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43例疗效观察
2018-06-12王贵祥
王贵祥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延安716000)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结、直肠癌病死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四位[1]。结、直肠癌根治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案,术后复发或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胃肠道化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化疗药物之一,可有效杀灭癌细胞,但经静脉全身给药毒副作用较大。近年来,5-Fu缓释剂逐渐用于胃肠道肿瘤、肝癌等恶性肿瘤辅助治疗中,为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提供新途径[3-4]。对此,本研究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并观察近远期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均符合纳入标准:经活检或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术前未行放化疗治疗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前证实无远处转移。也符合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完全肠道梗阻;结肠癌根治术禁忌证;5-Fu缓释剂用药禁忌证;其他恶性肿瘤;术后死于并发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8~76岁,平均(58.37±4.39)岁;Dukes分期:B期18例,C期25例;直肠癌20例,结肠癌23例。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50~77岁,平均(59.71±4.20)岁;Dukes分期:B期14例,C期29例;直肠癌18例,结肠癌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Dukes分期、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根治性手术,其中结肠癌患者按照根治术相关原则性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患者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EM)原则进行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关腹前根据肿瘤部位将5-Fu缓释剂均匀植入瘤床、病灶区域、对应肠系膜血管根部、相应淋巴结回流区,植入结束后表面喷洒生物蛋白胶固定,植入范围距离吻合口4 cm以上,总剂量600 mg。对照组术后未植入任何药物。两组病例术后根据《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5]进行术后化疗。
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②术前、术后15 d均行空腹静脉采血3 ml,3000 r/min离心10 min,-20 ℃低温下保存。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试剂有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采用罗氏Cobase 41601型电化学发光仪,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胎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浓度。③随访12~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门诊复查CT或肠镜检查,记录两组2年总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④评估植入5-Fu缓释剂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 果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见表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见表2。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3.95 %与对照组11.6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IF-1α、VEGF、CEA、CA125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术前HIF-1α、VEGF、CEA、CA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IF-1α、VEGF、CEA、CA125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IF-1α、VEGF、CEA、CA125水平比较
注:与术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术后15d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两年总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率比较 见表2。观察组两年总生存率为93.02 %与对照组的86.0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年复发、转移率为7.32 %低于对照组的23.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患者两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复发率比较[例(%)]
5 植入5-Fu缓释剂不良反应 观察组43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免疫抑制、骨髓抑制、脱发、过敏等。
讨 论
根治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是影响结直肠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主要与术中癌细胞脱落、手术切断血管或淋巴管时癌栓随血液或淋巴液溢出、微小病灶转移有关。有研究报道:根治术后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亚临床病灶的癌细胞处于快速增殖阶段,术后2~3d达到高峰,容易增加术后复发风险[6]。国内研究表明:根治术后7d内,隐匿残留细胞对腹腔内化疗的敏感度最高[7]。因此,根治术后早期化疗,可降低5年复发率。以往根治术后常给予全身静脉化疗,但用于肿瘤病灶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穿透能力差,对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有限,且治疗期间伴随多种不良反应,降低化疗依从性[8]。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间质化疗的概念,即将具有缓释作用的化疗药物植入肿瘤或瘤周组织,达到持续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9]。5-Fu缓释剂具有持续释放的特点,扩散半径为4~6 cm,在靶区作用时间长达15 d,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局部用药浓度,杀灭残余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10]。与传统全身静脉化疗相比,大肠癌根治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具有以下优势:术后立即植入5-Fu缓释剂,可在第一时间促使化疗药物作用于癌细胞,此时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较高;局部用药,用药剂量少,且直接作用于病灶,不经肝脏吸收,不良用药反应少;靶向注射药物,提高局部用药浓度;经门静脉吸收,能杀灭门静脉转移及肝内转移的癌细胞。杜军等[11]发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植入5-Fu缓释剂,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两年生存率提高17 %,无病生存周期延长8个月左右。薛刚等[12]于乳腺癌术中区域植入缓释,发现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实体瘤往往处于一个缺氧的微环境中,HIF-1α是HIF-1的重要亚型之一,正常组织中,HIF-1α表达量较低,但肿瘤发生、进展过程中,氧浓度降低,HIF-1α表达明显增高。多数研究表明,肝癌、胃癌、乳腺癌组织中HIF-1α均呈低表达,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全过程,且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13]。VEGF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血管生成调控因子,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使有丝分裂,导致新生血管大量增生,直接参与肿瘤转移;增加血管、淋巴结管通透性,促使肿瘤转移。张瑜等[14]指出:VEGF可反映恶性肿瘤患者预后。CA125、CEA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升高,是评估大肠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的重要辅助手段。
本组研究中,两组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认为根治术后免疫抑制,短期内残余癌细胞大量增殖,而大肠癌根治术后植入5-Fu缓释剂可杀灭癌细胞,预防其大量增殖,有利于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本研究中,两组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田明月等[15]研究一致,可能与随访时间短有关。但魏海云等[16]研究指出术中区域植入缓释患者总生存率为93%,常规根治术生存率为76%,考虑与肿瘤类型、年龄范围、研究对象有关。观察组术后两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与朱刚健等[1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可作为预防术后复发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大肠癌根治术中植入5-Fu缓释剂,具有靶点、缓释的优势,可稳定高药物浓度作用于残余癌床、病灶区域等,于术后第一时间杀灭残余癌细胞,可降低术后转移、复发率;另局部用药可限制总用药剂量,减少不良用药反应,提高安全性。但本研究随访时间短,有待延长随访时间、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远期预后。
[1] 杨燕青,唐逸韵,李 琦.大肠癌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6,34(11):219-222.
[2] 陈楚红,农桂青,黄宇平,等.老年复发卵巢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9):1167-1169.
[3] 何锦来.原发性肝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5):100-103.
[4] 代海华,宋 扬,陈丹丹.刺参酸性黏多糖对5-FU治疗小鼠肝癌的减毒增效作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23-27.
[5] 姚宏伟,刘荫华.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2011年更新解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4):234-238.
[6] 管小倩, 颜丽萍, 田小林,等. 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对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Survivin、CD44 V6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1):85-88.
[7] 刘国伟, 邱 钢, 张 萍,等. 术中出血量对直肠癌根治术100例预后的影响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2, 41(9):1177-1178.
[8] 乔志伟,王纯雁,王 蕾,等.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中热灌注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2(1):83-85.
[9] 金光泽,朴虎雄,李京旭,等.术前间质化疗对高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表达及癌周淋巴管密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55(17):1-3.
[10] 乔光超,杨 波,张庆军,等.选择性区域灌注化疗联合氟尿嘧啶缓释剂区域植入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23):3590-3593.
[11] 杜 军,费伯健,蒋 晖,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局部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6,42(15):1681-1683.
[12] 郑 航, 李 荣, 陈锦章,等.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30例疗效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3):347-348.
[13] 牟林军,王金申, 郭晓波,等.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轴突导向因子4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4,17(4):388-392.
[14] 张 瑜,李 馨,骆 雯,等.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26):3616-3617.
[15] 田明月,俞力超,李 峰,等.5-氟尿嘧啶粒子植入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8):58-59.
[16] 魏海云,周 玮, 黄 凯.术中区域性植入缓释氟尿嘧啶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J].中国老年医学,2012,32(12):2478-2480.
[17] 朱刚健,黄 海,唐复聪,等.缓释氟尿嘧啶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20):3227-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