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开展现状与城市和谐建设的研究
2018-06-11胡映珍
胡映珍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提高,城镇居民基本步入小康社会,人们在达到吃饱穿暖的基本要求后,也会积极寻求精神层次和健康层次的需求。但是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过快,加上没有充足的娱乐时间和社区组织性差的因素影响,社区体育文化开展的并不顺利,这就显现出社区文化的建设存在的许多弊端。为了提升社区体育文化的质量,社区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找到了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社区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锻炼和交流的方式,应该积极改善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升全民参与度和居民健康的数值,建设和谐健康社会,推动城市和谐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广州市 和谐社会 体育文化 运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158-02
体育锻炼的价值主要是促进和谐城市社会的建设,在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的过程中,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的和谐建设水平。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文化发展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运动中获得到精神满足感,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居民间的感情。所以体育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1 开展社区体育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从以前的满足温饱到现在追求精神层面和身体健康方面的需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体育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这点可以在人们去健身房的次数和参与城市组织的运动活动的人数中能体现出。人们除了满足吃穿用到基本需求之外,还增加了旅行,运动等精神层次的追求。在2010年之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大多是吃完饭在家里看电视,而近几年,随着广场舞的广泛普及,不管是青少年还是老年人,都会在晚饭后到广场散步或者锻炼,对社区体育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精神消费的一个大方面,尤其在年轻人这个群体,许多室内工作的职场人,在户外运动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少,所以会选择去健身场所健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体育锻炼带来的好处,他不仅能缓解年轻人工作和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还能提高老年人的是挺协调能力,保持身体强健,在锻炼的同时,也能促进居民间的关系。在生活节奏过快的经济社会,人们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在处理各方面实施的压力时,经常是自我消化,这并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体育锻炼,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体育锻炼不仅能保持身体健康,还能通过室外的环境,欣赏风景,满足人们向往大自然的精神要求,回归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脱离生活束缚,走入向往的生活。
2 社区锻炼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人均经济的提高,广州市已经步入基本的小康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身体锻炼的关注度提高,更多的人会选择在健康方面进行投资。有些人为了螨虫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有人选择旅行的方式放松心情,享受运动锻炼带来的乐趣,这些东帮助了社区文化的开展。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近30%的居民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有些从来人不锻炼,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致不高而且意识淡薄,所以这些人是社区体育建设重点关注的群体。
随着网络的普及,无论是小朋友还是老年人都能在网络上看到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消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运动,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运动明星的曝光率提高,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运动的大背景下,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而城市组织运动活动的次数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广泛,也激发了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3 社区体育文化的开展策略
3.1 完善社区运动器械
居民对体育的热情度增高,许多居民都走出室内得封闭环境,想要获得体育锻炼,但是由于社区内运动器械有限,不能满足多数人的运动需求。所以应该通过这次对社区体育的建设,提供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器械,并做好保养工作,保障更多的居民能使用上体育运动器械,不用单调的散步、跑步。除此之外,体育场所也是完善的重点,由于体育运动场所少,许多人都会选择在路边跑步,但是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是污染气体,这不仅不能锻炼身体,还会有害身体健康。所以在社区体育改革中,政府应该加大对体育运动器材和场所的投资,将建设出方便居民锻煉、居民区距离近的体育运动场所,让居民在呼吸新建空气的同时锻炼身体。
3.2 改变居民对体育运动的态度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但还是有很多的人不喜欢多锻炼,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运动的认知也有误区,所以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并不乐观,所以应该加强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虽然现在生活节奏快,年轻人都忙于事业,中年人在做家务、看孩子照顾家人,但这些都不是不运动的理由。就算年轻人工作忙,也是能找出时间来锻炼的,而且锻炼不是在浪费时间,在锻炼过程中放松心情,能获得灵感,提高工作者工作的效率。而中年人不应该被局限在家庭中,人生是自己的,为别人活只能算是“生”,而为自己活,活出精彩,才能算是“活着”,所以不能被家庭束缚。在这个方面,应该改变居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也可以组织一些运动的活动,鼓励那些参与度低的人群来参加。
由于广场舞的盛行,社区活动场所处处可见广场舞的队伍,不管是马路旁还是广场上,都能听到广场舞音乐,虽然他能调动许多人的积极性,然后很多路过的人参与到其中,但是它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广场舞声音非常的有节奏感,所以多周围的居民来说,广场舞音乐就是噪音,再加上,跳广场舞的人都是中老年人,缺乏年轻人的活力,所以并不能满足各个阶段的需求。而且,许多年轻人对广场舞的认识有误区,认为广场舞已经影响到居民区的居民正常生活,所以年轻人不愿意去社区活动场所活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从纠正年轻人的错误观念和改良活动场所分配两个方面解决,一方面利用网络力量来改变年轻人对广场舞的认识误区,另一方面从广场的设计上,实现广场舞和篮球、滑板这些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并存的理想状态。
3.3 加强运动规范性
社区有些运动方式是集体参与的,一般是由个人发起一个人做决策,所以在组织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像广场舞这种集体运动,如果发起者临时有事,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办法参加锻炼,那么整个队伍会因为缺少音乐伴奏、领舞的人,放弃当天的锻炼机会,这种不规范的运动方式,会降低参与者对多锻炼积极性。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培养社区运动的指导员,他们的职责是保证每一项活动都能正常进行、指导规范的动作和保证社区活动的居民的人身安全,让居民更好地享受社区的温暖。当然也可以用组建俱乐部的形式,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锻炼中,加强集体活动的组织能力。
3.4 政府大力应支持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家对体育保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在这个重要的转折点,政府应把握好这个机遇,鼓励居民锻炼,降低生活节奏,用慢生活来感受到和谐社会带来的舒适感。
3.5 体育文化与大自然相融合
广州有许多的河流,广州市的总水域面积达七万公顷之多,而且土地类型多样、地形复杂。所以,政府在看展活动时,可以利用原有的这些自然资源,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开设一些体育运动。比如开展游泳、划船、旅游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可以鼓励居民走出城市,到环境优美的大自然去放松心情。
3.6 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方式
在运动方式上,政府应该鼓励居民创新,研究更多健康有趣的锻炼身体的运动,不局限在传统的锻炼方式中。运动不仅是健康人锻炼身体的方式,残疾人也可以锻炼,政府可以专门为残疾人研究出一些运动方式,做到全民健身,并且通过一些活动鼓励他们运动,在点点滴滴中体现出对他们的关怀和尊重。举办多个项目竞赛和活动,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其中。除了参赛者之外,还可以鼓励居民参与讨论,也可以通过征集志愿者,实现共同健身、共同参与的目的。用丰富的运动方式,让体育运动走进每一个家庭,让运动从社区到扩大整个城市,甚至更大范围。
4 社区体育文化改变生活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职场中的人会每天宅在家里或者在公司。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迫的一天都坐在电脑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自己困在室内整天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于电梯、外卖、网购等这些便捷却懒惰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下个楼梯走10层、20层,就像丢了半条命一样,走五层就累的气喘吁吁,甚至不如60多岁的老年人。如果当时区体育文化渗透到每一个家庭后,人们会渴望走出室内,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保持身材完美和身体健康,通过户外锻炼,认识更多有趣的朋友,丰富自己的生活。当从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快乐,当你伸展四肢时,会感觉到大自然在拥抱你,比起室内的懒惰生活,这种充实的生活方式会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也会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5 结语
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是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它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幸福指數,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中国体育普及程度的发展,中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在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所以,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关键一环,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是时,应该以人为核心,满足全社会居民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同时,尽量满足今年在健康和精神层次的需求,并提高全社会人的身体素质,所以开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汪金刚. 全民健身视域下成都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
[2] 张明星.济南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 杨媛媛.辽宁地区社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的现状——“艺术培训超市”[J].辽宁体育导刊,2013(11):197-198.
[4] 刘建民.开封市社区体育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J].家教世界,2013(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