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空间数据会是一门好生意吗?
2018-06-12袁斯来
袁斯来
2017年,家装公司住范儿上线了一项看房新功能:用户查看的主打样板房不再是一张二维图片,而是一套3D实景扫描模型。简单来说,在一个720°的三维空间内,用户拖动鼠标,可以漫游任何一个角落。和全景照片不同,房间内木地板和沙发的纹理、桌上的花瓶,甚至厨房的瓶瓶罐罐,都能拉近距离仔细查看。
看上去这就像是《模拟人生》的现实版生活,人们不用出门,在电脑上就能搭配出自己喜欢的家居风格。住范儿的样板房模型配上了VR视角,用户戴上简易的眼镜观看更加身临其境。在平面视角,用户在这个虚拟空间量出的尺寸能精确到厘米,这样一来,用户就不用跑到现场一次次测量空间位置。
随着VR技术的成熟,实体场景数字化正在渗透到更多的生活领域。为住范儿提供三维视觉技术支持的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创业公司众趣科技(以下简称“众趣”)。今年4月17日,该公司获得由华映资本领投的2400万元A轮融资。
过去4年来,众趣的客户集中在地产、高端宾馆、民宿、博物馆领域,比如途牛、小猪短租、华住、住范儿等。这类客户在购买众趣的三维相机后扫描存量房源,众趣在云端提供服务支持,按照模型进行云端建模收费。
通过在专业相机中使用Kinect之类的深度传感器拍照采集数据,众趣将数据上传到云端,然后使用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技术生成三维模型,这些3D模型能在PC、手机以及VR设备云端播放展 示。
某种程度上,众趣现在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开发出了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快速生成真实的3D实景深度的相机和配套的云服务平台。在这类产品出现之前,如果想要获得一个大场景的数字化3D模型,只能派人现场勘测获得相关的尺寸信息,交由设计师通过专业的绘图软件做手工设计和绘制。
比如一个150平方米的三居室,众趣制作出100%实景重现3D模型,最快只需要90分钟。
在此之前,3D建模一般都是用3d MAX这样的软件一笔笔画出来,一个房间就得花费上万元,这也让这项服务局限在预算充裕的行业,比如游戏设计行业。
但在众趣科技创始人高翔看来,如果技术路径出现革命性变革,三维视觉技术不管在企业还是个人用户市场都有着很大的潜力。一个最鲜活的例子便是电影《头号玩家》中的一幕,男主角为了获取线索,来到恐怖电影《闪灵》中的废弃酒店,遭遇了一系列被追杀的恐怖事件。
“现在的三维游戏场景是画出来的,但未来可以做成真实场景,把生活场景数字化,然后放到游戏里。”高翔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三维空间信息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广泛的,我自己还看不到天花板。”
创办一家3D建模公司,高翔的启发来自微软在2010年推出的体感游戏机Kinect。他还记得当时的操作,用户站在游戏机前,挥挥手臂,游戏中的小人也会做出同样的动作,不用手柄就能实时操纵游戏。在他看来,这是一款很有未来感的产品,普通照相机拍下的都是平面,只有X轴和Y轴的数据,但使用深度相机的Kinect能够“拍”下Z轴,整个画面有了“深度”,生成了三维图像。
市场往往才是检验需求的试金石。这款原本为游戏设计的体感装置,事实上,被不少做三维空间图的公司用此扫描一些小场景。高翔还记得当时使用Kinect的第一感觉就是“兴奋”。“又省时又便宜。民用产品第一次能采集三维数据,这是划时代的。”高翔说。
创办众趣之前,高翔在中科大洋、华为、外企等公司先后工作了十几年。Kinect的出现让高翔觉得3D建模创业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年近四十的他从华为辞职,开始和团队一起研发能够扫描大范围空间的深度相机。
但高翔没想到,深度相机的研发一做就是3年。创业第一年,当时国内市场没有类似的产品。使用三维空间识别技术的AR和MR概念虽然火了一阵子,但大多数的产品使用效果差强人意,都是“demo很炫,但拿到手里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在高翔看来,三维拼接算法是深度相机核心的技术壁垒。但开发难度还是超出他们的预期,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应对实验室和真实环境的区别。
比如强烈的阳光和玻璃窗这种日常随处可见的事物,都会对相机造成干扰,影响算法的稳定性。如果在空无一物的长走廊,基本上就没法建起一个模型。“基于互联网的三维数据应用虽然非常多,但是产品在各个领域要落地,解决边边角角的东西还是很难。”高翔说。
到了2015年,团队终于做出了一台粗糙的demo机。他们先是把自己家和辦公室扫了一遍,又扛着机器,到处找会所、酒店,免费做3D建模,一点点改进算法。在算法和相机基本成型后,高翔必须尽快开始拓展真正的客户,事实上,公司第一年的运营是靠团队成员每个人投入的几十万元支撑的。
房地产和家装公司是众趣眼中第一批目标用户。纳什空间产品总监周卓作有过这样的烦恼,他们的客户往往要看好几套房子才能决定要不要租,但是如果每一套都去现场跑又很累。纳什空间也试过线上全景照片看房,不过周卓作对效果还是不满意。“很多版块、标签的展示,会使得画面有一些杂乱,看起来不是很清爽。”他回忆道。
当接触到众趣的产品时,周卓作顿时有了一种“比较惊艳”的体验,他觉得众趣空间过度很平滑。“浏览比较顺畅自然,画面的分辨率也不错,把我们样板房的细节展现得比较鲜明。”除了画面,更重要的是现场的参与感和漫步感强了不少。
但是,“惊艳”过后,纳什空间也只是小范围尝试众趣的产品,他们目前只在精装房看房中加入了在线3D的模型,暂时没想过扩大规模,三维空间数据行业毕竟刚起步没多久,现在能利用的场景有限。
对于众趣来说,作为供应商,市场教育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难点是普及,让行业大公司知道3D实景和普通全景不太一样,这需要教育市场的过程。深入了解是很难的,我们也没有用大量的广告。”众趣负责销售的付帮华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在此之前,他们和一家房企来来回回谈了一年多,对方一直都没下定决心要做这件事。直到链家推出“VR看房”后,这家公司一下子加快了步骤,很快在几个城市都上线了众趣的3D实景产品。
但是原型机做出来之后,众趣的业务拓展仍面临不少问题。一方面,众趣的深度机器操作不方便,扫描的时候还得端着电脑一点点控制,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漏扫的情况。直到团队开发了手机操纵平台,使用门槛才真正降低了,普通用户达到熟练操作的时间缩短至半天。
这项技术要做到大规模应用,成本始终没法降下来。众趣的深度相机样机做出来后,由于需要人工后期修补,100多平方米的房间扫描的费用接近600元,对于有成百上千间房子需要扫描的房企来说,这显然不合算。
直到去年,众趣不断完善算法,将需要人工后期修补的模型比例从40%降低到2%,这样一来,拍出一个合格模型的费用一下子降低了4倍,人员也从十多个人减少到了两个人,团队员工的主要工作重点也放在了定制化的方案上。
某种程度上,大公司在3D实景方面的尝新,也帮助众趣推动了市场教育的步伐。
家居巨头宜家找到众趣,希望将宜家样板间做成3D场景模型。这实际上是一个建立3D商品库的过程,帮助宜家把线下商场平移到线上—用户在浏览线上三维空间的时候,看到相关商品,比如模型中的一把椅子、一个花瓶、一幅画,点击模型就能直接进入购买页面下 单。
目前,众趣正在开发一个新功能,让用户和房屋中介分别在自己的手机上进入同一个房间“漫游”,两个手机的画面能实时同步,还有语音对话,这种沉浸式体验不用戴上VR设备,手机看房和中介领着看房几乎没有区别,但省下了不少前期沟通和跑路的功夫。同样的需求也出现在家装行业,比如装修房子时,业主提出能不能直接在家装产品上打标签,让设计师知道自己要什么。
对于众趣来说,作为供应商,市场教育依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让高翔看到“没有天花板”的需求层出不穷,一家食品加工厂认为3D实景可以帮助他们看到整个流水线的设计是否合理,如果工厂要添置新的设备,也能提前规划好宽度。“三维数据在互联网应用领域是看不到边的”,高翔认为在摆脱了技术的限制后,这个领域的突破更多是想象力的拓展。
因此,高翔将众趣定位于一家数据服务公司而不是一家硬件公司,对于他来说,众趣的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做一个线上线下一体的云平台。
这个平台不仅仅能够做建模,更重要的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众趣大部分订单来自企业客户,不过也有涉及用戶数据分析的需求,比如对于会所空间,用户数据分析一直是个难题,它们无法知晓人们对哪个娱乐设施兴趣最大,又会在哪个区域耗费更多的时间。众趣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用热力图记录下所有用户在会所“线上闲逛”的轨迹,这样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网上浏览的人对什么最感兴趣,根据这些分析,线下店能做出相应的调 整。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找到能产生收入的商业模式尤为重要。去年开始,众趣的深度相机投入量产,拿到了上千台的订单,收入也从十多万元涨到了几百万元。在高翔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有了标准化的产品后,众趣才能渗透到更多行业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