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6-12杜俊霞渑池县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渑池472400
★ 杜俊霞(渑池县医院神经内科 河南 渑池 47 24 00)
急性脑梗死多由脑动脉堵塞或狭窄导致脑部缺氧缺血从而引起脑部病变,临床症状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尚未找到根治该疾病的特效药,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抗凝、溶栓及扩张血管等,临床疗效不理想且治疗费用较高,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2-3]。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拟行补阳还五汤与常规西药治疗,进一步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经验与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其中女24例,男21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26±4.68)岁;病程15~85d,平均病程(46.85±7.68)d。对照组45例,其中女22例,男23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58.30±4.72)岁;病程15~88d,平均病程(46.90±7.72)d。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西医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诊断标准[4],中医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5],辨证为气虚血瘀型;(2)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3)无心、肾、肝等脏器功能障碍。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口服1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四川德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077)治疗,1次/d;将30mg依达拉奉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1)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0.5h,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服补阳还五汤(药方组成:黄芪60g,赤芍、当归、川芎各15g,红花、桃仁各12g,地龙10g),每日取上述药剂1剂加水煎煮,取400mL药液于早晚温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两个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脑部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梗死部位无动脉血管闭塞,低密度灶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脑部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梗死部位无动脉血管闭塞,低密度灶显著减轻;(3)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脑部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低密度灶有所改善;(4)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表[6]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意识水平、四肢运动、语言、视野等内容,满分为45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越好;对其日常活动能力参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表(ADL)[7]评估,内容包括二便、行走、床上活动、三餐等,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表明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45) 例(%)
2.2 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治疗后,两组ADL、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DL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 时间 ADL NIHS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A D L、N I H S S评分对比(,n=45)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A D L、N I H S S评分对比(,n=45)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观察组治疗前 43.06±4.97* 23.60±2.98*治疗后 79.36±11.89**# 12.36±1.87**#治疗前 43.10±5.01 23.54±3.01治疗后 63.25±12.10# 17.26±2.13#对照组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适、肝功能异常及皮疹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归属于我国传统医学“中风”等范畴。发病机制主要为瘀血阻络,阴阳失调、脑府失养、气血逆乱,从而引发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斜歪等症状,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故临床治疗以祛瘀通络、补气活血为主[8]。
补阳还五汤中黄芪为君药,具有补气升阳功效;当归为臣药,具有活血补血功效;桃仁、赤芍、红花、川芎为佐药,进一步辅助当归发挥活血祛瘀功效,地龙具有通经活络功效。药效配伍特点为补气药量大、补血药量小,遵循气旺则血行原则,活血而不伤正,多种中药联用共奏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效[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ADL评分较高,NIHSS评分较低,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表明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分析原因在于现代病理认为血液的高凝、高黏状态是引起急性脑梗死的关键因素,阿司匹林属于一种血小板聚集拮抗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对环氧合酶的合成起到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较快,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出,对其功能影响较小。依达拉奉属于一种自由基清除剂,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神经细胞及脑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预防脑水肿发生,达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现代药理表明,黄芪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红花具有增强纤溶酶活性,预防血栓形成;桃仁可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川芎能改善脑部微循环状态,增加脑部血流量,从而减少神经组织损伤;赤芍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细胞耐缺氧能力,同时可减轻脑部水肿。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利用双重药效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可提高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杨德富,吴明华,陆海芬,等.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13(6):831-832.
[2]郑学威,方俊成,王伟军.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血浆金属蛋白酶-2、8水平影响[J].中国药师, 2014,17(3):431-432.
[3]袁磊,杨进平,闻瑛,等.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及对Hcy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 34(1):195-197.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89-9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6]赵阳阳.补阳还五汤加味干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中风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34(2):483-486.
[7]董雯,李保玉,屈园利,等.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6):580-585.
[8]赵正泰,唐仕欢,马月香.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 2017, 36(1):71-73.
[9]吴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4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 46(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