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8-06-12苏志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爱国主义

苏志英

【內容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之一,良好的德育使学生综合体现出爱国思想行为、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俭节约等良好的品德与言行举止。学校是以其深厚的德育底蕴、浓厚的德育氛围、优秀的德育师资,是渗透德育的主阵地,而高中思想政治是关于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等内容,在这些领域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为培养良好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爱国主义 道德修养 德育

德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德育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基础,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德育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和深化,从一般日常道德修养上升到义务、责任、综合践行层面,更具自发行为,更具有积极主动性,教师应当顺应学生的发展,结合学段内容渗透对高中学生的德育。

一、 积极发挥教师的德育作用

“言传身教”指的是教师以身作则,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以自身的道德修养、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大方得体的言行、美好的品质品格等综合魅力影响学生,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之中会倾向于形成与教师一样的美好的品质[1]。如在日常着装,教师穿得大方得体,暗示着教师对学生尊重,对教学的尊重。教师严谨、专业、专注态度上课,学生则对之与认真、积极的学习行动。教师平等、尊敬地对待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学生则爱戴教师,体会到教师的大爱和无私。高中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明辨是非、观察社会、洞悉环境的能力,因此对周围的人和事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特质容易做出判断,并能取向与学习,因此教师的良好的形象会给学生很好的引导和影响。

二 、深入发挥教材的德育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涉及到更多与生活实际的息息相关的内容,侧重于分析生活现象和内涵,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专业技能,以良好的思想作为生活道德行为的导向。其蕴含着许多德育的因素,教师要分析课文内容,发掘并加以应用,使其能服务于德育工作,教师渗透德育是使学生明理处事的过程[2]。

如《经济生活》分析市场经济生活的本质,我国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其涵盖的深意可以延伸为要劳动才有所得,学生生活和学习也一样,只有努力付出,才能取得进步。此外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的消费者,除了理性地消费,作为消费者也需要诚实守信,不贪图小便宜,消费过程行为举止文明礼貌等。

如《政治生活》涉及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党政权民族政治,以团结广大群众为基础,各方面政策以利民惠民为出发点,以此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情怀,珍惜国家给予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学会利用并积极履行。在实际教学中本人有过这样的教学案例:关注时政热点,在网上下载一些国家因专权专政、部门领导失职、缺乏民主政策的而导致动荡的局面,群众难以安身立命相关的报道和视频,同时对比鲜明地以我国因民主政治,一个小村庄在投票选举的一片祥和公平公正的场面,在极端的对比下,学生对自己祖国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对我国的执政党的行动力产生强烈的崇敬之情,有的学生则深切地表达自己感觉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需要珍惜并且努力如维护,产生一份责任和义务,对生在战乱的民众表示同情,情感升华扩展到大爱。

再如《文化生活》本人在实际教学中设计教学案例,使学生深入体会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时俱进、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提问学生我国的有哪些传统节日,同学们是怎么过的。让去过长城或者其他国家名胜古迹同学分享其见闻,列举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文化和能力而为祖国取得的外交上成就。分析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曾经被外国觊觎而有丢失的风险,使学生产生民族情怀和文化意识的同时,体会到自身作为祖国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维护、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文化。

三、灵活发挥校园环境的德育作用

校园充满文化底蕴、教育气息和人文情怀,良好的学风、校训、历史和建筑等都能够美化人的心灵,指引学生的航向。有的校园历史悠久,曾经培养了很多伟人,在学生刚进校园的时候给学生讲述校园的文化和历史,让学生由敬,到以后的爱,甚至有的同学以伟人为标杆,勤恳治学,到后来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恩之心投身教育,或者为母校建设出力。有的校园比较现代化,文化教育和科技建设都遥遥领先,教师可以在进行《文化生活》时提点学生,国家领导人在外交时,在外国人面前是代表中国,领导人体现的睿智、识大体、勇敢则体现中国人面貌是睿智、识大体、勇敢的,同学们代表着学校形象,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维护校园的形象。此外,大部分校园标榜名人警句,以时时警醒学生惜时奋斗,其或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或良好的学风,需要教师分析教学内容,将校园文化引入到教学中,启发学生怎么做,灵活渗透德育。

四、补充发挥时事政治的德育作用

时事政治紧跟社会步伐,涵盖了实时的经济、文化、民生、法制,百态的面貌能够较为全面地涵盖德育的内容,且因其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对提升学生的德育认识,德育行动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如本人时常关注中央台的法制节目,看到与高中生相关的法制案例则通过多媒体途径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形成遵法守法,履行相关义务的法制意识。同时一些热点问题,涉及社会道德和社会修养的案例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内化、提升。时事政治承载了德育的具体案例和场景,可以给学生直接的认识和指导。

综上所述,本文是从较大的方面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渗透德育,实际教学中注重实际生活,从细节之处渗透德育,更全面地渗透德育。

【参考文献】

[1]秦春芳.浅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09(9):44.

[2]赵中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谈[J].学周刊,2015(19):45.

(作者单位: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爱国主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