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应成为地方财政的优选项
2018-06-12闫肖镩
闫肖镩
因待遇发放问题,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学校教师集体讨薪,引发关切。六安市政府回应,事发区域并没有拖欠教师基本工资,只是未出台相关“一次性奖励”政策。
在此轮舆论中,什么是公众关切的“真问题”?“一次性奖励”政策又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涉及《教师法》及中央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项政策落实是否到位的问题。这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工资外补助部分。有些地方先补助公务员,再补助教师,分步实施;有些地方先补市区、核心区,再补郊县、农村地区,拖欠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地方则刻意调低公务员补助数额,造成体制性分配不公……
要使类似教师欠薪事件不再成为新闻,真正地关心教师的权益,关键还需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强化主体责任,真正落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明确要求,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教师危机,实际是教育危机,民族危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应当引起全社会和各级部门的重视。
对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尊重,整个社会是走过弯路的。1981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上,17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建立教师节——“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所闻。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普遍。”
从1985年9月10日的第一个教师节,到1993的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國教师法》终于颁布,可以说教师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这是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教师法》所规定的教师权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这里面,最根本的原因是要解决法律软约束问题,不光是如何让“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这样的权利落到实处,还要看怎么样把软约束变成硬约束。即,把是否落实《教师法》,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列入当地官员的政绩考核。
从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更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要解决教育优先的根本问题。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了,教育却严重“拖后腿”。办教育的经济效益远远没有招商引资、基建甚至房地产等来得快,能马上见效益、见成果、有好处。但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从长远看,也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教育是百年树人,执政理念尤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理想。
简言之,教育投入包括教师薪资应成为地方财政的优选项。《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让我同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为13亿多人民提供了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为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当下,要直面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投入总体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更有差距,2016年我同教育经费投入GDP占比超过4%,而美国、德国2015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9%,英法等国均高于5.5%,丹麦更是达到了8.6%。显然,我国教育投入仍要急起直追。二是我国的教育投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失衡问题。地方是负担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主体(教育财政投入九成以上由地方政府负担),对教育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在分税制下,地方政府没有相应的财权,从而出现了财权与政府支出责任划分不匹配的现象,最终导致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三是我国的教育投入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和不平衡。在资金配置上又极不合理,存在重高校、轻基础,以及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非一日之功,但可以有个优先序列,那就是先提高教师薪资,稳定教师队伍,让教师成为全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紧不能紧教育,再挤不能挤教师,让教师群体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