尤为重要,10月中旬将许氏平鲉大小分开,密度稀疏为每大网箱0.7万~0.8万尾,越冬前分箱两次。在成鱼养殖阶段,重新组箱时稀疏密度。

4.3 网箱清洗

因为网箱在水下易附着藤壶、牡蛎、海鞘、贻贝、筒螅、浒苔和一些繁殖较快的藻类等附着生物,所以为了保持网箱内水流畅通,可以根据网箱附着生物附着的情况不定期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网衣。一般每20 d左右清洗一次网衣,用高压水枪清除附着物。

4.4 适时换网

根据海区水质、流速及水温等状况确定换网时间,一般20~30 d换网一次,换下的网衣运到岸上曝晒、拍打、用硫酸铜溶液浸泡,以彻底清除附着在网衣上的生物,清洗后收起备用。近两年采用船上吊车吊起网箱更换换衣。

4.5 检查网箱

投饵前后进行日常检查,若发现水面抢食的鱼较之前突然减少,则可能发生鱼病,或者因网衣破洞而跑鱼。在大风浪或台风到来前后进行临时检查,可适当延长缆绳,检查框架及箱体的牢固程度,采取加固措施。

4.6 疾病防治

整个养殖过程中遵循“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换网箱、捞鱼时应避免擦伤鱼体,发现少量鱼体擦伤或有寄生虫后,可捞出用500×10-6~1 000×10-6福尔马林或 15×10-6~20×10-6土霉素药浴 1~2 h。日常每月投喂4~6 d大蒜素、鱼用多维、水产用三黄粉等药饵防病。

4.7 做好养殖日志

监测水环境因子,检查鱼类生长活动情况,做好养殖生产日志。

5 鱼种越冬

生产发现,许氏平鲉在水温降至10℃左右时仍摄食,瘦弱个体食欲较旺盛,故饲喂不能懈怠。连云港海域一般12月水温降至4℃以下,进入鱼种越冬期。

5.1 换网清箱与调整密度

越冬期当水温降至鱼停食前更换较大网目的网衣,网目以不跑鱼为原则,同时筛选分箱,重新调整降低养殖密度。

5.2 撑平箱底与封盖沉箱

采用与箱底面积同大的钢管方框代替坠石,以撑平箱底,避免鱼聚集于箱底凹处,可防局部缺氧或扎伤鱼体。另外,网箱加盖封闭并使下沉。

6 成鱼养殖

在水温逐渐回升的3月中旬,许氏平鲉开始摄食,越冬结束,进入成鱼养殖阶段,可在原存箱量的基础上继续养成,也可重新组箱,养殖管理同上。

7 养殖结果

7.1 水环境因子

海区水体盐度21~30,水温通常维持在10~28℃,其中1—2月最低水温4~7℃,8—9月最高29℃(2016年8月海水表层温度高达32℃),pH 8.1~8.2,海水透明度 1~2 m。

7.2 收获期与价格

在禁渔养海期以及春节前后起捕,销往山东等周边地区。尾重 0.35~0.4 kg,售价 40~44 元/kg,规格大价格高,尾重0.5 kg以上,售价50元/kg。

7.3 养殖成本和效益

单只网箱3万元,每套网衣(第一层)2万元,第二层网衣另加0.5万元,每组网箱合计5.5万元。许氏平鲉苗种尾重50 g以上,购进价格24~28元/kg,每只网箱放养1.2万尾。新鲜小杂鱼2.8~3.0元/kg,冷藏费0.4元/kg,合计3.2~3.4元/kg。工人人员6名,工资0.7万元/月。另外还有交通船只与看护船只折旧费用、燃油费用以及杂项支出等。

折算许氏平鲉成鱼(尾重0.35~0.4 kg以及0.5 kg以上)养殖成本,苗种、饵料、人工成本一共10~12元/kg,其中饵料成本为8~10元/kg,饲料系数1.8。

单只网箱养殖利润最低为4.5万元,最高为6.3万元。

7.4 成活率

在连云港海域网箱养殖许氏平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较高。车间暂养分级成活率约92%;正常年度海区成活率约86%,但2016年8月许氏平鲉“烫死”率达40%以上。

8 分析与讨论

8.1 安全度夏或越冬

连云港四季分明,引进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存在安全度夏和越冬问题。几年的养殖实践表明,正常年份许氏平鲉以及鲈鱼可以在网箱安全度夏和越冬。养殖发现,许氏平鲉没有鲈鱼耐高温,其幼鱼不怕高温,但成鱼怕高温。8月水温达到28℃时许氏平鲉易生病。盛夏表层水温可接近30℃,2016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箱体表层水温曾达到32℃,许氏平鲉病死率高达40%以上。

8.2 饵料与投饲技术

许氏平鲉自残程度明显轻于鲈鱼,但抢食易扎伤生病,所以应分散投喂,并且在杂鱼中拌大蒜素或三黄粉以预防疾病发生。

许氏平鲉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2~25℃,水温20℃时投喂量达到生长高峰。8月水温高,易生病,不应投饲。养殖中发现,以2015年为例,9月8日表层水温仍达28℃(盐度21),所以仍不投喂,随着水温下降,开始投饵,到9月底开始大量投饵,水温继续下降,喂到不摄食为止。另外,越冬鱼种体质很弱,3月中旬鱼开食后,日投饵率虽然只有0.5%~2.5%,但仍要精心投喂。当鱼进入生长适温期,应投喂鲜活的杂鱼、杂虾等优质饵料,日投饵量也要逐渐增大到鱼体质量的6%~14%,可以在9:00及15:00各喂1次。投饵时,先少投、慢投,再频投,最后慢投、少投。为减少饵料流失,应在上流水和上风方向投喂。此外可在网箱内悬挂饵料台,以便观察摄食情况。当风浪大(一般持续一天),水浑浊不清时,少投或不投饵料。投饵应在早晚平潮时投喂。

许氏平鲉无专用配合饲料,喂杂鱼不方便,且营养不全面,容易坏水生病。关于专用配合饲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8.3 附着物清洗与更换网衣

网箱网衣上附着物有浮泥、水藻等,外观呈现一层厚厚的毛状物,用高压水枪基本可以冲洗干净;但6月容易附着海红(紫贻贝),7—8月容易附着牡蛎、藤壶,内外层能达到10 cm以上厚度,用水枪冲洗不干净。附着物重可达5~6 t,使网箱下坠。因此,观察到附有藤壶、贝类时,要尽快更换网衣。牡蛎附着在网衣上很麻烦,但在牡蛎附着期前网衣上生长有水藻,牡蛎很难附着。

一般1.5~2.0个月更换一次网衣,由于担心网破逃鱼,情况视20~30 d换网一次。网目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渐加大,小鱼种采用小网箱,网目1 cm或以下,之后网目逐渐过渡为3 cm、4 cm,0.5 kg以上成鱼网目为5 cm。

高温期由于担心鱼类受伤应激发病,一般不更换网衣。另外,由于海中漂浮物会撕破网衣,致使鱼类逃跑,即使网衣上没附有生物,养殖1个月也得更换网衣。近两年采用相同网目的双层网衣,两层平整,绑扎在一起(换网衣时可一起更换),可以减少破网逃鱼。

8.4 养殖模式

以前采用许氏平鲉+鲈鱼混养,许氏平鲉+黑鲷+鲈鱼混养的模式,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鱼种的规格难以大批量配套,黑鲷虽然能够清洁网衣,但不耐低温,难以安全越冬。采用许氏平鲉+鲻鱼混养的模式,让鲻鱼摄食附着藻类,效果不佳,主要是鲻鱼成活率太低。近两年采用单一品种养殖的模式。据报道,唐山市海水网箱采用绿鳍马面鲀与许氏平鲉混养的模式,因绿鳍马面鲀喜食网衣上附着物,可以清理网衣,故不必换网衣,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唐山市海区环境风浪大、水流急,绿鳍马面鲀间断性死亡现象严重。在连云港海区是否可以采用该模式,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猜你喜欢

许氏投饵网箱
野生与养殖许氏平鲉肌肉营养和风味对比分析
网箱养鱼中的网衣清洗方法
高密度聚乙烯(HDPE)近海养殖网箱框架抗弯刚度分析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许氏平鲉肌肉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水温变化对近海网箱养殖中许氏平鲉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一道样本的数字特征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交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