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框架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模式的建构

2018-06-12林跃文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认知思维工具,具有可视化,色彩化等特征,可以充分调动人左右脑的工作效率。本文中,笔者概述了当前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况,并构建了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而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将思维导图贯穿于读写结合教学中,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拓展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组织生动有趣的读写活动,建立流畅、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林跃文,厦门市杏南中学。

思维导图是由托尼·博赞提出的思维工具,它可以整理思维,提高工作与 习的效率,因此思维导图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的基本任务就是掌握英语实用技能。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教与学的需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应用于读写结合课程,使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更加丰富,也可以为英语读写结合课程注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相比传统的英语阅读或写作教学,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和趣味性。

一、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并不顺利,取得的成果也不甚理想。笔者通过访问与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前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况,具体为:从教師的访问与调查中可以看出,高中英语教学仍旧将阅读、写作视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分开施教,同时课堂上较为注重短语、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讲解,忽略阅读与写作之间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联系,不注重培养高中生的思维。从学生的访问中可以看出,高中英语教学较为重视阅读,轻视写作,更尴尬的是,阅读课往往通过“讲”语言知识的方式进行,而写作一般会以“留”的方式教给学生,整个教学中教师的“评”极其少见,并罕见的“评”仍旧是围绕“单词”、“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不注重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整体的角度来讲,目前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四大问题,分别为:一是,读写结合教学的意识薄弱;二是,过渡关注词汇、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三是,写作形式单一,重视度低;四是,写作相关的反馈与评价单一。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完成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引以为戒,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实践,构建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英语实用技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最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思维导图框架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将一定的教学思想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它为教学提供基本框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笔者针对当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现况,以思维导图作为理论框架,构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高中生掌握英语的实用技能。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在思维导图框架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目标”,应该要遵循《标准》(2017版)中提出的“核心素养”。简单来讲,教学目标就是要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真正地落实“立德树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以及关键能力。对于英语学科来讲,其教学目标一般有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这五个方面组成,也可以将其分为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具体为:

基本要求: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轻松地完成新、旧知识的整合与融合,促使学生形成涵盖旧知识在内的新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网络,便于学生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化知识留于大脑中的印象,更为运用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语法学习就是一个由简及难、由浅及深、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语法时,笔者就合理的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施教,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语法网络,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的学习对写作形成正向迁移。

发展要求: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掌握各种学习方法,而教育工作者应该促使学生掌握运用思维导图展现自我思维的方法,并通过实践应用,从而掌握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进而实现培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进而使学生养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思维导图具有激发学生背景知识的特征,因此将思维导图合理的运用到阅读中,能够对不同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起到人文熏陶的作用,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思维导图框架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六个步骤”。两个阶段分别为阅读阶段和写作阶段;六个步骤分别为阅读前、中、后和写作前、中、后。实际的读写结合教学,就要抓住读写结合的交叉点,即读写之间的共享知识,使学生“读”的兴趣浓厚,“写”的框架清晰。

第一阶段:阅读。阅读前就是阅读的准备阶段,而利用思维导图的“阅读前”的词汇准备可以分为主题联想、词性联想以及一词多义联想等。如,学生在阅读“The critic knocked (批判)latest novel”(哪位批评家贬损她最新的那部小说)时,认为“knock”只有“敲”的意思,就不能够完成“The critic knocked latest novel”的这句话的翻译,更不利于理解,导致出现偏差,甚至闹出笑话。

英语阅读文本的文体呈现多样性,且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相应文体的形式图式,降低学生阅读、写作的难度,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如,大部分高中生并不能够准确把握应用文的形式图式和格式要求,而利用思维导图将应用文的要求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应用文中的“书信”为例,构建了思维导图(图1)。

阅读后,是阅读完成后的巩固和练习阶段,利用思维导图涉及的阅读后活动,以巩固已经建立的图式为主,包括阅读后的复述、续写等指向写作的活动。

第二阶段:写作。写作是高中生公认的难题,而通过访问与调查发现,写作难的主要原因就是词汇量少、没有写作思路。所以,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开拓学生写作的思路,同时还能够累积素材。

写作中,是写作的重中之重,是文章成型的关键步骤,是将词汇、句子、写作思路落实为文章的过程。作者从读者的身份转为作者,这时阅读时利用思维导图绘制的文章结构可以用在写作中,指导写作,阅读中对于各种文体的形式图式的激活和学习,这时也可以用在写作中,也可以通过凸显思维来确定词汇和句型的使用,大大提高写作各类文体的准确性。

写作后,写作后应注意对文章的修改润色,以及写作评价。

概括来讲,思维导图框架下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要抓住“读”与“写”之间的共享知识,组织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同时还应该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减低学习的难度,强化内容的清晰度,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3.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一般有头脑风暴和小组活动两种形式组成。头脑风暴较为广泛地运用到思维导图绘制之前,它能够调动学生脑海中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为绘制思维导图奠定良好的基础。小组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欣赏、借鉴的机会,同时还有助于拓展自身的思維。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头脑风暴、小组活动,有助于学生从“读”中搜集“写”的素材,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从“写”的过程中明确“读”的重要性,更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从而实现“读”、“写”共同进步的目标。

4.教学评价。思维导图框架下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而是由教师讲评、生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方面组成。另外,评价的内容也不再是单一的“分数”,而是由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组成。笔者为了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制定了“思维导图评价量表”(简称“量表”)。量表分为四个级别:有低到高依次为基本级、发展级、完成级和示范及,而量表涉及绘制效果、中心主题、层次关系、思维方面以及个人风格这五大方面。有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量表,就能够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做评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自己真实的情况,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计划。

三、思维导图框架下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模式的优势

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英语课堂上,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被调动,更重要的就是能够赋予学生“学”于生命力,使学生摆脱“机械背”的学习方式,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潜移默化地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思维导图应用到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通过阅读与写作共享知识的构建与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写作活动中,受到阅读活动的正迁移作用,促进写作的顺利进行,并且最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思维导图被广泛使用的原因除了它能够直观的反映人的思维,整理思路,此外还因为思维导图是一个记忆工具,因为思维导图将各种信息直观的反映在图中,因此更加有利于学生记忆,传统的记忆是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往的知识孤立起来进行学习,导致学到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不扎实。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和色彩性,将所有相关知识都容纳在一个图中,还可以不断添加新的信息和内容,所以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记忆水平。

思维导图是个体绘制的思维图,因此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有利于学生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文章。其次在小组讨论等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积极主动地交流与构建思维导图解决问题,这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此外,正因为思维导图极具个性化,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与指导,也应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以提高英语读写技能。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所以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抓住“读”与“写”之间的共享知识,积极、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构建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和读写结合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大脑中的背景知识和与相关阅读和写作相关的知识框架,不仅使得学习知识更有条理,更具有完整性,还能实现阅读到写作的正向迁移。

参考文献:

[1]陆荣.运用思维导图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方莺莺.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高琴.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刘云凤.以思维发展促读后续写的初中英语课堂的思考与实践——以American English in Mind Book 3第14单元故事为例[J].英语学习,2016(11).

[5]赵晶.读写融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认识[J].华夏教师,2015(08).

[6]刘丽娟.高中英语读写整合课中“读”的有效性之实践与思考——以高中英语人教版教材必修1 Unit3 Using language为例[J].校园英语,2015(27).

[7]孙洁.对一节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公开课的反思[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

[8]陈文娴.批判性思维对一节高中英语读写课的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5(32).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