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康复疗法对高低肩的治疗

2018-06-11聂雄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运动康复机制

聂雄志

摘 要:时代的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具有积极的影响,但随之伴生了许多不良习惯,长期使用电脑、手机,为了使身体舒适而长期保持一种异常姿势,使维持正常姿态的肌肉失衡,加上不常运动,形成各种异常姿态。本文探究的异常姿态为高低肩,主要通过介绍高低肩的特征及发病机制,再合并运动康复疗法中的不同技术对高低肩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本文可提高人们对高低肩的认识,同时促进人们对运动康复疗法的进一步了解和应用,并客观地选择治疗技术和锻炼方法。

关键词:高低肩 姿态矫正 机制 运动康复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223-02

高低肩现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后天养成的不良姿态和不常运动,故在日常生活和运动训练中肌肉力量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长期以不正确的训练方式进行锻炼者也会造成肩部一高一低的现象。近年针对身体形态改变相关的疾病治疗都在不断完善和研发,运动康复疗法也得到大力发展,因其局限性小,适用人群广,针对性强并且治疗效果保留时间长逐渐在临床康复中被应用,最具价值的特点是在运动康复疗法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不断培养坚持锻炼,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若把运动治疗和相应的手法治疗相结合更有利于高低肩的康复。

1 高低肩的定义

高低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两侧肩胛骨前后位置和水平面上下位置偏离正常状态,而整体表现为一侧肩膀高,一侧肩膀低的特征,是一种肌肉力量不平衡的综合征。若身体长期在这种状态下,一侧斜方肌上束及肩胛提肌过度紧张和收缩,相应拮抗肌被拉长而弱化,周围稳定脊柱和胸廓的肌肉也会受到影响,致使高低肩常伴随脊柱侧弯和胸廓旋转的体征,故又叫“旋转肩”。

2 高低肩的发病机制

2.1 双侧肌肉不平衡

人体的组织结构总在不间断的适应环境,顺应人体发力的角度。如果错误的动作或不正确的姿势长期保持和训练,相关肌肉会形成肌肉记忆,进而发展成一种错误的运动模式。当这种错误模式长期得不到解决时,维持正常姿态的组织会受到牵连,被动的发生功能性改变,严重时发展成结构性改变。日常背单肩包、睡觉姿势不正确、长期使用鼠标、电脑等都会引起经常使用的那一侧肩部肌肉紧张,造成这一侧的肩比较高。

2.2 骨关节位置的变化

骨关节位置出错时,影响与之相关的肌肉和筋膜张力的方向,进而累及临近关节,故常见的脊柱侧弯,骨盆倾斜/旋转,长短腿,足弓问题等都可能相伴而生。如骨盆侧倾时,偏高的一侧肌肉和韧带等软组织因长时间处于缩短状态会出现挛缩、粘连,相对偏低的一侧软组织因长时间受到牵拉而松弛,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最终结果是引起临近关节的肌群力量不均衡,力线偏离正常位置,往上迫使椎体出现旋转和侧倾,引起脊柱侧弯,形成高低肩。往下改变出现长短腿、足弓异常等问题。

3 高低肩的症状

高低肩外观上表现为肩膀一高一低,偏高的一侧斜方肌上束、肩胛提肌过于紧张,斜方肌中下束、与菱形肌过于松弛,长期处于此状态下,紧张的肌肉痉挛使颈椎周围软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韧带增生钙化,退行性改变等,进而发展成功能障碍,颈椎正常曲度减少甚至严重时压迫颈椎之间的神经和血管,使患侧颈肩部会产生酸、胀、麻等症状[1]。从背面的X片来看,脊柱有弯曲畸形,常发生在胸椎段和腰椎段,胸椎段的异常弯曲和旋转让胸廓活动变窄,导致肺扩张受限,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脊柱侧弯会使椎体出现退行性改变,椎管、锥孔变窄,椎间盘突出,脊髓、神经受压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四肢无力。腰椎段的倾斜和骨盆倾斜相互影响,使得腰部肌肉组织发展成慢性劳损,出现腰痛症状。

4 运动康复治疗方法

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体态问题都与功能性问题有关,当人体长时间处于不良姿态的姿态下时,人体会习惯性地去适应当时人体不正常的机体平衡,引起维持人体正常姿态的肌肉功能出现异常,所以需要人体通过主动的运动锻炼来调节。高低肩常伴随脊柱侧弯及关节系统出现失稳,异常姿态的改善需建立在正常人体结构的基础上,只有先将偏歪的关节调回正常状态,之后结合肢体稳定系统的加强训练达到的效果更好,效果保留时间也更长。

4.1 关节活动度的改善

4.1.1 关节松动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是运动康复治疗的基本技术,由于高低肩的部分成因涉及到骨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异常,严重会引起关节结构不同程度的改变。关节松动技术包括被动活动技术、主动活动技术、关节松动术,防止关节的挛缩,维持肌肉的伸展性和增强血液循环,其中相应关节的治疗技术的运用上要注意,需先评估找出问题,根据问题的主次进行调整,再进行主、被动活动的强化训练。比如说,足弓出现问题影响到整个人体的力线平衡,若不进行干预治疗,可导致出现长短腿、骨盆侧倾、脊柱侧弯等问题。

4.1.2 软组织松动技术

软组织松动术主要是对肌膜采用徒手按摩、挤压、运动等方法。主要分为橫贯性推拿、功能性推拿以及牵伸活动三种治疗方法[2]。治疗的目的是恢复软组织的弹性以及缓解疼痛。长期的高低肩症状,偏高侧肩胛骨因上提和上回旋的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该侧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小肌、前锯肌下束等出现疲劳、痉挛、纤维化而僵硬疼痛。对侧偏低的肩关节可因胸廓的旋转和脊柱侧弯而出现凸侧肌肉过度紧张,造成该侧肩胛骨的下降和下回旋,同侧的菱形肌、斜方肌以及腰方肌处于缩短状态。因此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及拮抗肌、协同肌同步退变的角度进行综合调整,通过横贯性按摩弾拨局部深层肌肉筋膜,预防和解除粘连。通过功能性按摩松解因长期缩短而造成的肌紧张。牵伸活动根据动作特征可分为静态牵拉、动态牵拉、易化牵拉,能够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对治疗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组织的出现非常有效。遵循缓慢、牵拉、保持的8s原则,通过拉伸和放松使紧张的拮抗肌进行舒展,从而达到对不良姿态进行纠正的目的。

4.2 增强力量训练

4.2.1 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是指神经肌肉本体感应性的训练,在训练過程中,不仅提高了机体的整体稳定性,还促进神经肌肉的快速接头,让身体肌肉更快地得到指令以及协调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续性[3]。对于较弱化的肩胛带稳定肌群、胸廓稳定肌群可采取徒手训练和器械训练,器械训练常用的工具为弹力带和哑铃,根据治根治本的原则,正确的身体姿态需要相应肌肉对其正确控制。所以,在运动康复第一阶段的治疗中以静力性和慢速而有控制、保持一定时间的力量练习来矫正体态问题,强化本体感觉,强调动作与动作间的控制和协调能力的提升。较弱侧的斜方肌中下束和菱形肌可采用徒手训练中的“WTYL训练”和利用弹力带或哑铃做俯身划船训练。胸廓的旋转和侧倾也可使身体呈高低肩状态,这时问题不在肩部,而是稳定胸廓的肌群出现了异常,如前锯肌、腰方肌等。较弱侧腰方肌的训练可用哑铃做体侧屈训练。运动强度以目标肌群稍微感到酸胀为宜,一般1组12~15次,组间休息为2min,共5组。训练结束后结合软组织拉伸技术、泡沫轴对训练部位进行放松,促进组织功能恢复和有效增加肌力。

4.2.2 核心肌群锻炼稳固矫正效果

核心肌群位于人体的腰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包括腹部肌群、髋部肌群、与脊柱和骨盆相连接的肌群,能促进人体整体的力量平衡和更好的调动全身的力量,还能通过稳定脊柱和骨盆来影响周围其他深层和浅层的肌肉,起到保护脊椎和稳固骨盆的作用[4]。高低肩患者常常因腰椎和骨盆问题而出现慢性腰痛的症状,故在康复矫正的同时再通过锻炼核心肌群来改善身体核心部位的稳定,达到矫正高低肩的目的,可以通过平板支撑,瑜伽球核心锻炼,TRX即全身抗阻力训练,这种悬挂式训练系统可根据训练者自身的体重来利用训练工具,调整不同角度来增减难度,不仅能增强人体核心稳定性,而且可以帮助训练中完成几乎全身肌肉的训练,提高力量,和身体的柔韧性,但因其运动量较大,老年人和组织损伤的人不建议使用。

4.3 强化运动模式训练

身体是一个精妙的仪器,全身的组织结构都在协同工作,当某一个部位功能异常时,身体正常的运动模式就会受到影响,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借用与目标活动不相关的肌肉或关节来完成动作,从而产生不良的肌肉和关节代偿,最终对人的体态,步态产生不良影响。故重建和强化正确的运动模式对异常体态的矫正和矫正后效果的保持都十分必要。

5 运动康复治疗高低肩的依据

运动康复与多门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专业性强,讲究治根治本的原则,通过拉伸牵脊柱,松动肩部关节,松解相对较强的肌群,像高低肩这种单侧某些局部肌肉的紧张在整个临床表现上是典型的特征,但是这些紧张现象的背后更为根深蒂固的是整个身子的形态都顺着某一歪着的结构产生了一个适应性的异常张力,也可叫肌肉筋膜的适应性紧张,而这些异常张力里面不光只有肌肉的紧张,还有筋膜的褶皱,脊柱对位的失准,故在治疗之初需要通过运动康复中关键的人体姿势评估和筛查,找出处于异常的骨性结构,从整体观的角度一一进行整复,之后,再对颈肩部位和脊柱两侧中相对肌力过弱的小肌群进行强化训练,只有当身体力线盒整个身体肌肉力量达到一个平衡和谐的常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低肩问题。

6 结语

综上所述,高低肩是普遍存在的疾病,目前运动界相应的出现了运动疗法,且通过科学的锻炼和相应的运动手法治疗对它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也希望借此建议大家重视自己的体态问题,呼吁更多相关人员参与对运动康复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固华.武功整复之肩关节调整技术对大学生高低肩调整效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2] 黑泽和生. 软组织松动术(Nordic system)[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2002:8.

[3] 卢洋.青少年功能动作测试及矫正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4] 于海亮,李迪,杨春柳.普拉提运动对改善女大学生高低肩的效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6):12-14.

猜你喜欢

运动康复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浅析优秀女子皮艇运动员坐骨结节滑囊炎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
推拿与运动康复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
皮革机制
观察超声波联合运动康复治疗冠心病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