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业:让古老技艺活下去
2018-06-11蒋肖斌黄畅
蒋肖斌 黄畅
“小时候家里用的床单、衣服、背袋都是用我们当地的手工布做的,很有质感,每样东西可以用很久,三五年都不会坏。”老家的布艺承载着布依族青年韦祥龙的童年记忆,“可是后来这些东西就越来越少了。”
大学时,韦祥龙在四川美术学院读室内设计,一次采风时,他被一条晾在外面的非常华丽的间色裙所吸引。他寻找到裙主人,却被告知这条裙子只是在一个人去世时才穿,这让韦祥龙感到震惊和无奈。
毕业后,韦祥龙工作一年就辞职了,开始全身心投入非遗传承和创业中。在2012年的除夕夜,韋祥龙拿着仅有的2000元买了布料,自己做成十几个电脑包,“我们那儿有个习俗,除夕是不能动剪刀的。我因此还被家里人说了好半天。”
完工后,韦祥龙把电脑包的信息发布到网店,一周即告售罄,营业额达6000多元。他意识到,传统技艺并非没有市场。随后,他创办“吾土吾生”民艺工坊,涉及布依族手工色织土布、布依族枫香染、水族马尾绣三大类,以融入现代设计的日常实用产品为载体,“让民艺回归日常。”
都去买“快消品”,谁来关注传统技艺
韦祥龙的家乡位于黔南山区,人口不到300万,手工艺发达,但因交通闭塞鲜被外人知晓。在他开始传承创业前,这项技艺已经断代,“过去布依族人都是穿手工编织的衣服,花色也都是扎染和枫香染。但现在大家慢慢丢弃了这个习惯,只有在重大节日或祭祀时才会穿上这些布制衣服。”
“市场上很容易买到机器织的床单,价位也就是100多元,而随着人力成本一涨再涨,手工制品动辄八九百甚至上千元。” 韦祥龙说,“大家都去穿流水线生产的快消品服装了,谁还会来关注传统手工技艺?”
绍兴上虞是国家级非遗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的发源地,古窑址上的碎瓷片是顾少波儿时的玩具。他把花纹各异的青瓷片收集起来,闲时把玩,尝试描绘上面的图案。2010年,顾少波放弃五星级酒店的厨师工作,回家乡开办“顾氏越窑青瓷研究所”。他说,“顾氏”还有“故事”之意,要借青瓷去讲述背后的故事。
顾少波说:“古老的东西跟现代的东西放在一起,人们更愿意买后者。因为现代工艺品色彩鲜艳,充满创意。
2015年,原文化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正式在全国范围实施研培计划,委托有关高校、设计企业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教育培训。
研培计划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培训,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提高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促进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促进就业增收。
2017年,顾少波成为研培计划第3期学员。2018年,韦祥龙也参加了浙江理工大学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为期一个月的学习。
非遗要发展,融入日常还得跨界融合
在韦祥龙看来,非遗与文创结合,融入日常生活是让非遗生存发展下去的良策,“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去了解我们的传统技艺和文化,通过我的设计,把它变成各个场景都可以用的产品。”
目前,“吾土吾生”在探索复原布依族手工技艺的基础上,还研发日常用品,手包、茶旅、丝巾……甚至在航空公司的空乘服上,都有布依族染织的印记。
仅融入日常生活还不够,“非遗创业中,创新才是最关键的。”顾少波谈起了他的创业经,“我们要做出新鲜的东西吸引人的眼球,先让人被吸引,再去了解文化。”从创业之初,顾少波就定位于“新越窑”,即不能只满足于仿制博物馆里的东西,而要倡导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加入新元素。
比如,用传统原料结合现代造型,或者将越窑和其他窑口的元素相结合,“我们做一个碗,外面的颜色是青色,碗内颜色可以是白的,要是花瓶就可以用渐变色……这些都是可以结合的。”当然,创新也伴随失败的风险,有些颜色和器型怎么搭配都别扭。
长期琢磨越窑,让顾少波练就了事事从越窑出发的思维模式。“七夕”前夕,他新开发了一套情人节瓷器,两组碗筷,筷架呈鸳鸯状,小小两只并排而坐。“古代器具常会借用动物形象,鸳鸯和羊都是大型摆饰中比较常见,我将它缩小可以做成筷架、文具等,寓意很好,也很受顾客欢迎。”
为了寻求创新灵感,顾少波经常漫山遍野地跑,一方面积累碎瓷片上的古老图案,另一方面去实地学习其他窑口的烧制技巧。在参加陪训时,顾少波受到“跨界联合”的启发:“我们尝试与别的行业结合,这样会有更多的思路。瓷器与木雕的结合,瓷器应用于文具等,都是可以探索的。”
感兴趣的人多,留下的人少
非遗创业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顾少波透露,现在他一年的营业额稳定在800万元左右,旗下有一家研究所和一家公司。不仅如此,伴随而来的还有社会效益。
“当地有很多四五十岁的妇女没有工作,赋闲家里。我当时就想,如果我有一个工厂,集中有手艺的人,并对不会的人进行培训。这样一来,我可以做设计,她们也能就业。”韦祥龙说,“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过,对于非遗创业者来说,还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最关键的还是人的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非遗创业,政府部门也经常下乡来了解情况,想尽办法帮助我们发展。他们有时候聘请我们去培训新人,但真正留下来的人太少。”韦祥龙说。
顾少波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当地政府在职教中心开设了越窑青瓷专业,邀请顾少波每周给学生们上课。有20个学生报名,课堂反馈也很好,但奇怪的是,结课后却只有5个人来参加实习,而且实习未满一个月就全都离开了。
“我问他们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报这个专业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看不到前景。做非遗这一块没有大企业,他们觉得还不如去学数控机械等专业有前途。”顾少波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非遗创业未成体系,“招不到人,感兴趣的很多,但没几个年轻人愿意拿它做事业。”
非遗的创业之路,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探索和检验。而它的意义,就像韦祥龙所说的:“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还是所有中国人的灵魂归宿。”(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