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后备及头胎母猪生长发育规律与营养需求来降低二胎综合征的初探
2018-06-12苏丽娟周学光陈歆歆游纯波张胜斌陈晓琴
苏丽娟,周学光,陈歆歆,游纯波,张胜斌,陈晓琴
(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西江有限公司,广西 贵港 534000)
后备母猪是猪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培育期和头胎繁殖期的营养和饲养管理等对其初情乃至终生繁殖潜能的发挥影响巨大。现实生产中,因不遵循后备母猪生长发育规律与营养需求的关系,特别是头胎繁殖期营养管理不到位,易造成二胎母猪综合征,即头胎断奶后淘汰率高,失重大,断奶10 d内发情率低,二胎配种困难,分娩率降低,产仔数降低等情况,给猪场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笔者从肥育猪精准营养、后备母猪生长发育规律、头胎母猪营养需要(妊娠和哺乳期间维持、生长、胎儿发育、泌乳等方面)等技术综合起来探索后备母猪在培育期、头胎繁殖期的生长繁殖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以求为今后的生产指导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
杜长大后备母猪(均初重50 kg左右);头胎母猪;二胎母猪。
2 试验时间
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
3 试验设计方案
3.1 猪群、栏舍、饲养管理
挑选同一批选留(品种、日龄、体重、体况相近)的后备母猪260头,分两组,每组130头,传统猪舍,条件良好。试验期间保持原有饲养操作管理规程不变。
3.2 猪群不同生长、生理阶段划分
后备母猪、头胎母猪按不同的体重、日龄、生理状况划分阶段(表1)。
表1 后备母猪培育期和头胎期阶段划分
3.3 引用精准营养技术来配制饲粮
引用肥育猪精准营养技术,以无脂瘦肉增重和可消化赖氨酸需要做为饲粮配方设计的基础,采用2010年《美国猪营养指南》(NSNG)猪营养配方软件来进行配方研制。让后备母猪在培育期能摄取到合理、充足的营养,确保良好发育,以对照组饲料为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根据精准营养测试结果进行调整,饲粮配制见表2。
3.4 头胎母猪在繁殖期营养需要及供给
成年母猪体重250~280 kg,而头胎母猪繁殖期间体重仅160~200 kg,营养上仍有维持、生长、胎儿发育、泌乳等几方面的需要,如果此时营养供应不足,势必会造成头胎母猪体成熟发育受阻,从而易发生二胎综合征。饲粮配制见表3、表4。
表2 后备猪培育期不同阶段营养素设计值
表3 头胎母猪妊娠期营养素设计值
表4 头胎母猪哺乳期营养素设计值
4 结果与分析
4.1 试验结果
4.1.1 后备母猪培育阶段试验结果对比 表5结果表明,后备猪饲粮配方改进后,各项技术指标均有较大改善,其中6~7月龄初次发情猪比例较对照组提高11.91个百分点,首次发情平均日龄提前8.14 d;而在初配猪日龄、体重相近的前提下,8~9月龄适配种猪比例较对照组提高23.31个百分点,说明试验组后备猪集中发情配种趋势更明显;另初配背膘达15~17 mm比例也比对照组高30.94个百分点,但初配平均背膘却十分相近,这说明对照组后备猪初配时背膘离散度较大,而试验组较为集中统一;试验组成种率提高了9.8个百分点。
表5 后备母猪试验结果比较
4.1.2 头胎母猪繁殖性能试验结果对比 表6结果表明,两组母猪在繁殖指标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在哺乳仔猪成活率及断配时间上差异明显,在每头母猪带仔数基本一致情况下,试验组平均断奶头数比对照组多 0.44 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成活率比对照组高出3.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而母猪断配间隔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减少4.7 d,差异极显著(p<0.01)。
4.1.3 二胎母猪配种发情及产仔结果对比 继续跟踪两组试验猪至二胎繁殖情况,由表7可知,除初生重外,试验组各繁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分娩率比对照组高出3.06个百分点,总产仔数高出1.28%,合格仔数高出0.9%,而在初生均重相近的前提下,试验组平均断奶重比对照组高1 kg,提高15.43%,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断配间隔较对照组减少 0.76 d,差异显著(p<0.05)。
表7 二胎母猪试验结果比较
4.2 结果分析
(1)掌握好后备母猪在培育期生长发育特点与营养需要的关系,是提高后备母猪成种率和后续繁殖性能的基础。
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猪场在生产管理中没有充分了解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特点与营养需要的关系,特别是在80 kg至初配,没有根据后备猪在不同日龄、组织和骨胳生长、性腺发育特点来设计饲粮和饲喂,造成了后备母猪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其身体、生理发育和繁殖性能。后备母猪不应追求生长速度,应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生理组织、器官的发育特点对营养需要特点来供应相应合理、充足的营养元素和进行饲喂管理。后备猪不同体重阶段生长发育特点见表8。
表8 后备母猪生长发育特点
本次试验利用肥育猪精准营养测试结果来对后备猪饲粮配方进行了优化,使用营养浓度更符合和接近猪群生长发育需要;在后备2~3阶段适当调低能量,控制好膘情,提高了有机锌、有机硒、维生素E、生物素等功能性物质,有效促进了后备猪性腺发育与性成熟;在后备3阶段提高叶酸含量,添加有机铬、紫苏籽提取物,这对促进排卵,提高产仔数起到较大的作用。从试验结果来看,措施是有效的。
(2)引用肥育猪精准营养技术来设计后备猪在110kg前的饲粮,确保其摄取到合理、充足的营养需要。
通过肥育猪精准营养测试结果,掌握了本公司猪品种无脂瘦肉增重性能(基因型)对可消化氨基酸的实际需要量,利用这些结果来设计后备猪的能量、氨基酸值,同时引用了国内美系种猪钙磷试验数据,提高钙磷含量,使钙磷比例更合理,这样就可更加准确把控好后备母猪每日的饲喂量,使得猪只每日的营养摄入更加符合自身生长发育需要。
(3)抓好头胎母猪在妊娠、哺乳期间营养供给,是减少二胎综合征的关键。
头胎母猪虽已达到性成熟,但从头胎至第3胎期间体重仍要增长100 kg左右,方可成为一个身体、生理完全成熟的繁殖母体,Verstegen and den Hartog(1989)认为在第 1 胎母体增重 25~40 kg,第 2胎为 25~30 kg,第 3~4 胎为 25 kg,第 5 胎为 20 kg。在这几个繁殖期间母猪妊娠期对营养需要有维持、生长、胎儿发育3方面需要,即营养需要=维持需要+增重(母体和胎儿)需要;在哺乳期间对营养需求有维持、生长、泌乳3方面需要,即营养需要=维持需要+增重(母体)需要+泌乳需要。因此在头胎母猪妊娠和哺乳期内,只有供应充足、合理的营养给母猪,方可减少二胎综合征的发生以及降低母猪淘汰率。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后备母猪生长生理发育规律来设计和供应合理、充足的营养,是提高后备母猪高成种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头胎母猪在妊娠、哺乳期间摄入充足的营养,同时满足维持、生长、胎儿发育、泌乳几方面营养需要,是减少二胎综合征的关键因素之一。故在种猪饲养管理上,只要把品种选育、疾病防控、后备母猪和头胎母猪营养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才可培育出繁殖性能好、使用年限长的种母猪,为猪场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