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 “混”证明还是预演“上岗”
2018-06-11
假期已结束,在这个暑假,很多大学生并没有闲着,他们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实习,以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但是,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暑期实习只是单纯为了得到一个实习证明,甚至因此虚构实习经历、谎报实习时长。大学生对待暑期实习态度如何?应怎样提高暑期实习质量?
大学生眼中的暑期实习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2%的受访大学生正在进行暑期实习。那么,大学生眼中的暑期实习是怎样的呢?
实习经历很重要
89.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实习经历重要,其中30.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非常重要。62.5%的受访大学生实习是为了积累经验以便日后求职,48.6%的受访大学生希望通过实习提升个人能力,45.0%的受访大学生实习是为了体验以后想要从事的职业。实习的其他目的还有:跟风,身边的同学都去实习了(36.7%);为了以后留在实习公司(30.4%);获得实习证明,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24.0%);获得薪酬,实现经济独立(15.2%),等等。
“我们学校要求学生毕业前要实习满3个月。”某大学大三的学生林斌(化名)表示,他想提前体验职场,看看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实习能学到新东西,我也想尝试把课堂所学转化到实际运用中。”
参与暑期实习的孙淼(化名)认为实习很有必要,“尤其现在就业压力大,大学生不能只在象牙塔里读书,也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去体验一下职场,提升专业能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这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益处。”
“实习能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表示,他与团队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有更多社会实践、实习经历的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偏差会更低。
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夏青云表示,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一个过程,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都有帮助。除了工作经验的增长,学生还能从中学到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存在“刷”简历现象
林斌坦言,学校要求大学生实习,而一些学生只象征性地去实习一下,或者直接找公司虚构实习经历并盖章。调查中,86.8%的受访大学生指出暑期实习流于形式、“刷”简历的现象较为常见。 这与大学生对暑期实习的认识不无关系。
受访大学生在挑选实习岗位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岗位对未来就业是否有帮助(60.8%),其他还包括:职位与专业技能相关度(48.2%)、实习单位的规模(45.1%)、能学到什么(40.1%)、与目标职业或行业相关度(36.9%)、个人发展空间(22.7%)、工作氛围(15.3%)、薪资(11.2%)和地域(11.1%)等。
某大学辅导员王佳(化名)表示,学校要求学生实习不是为了让学生的简历好看,而是让他们找到感兴趣的职业,体验职场,积累经验,“选实习岗位仅关注企业知名度、薪酬和工作量是不对的”。
王霆指出,如今高校的培养方案都对学生有相应的实习要求。但一些大学生对实习不认真、不重视,或选择的实习工作过于简单,如只是整理文件等。“大学生选择实习应更多地依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与职业选择结合,这样毕业后选择就业方向、就业单位时才能更从容和自信。”
学生对暑期实习有诸多的期待
调查中,61.5%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与高校对接,提供更多高质量实习岗位,55.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认真对待实习,46.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为实习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42.6%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友好对待实习生,40.5%的受访大学生呼吁建立大学生实习保护制度,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23.2%的受访大学生希望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实习的财政补贴,17.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高校完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林斌认为,企业应对实习生负责,指定“老师”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和培养,定期开展实习心得交流。孙淼希望高校能多与企业合作,联合创办实习项目,“如寒暑假实习,以及专门针对大三大四同学的实习项目。企业也要为实习项目配备导师、提供实习培训等。学校还可以利用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学校相关公众号等发布实习信息,帮助学生过滤掉一些假实习信息。”
迎接实战检验,品味酸甜苦辣
暑假期间,在位于合肥南岗科技园的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滚筒工厂里,来自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方健正在流水线上给洗衣机装配电脑板并检验产品型号。他穿着工作服,戴着手套,一丝不苟地为不同型号的洗衣机装上相应的电脑板,熟练得像是一位“老师傅”。同时,他在心里一遍遍默念:“控制板外观是否合格,按键手感有无不良,洗衣机运行洗涤剂正反转是否异常……”每天经过方健双手的洗衣机有1000台左右,这些装配上电脑板的洗衣机将被送往下一道工序——出厂前检查。
“企业的环境和学校截然不同,自己不懂的东西太多了,对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都很陌生。我觉得应该更努力,多学多问。”方健说,刚来实习时看到厂里机器和人相互“配合”,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感觉自己被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包围”着,心里“有点小紧张”。
“岗位上有专门教操作的师傅和工程师,我有问题随时逮着他们问。刚开始干活儿有点发怵,后来我把自己当成厂里的正式员工,细心认真,慢慢适应。”方健在上岗前接受了洗衣机生产工艺流程等培训,他觉得,实习很考验动手能力,装机的时候一定要格外认真,通过实习自己也了解了很多产品知识,收获不小。
和方健一样,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利用暑假时间,通过学校推荐分配或毛遂自荐的方式前往企业实习,在全新的工作环境开启“职场模式”,迎接实战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检验,品味实习的酸甜苦辣。
实习“做实”,校企该怎么做
“在实习教学中,我们将‘在线考试‘智能驾考等一些网页设计和开发项目带进课堂,让学生独立分解代码。”甲骨文实习基地院校合作总监程继觉得,实习是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上岗前的“最后一段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需要能直接上手干活儿的、技能相对成熟过硬的人才。学校大多只教基础性的技术知识,要通过实习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程繼认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用人标准时刻都在更新,对学生的技能要求也变得更高,有效的实习能弥补部分学校教学实践性不够强的短板。
“近年来,企业转型发展对各层次人才需求增加,我们加强了与各类高职院校的合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训室,通过职业环境下的现场教学,提升学生能力。”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沈健表示,企业可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根据学生专业及培养方向,将他们安排在生产基层管理、品质检验、自动化设备维护等岗位,促进学生成长。
“同时,学生实习时能接触到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学习系统化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工具。”沈健表示,企业希望学生通过实习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能快速融入企业。
王霆指出,大学生找实习单位时可能会遇到一些虚假招聘信息,甚至是诈骗,“政府应加强引导,高校也要建立实习信息的发布平台,把一些好的实习信息、实习单位推荐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实习的过程管理。另外,大学生自身也要保持敏锐的眼光。”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吴义明认为,实习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学校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应完善实习考核指标,从实习生的在岗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协作能力、专业技能、创新意识等多方面考核实习效果,对实习不合格者采取重补实习等措施,同时实习单位相关科室、班组和实习指导教师应该负起责任严格监督,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实习不只是简单走过场,也不是只“混”一张实习证明。(本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