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该这样上的公开课

2018-06-11李巍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环节动作技能

李巍

一、案例描述

这是1节市级教学展示活动的课。课开始后,执教教师就根据自己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课堂教学。在教学环节上环环相扣,准备活动采用“石头剪子布”小游戏,伴随着欢乐的笑声,教师把横箱分腿腾越的“单起双跳”踏跳动作进行了强化。在专项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做俯撑分腿练习,围绕着教学重点“提臀分腿”进行,更贴近了主教材,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场地布置上,教师精心设计成“凸”字形,既便于教学组织,也利于教师示范指导。在器械的安排上,教师根据学习能力差异,选择了不同难度的练习。另外,降低箱子高度,在箱子上加垫1块厚15cm、长40cm的梯形泡沫板,是一个有创意的措施,既提高了支撑点,又减小了横箱视觉上的宽度,对于分腿动作不好的学生无疑是个好办法。展示图示,避免了教师示范的短暂与瞬时以及不能较好地建立直观形象的弊病。如果说这节课能这样延续下去,估计教学效果会较好,但事情的进展却突然发生了变化。在课的基本部分,学生在做完提臀分腿练习,进入支撑过箱动作时,表现出3种情况:情况1,有10人左右能够按规定动作,分腿顺利过箱;情况2,20人左右能过箱,但不分腿;情况3,有10人左右只能做到手臂撑箱。如果这时教师认识到出现问题的原因,立刻停止过箱练习,降低教学目标,回过头来强化提臀分腿技能,仍能“挽救”这节课所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为了完成进度并没有这样做,只是集中纠正屈腿动作,也没有继续示范正确动作,只是简单地用语言强调了箱上分腿动作。练习又开始了,由于许多学生处于跳起后的屈腿状态,过箱后身体跌倒的频率加大。此时看课的教师都担心起来,“会不会出现事故”是每个人内心的疑问。果然在几分钟后,一名男生从箱上直接跌倒在垫子上,手臂受了伤,这节课也变成了一节“失败的课”。

二、案例分析

1.学情不清,目标设置太高

在参加本次教学展示前,执教教师用自己学校的学生认真地进行了“磨课”,没有出现大多数屈腿过箱的现象,虽然也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但经过教师的提示与纠正后,基本都能够完成过箱动作。帮助学生解决的难点也因此落到分腿的质量上,而并不仅仅是分腿。为了更好地熟练教学过程,应对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其他学校又进行了一次磨课,教学效果和之前在自己学校没有太大的差异,这样就给了我和执教教师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本次课定下的教学目标也符合工大附中的学生。在现场教学时,课中出现的情况却让执教教师措手不及,学生的分腿提臀掌握得不扎实,多数学生没有建立这样的动力定型。按照常理判断,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山羊分腿腾越,应该建立了提臀分腿的意识,有正确的动力定型,提臀分腿很容易掌握。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上课学校大多数学生没有学过山羊分腿动作,加之前面的练习安排较少,提臀分腿这个动作就较难掌握,接下来的过箱动作就较难完成,这为后续的学习造成了障碍。由于学情不清,教师的教学目标制订过高,导致教学无法正常完成。

2.教材分析不透,未能抓住重点

在教材分析时,上课教师在宏观上对于支撑跳跃教材的特点、技术结构、教材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但微觀上对于本课的具体内容分析不够,本节课是横箱分腿腾越的第2节课,第1节课是助跑和踏跳,第3节课是腾空,那么本节课需要解决什么“对后续的学习有何影响”“本节课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情况”“教师如何解决”等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分析。人教版教材把横箱分腿腾越划分为7个部分,提臀分腿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出现在助跑环节之后,可见这个动作的重要性,它是连接踏跳与第二腾空的技术关键,这个动作完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能否顺利过箱,因此,提臀分腿是本课实际的学习重点。从执教教师上课过程可以看到,许多学生虽然能过箱,但是观察其腿部动作都是屈腿,这样的动作为过箱造成了巨大障碍,也为安全埋下了隐患。教师在观察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但由于教师没有意识到提臀分腿动作的重要性,重视程度不够,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学生摔倒现象。因此,教师在教材分析时,要认真分析技术环节之间相互关系,抓住学习的重点。

3.未能遵循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运动技能形成包括: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这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能每名体育教师都知道,但在教学中就会有所忽视,他们只凭借着训练和教学经验安排训练与教学。分析执教教师的课,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违背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完整的运动技能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完整动作的掌握。学生分腿动作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就急着要做过箱动作,自然会根据本能的屈腿动作去完成。

4.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教法而轻视学法

课程标准第3条理念中明确提出“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就是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并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学法。但在教学中,体现得并不是十分突出,有的是未能体现学法指导,有的体现得不够具体。如,本课中教师在示范时只说:“我做一下示范,同学们注意观察。”然而观察什么,教师没有提出具体要求,结果学生不知道观察什么,许多学生观察的是教师腾越过跳箱了,没有注意腿部动作,这样的学法指导起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另外,教师在写教学设计时,往往首先思考的是怎样教,而没有站到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去学。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只考虑怎样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情况在教学大赛中尤为突出,至于学生听没听懂,看没看明白,掌握情况怎样都不是重要的,教师只按照设计好的环节进行,学生往往成为配合教师展示的角色,教学重难点没有显示出来。

5.安全措施设计不到位

本课教师只注重了场地器材布置,采用了保护与帮助,然而对于教材本身隐含的危险预估不够,特别是一些特殊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预料不足,如,课中学生出现屈腿动作,教师未能充分考虑这个动作带来的危害,因此出现伤害事故在所难免。

三、案例反思

这个案例提醒广大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首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组织形式的运用等方面都要始终如一地加以贯彻落实。也就是说,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从内容、方法、组织上,都要确保围绕促进学生的健康而展开体育教学工作,教学要素与环节要凸显、合理性与有效性。其次,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关注课的效果,而是要关注教学全过程,关注学习的主体,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都要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最后,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

猜你喜欢

环节动作技能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