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好特殊“家庭”的“家长”之思考
2018-06-12吕吉香
吕吉香
摘 要:如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并带领一个班级逐渐进步是班主任这个身份的职责所在,而相比于大多数普通的学生,特殊教育的班级则对班主任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细致的要求,身为特殊教育聋教班的班主任,我们的态度会直接对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身为班主任,需要有爱心、耐心以及细心,为这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天地。
关键词:聋教 初中 班主任 管理
笔者就是一名聋教班的班主任,在这个岗位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也不是太短,不敢说做得多优秀,但与这些特殊学生的接触也让笔者对他们有一些了解,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初中正是青春叛逆期,聋生一样处于这个时期,但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他们的思想会更加复杂,也需要教师的慎重对待。
一、要使善良得以传递
首先,不管这个班级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也不管班主任的管理具体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态度都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些学生确实不同于正常人,但不代表他们就有多么另类,所以不管是同情还是看不起的态度都属于“有色眼镜”,会使学生受到伤害。
比如笔者就曾经带过一个学生,是一名小女生,即使在这样特殊的班级她也一样有些特殊,因为她本身年龄比其他的学生稍大两岁但却显得瘦瘦小小,平日穿的不是校服不是洗的发白的衣服,相比于其他学生,她也更加沉默,曾经听说她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但现在却并不理想,甚至她也越来越不合群,总是一个人单独“行动”。对于这位学生的状况笔者经过多方打听是有一定了解的,她的听力残疾是家庭遗传,甚至父亲的下肢健康状况一样不太好,家中有老人也有小孩,所以家庭条件并不好,初中之后因为营养跟不上导致成长发育比不上其他学生,有时候其他学生一次下意识的询问就使得她更加敏感而自卑,最终成绩也越来越差。笔者甚至面对这样的情况她需要的其实并不是同情,因为敏感的心可能会认为是“施舍”,所以笔者所采取的是尽量和她沟通发现她的特长,将她所写的一些文字进行发表等等在一点一滴中温暖她,如果这属于一种善良,那笔者相信这个善良在她身上应该得到传递。
二、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其次,观察自始至终都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必备的一项“技能”,相比于其他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聋生可能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者展现自己,这就要求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多和学生交流,并留心观察学生,给予学生更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个学生一样,其实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敏感和自卑,甚至还可能会有些偏激,更何况他们又处于身体与思维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所以面对班级中有些个性显现出偏激、不合群或者是过于自卑而自我厌弃的学生,笔者常常采用的方式就是不为批评而纠结也不吝啬于表扬。比如有的学生会因为一些心理而觉得自己就应该得到无条件的关照和帮助反而不思进取,而有的学生又会因为自我厌弃觉得这个社会并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对于前者,如果因为害怕伤害到他们不及时止损反而会毁了一个学生的未来,对于后者如果不给予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那他们的闪光点也终究会被磨灭,因此,善于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化整为零的应对方式更有助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班级管理需要耐心
最后,就像是家长对待自己孩子的教导一样,班级管理一样需要耐心,因为聋生的客观身体条件,他们听力的残疾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接收速度,同时也会影响思维的反应速度,因此可能我们的一个想法与学生彻底明白之间有不小的时间差,没有耐心,也就永远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说起来思维的反应程度也不是具体某一位学生的特点了,对于有听力残疾的学生而言,教师正常的表达语速与方式其实是不利于他们理解的,毕竟他们想要接受到信息更多的是凭借眼睛,比如唇语、手语等等,而这些方式又必然会需要更多的思考与分析的时间才能在学生的思维中成型,甚至还会因为一些信息的错位而导致理解的偏差,在这个过程中身为沟通的一方的班主任或者教师是一定要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能着急,毕竟我们的急躁只会引起学生更多的紧张情绪,就如同班会的召开,召开班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了解让学生对班集体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如果这个过程缺乏耐心,那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有不利于班级发展的影响,我们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将自己的耐心留给学生,相互的了解才会更加深入。
總而言之,班主任所具有的是班级这个家庭“大家长”的身份,而作为聋教班的班主任,就是一名特殊的“大家长”,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属于普通管理的共性,同样更针对这些学生有其个性,而这个过程中自身态度与手段的把握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淑婷. 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观、专业情感和工作责任心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7.
[2]韩媛. 浅谈如何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工作[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286.
[3]陶新华,朱艳,张卜林. 聋生心理健康与成就动机、行为方式的相互影响[J].心理学报,2007(06):1074-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