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驱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核心
2018-06-11
2018年10月26日,由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主办、沈阳市浑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协办、辽宁省实验中学浑南一中承办的“沈阳市中学体育首席教师工作室课程改革研究范式成果展示会暨中学体育HMF目标模式学校体育大课程改革推进会(浑南站巡礼)”在浑南一中举行。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体育艺术教育研訓部主任仓江,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学生健康发展研究部部长毕甸礼、副部长姜晓光、中学体育教研员曲生平,浑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陶秀梅、副主任王淑国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沈阳市13个区(县)体育教研员、体育教师共500余人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
“十三五”期间,沈阳市中学体育教研工作重点打造“课程建设示范工程”“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工程”两大项目,实施“创新驱动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在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构建区域性的学校体育课程是首要任务,是主要抓手,也是必要步骤。自2016年3月沈阳市中学体育曲生平首席教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以来,在课程建设方面,沈阳市中学体育教研工作以该工作室为抓手,设置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研究规划,对区域性学校体育课程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积极推进“学校体育顶层设计—大数据下HMF目标模式学校体育大课程”建设工程,即“HMF课程计划”,其中“H”“M”“F”分别代表健康(health)、专业(major)和特色(feature)。曲生平告诉记者:“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应关注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HMF正是针对三者同步发展提出的三维目标,即通过体育运动,达成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全面实施体育课程,形成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特色文化。”
在“HMF课程计划”建设过程中,曲生平首席教师工作室将体育科研、校本研修、教学课、活动课、大课间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社团活动、小型比赛、运动会、体质健康测试等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全部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范畴,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推动和管理,形成“体育科研课程”“校本研修课程”“教学课及活动课两类统整课程”“融入特色元素的学校体育大课间操活动课程”“社团活动及运动训练两类统整课程”“学校体育节活动课程”和“学生课外运动导学处方活动课程”7个子课程系列,并统称为“学校体育大课程”。2017年10月,沈阳市、浑南区与浑南一中共同达成构建“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的愿景,经过蹲点式调研分析、培训引领、交流指导,为浑南一中量身定制了以校为本的“HMF目标模式”学校体育大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学校体育顶层设计》专著的出版及其将课程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实验研究等工作。
开幕式上,毕甸礼部长为浑南一中颁发了“沈阳市中学体育首席教师工作室课程改革基地学校”牌匾,这既是对浑南一中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浑南一中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的勉励,正如曲生平所提出的,希望浑南一中在全面推广、推进沈阳市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纵深发展中,继续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开幕式结束后,浑南一中展示了“融入特色元素的学校体育大课间操活动课程”“教学课及活动课两类统整课程”和“社团活动及运动训练两类统整课程”的建设成果,内容多元丰富,包含田径、足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广播体操和自编操、核心力量等身体素质练习,等等。学生脸上的笑容、额头上的汗水、娴熟的动作都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效的见证。学校校长雷军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建校之初,就从必修、选修、社团和特长4个方面对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进行了摸索,而自从参与市级课程改革试验以来,学校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课程体系设置,丰富的课程不仅保证了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近视率也从近80%降低到28%,而且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降反升,让其他任课教师开始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特长学生升学途径的拓展,更是让班主任开始主动向体育教师推荐特长学生。”并表示:“今后将继续按照顶层设计坚持开展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并充分挖掘体育的教育本质,深入探索通过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体育的主阵地是课程教学,在曲生平首席教师工作室的带动下,沈阳市中学体育课程建设富有成效,并且形成了许多生动的案例,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仓江对沈阳市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题讲座,为沈阳市“学校体育大课程”建设进一步明晰了方向。曲生平则进一步对与会教师进行了《区域性“HMF目标模式”学校体育大课程理论及其学校体育顶层设计基本框架构建策略》主题培训,为全市开展课程改革明确了思路、指导了方法。期待沈阳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能够为辽宁省乃至全国提供范本,真正将课程打造为驱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