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现状及预防的思考

2018-06-11林威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中学生体育

林威宇

摘 要:近年来,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学生由于参与体育活动引发伤害事故的状况却频频爆发。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干扰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还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文章将主要围绕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现状展开分析,并提供具体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 伤害事故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200-02

所有体育活动都兼备相应的体育强度,所以训练人在锻炼进程中肩负着伤害风险。就中学生而言,其具备良好的运动水平,朝气蓬勃,然而却匮乏对不良后果的预知能力与自我防范认识。学生在运动进程中非常易于发生伤害事故,不但损害身体健康,还会威胁生命,对学校、父母、学生自身均会带来重大伤害。

1 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现状分析

1.1 探究对象

在探究进程中,分别选用调研访查法、数学统计法、文献材料法等探究手段,探究对象选在我国某市中学600名初中生。

1.2 结果和剖析

1.2.1 初中生体育伤害事故现状调研

将我国某市600名初中生当做对象展开调研,收回有效问卷500份。据结果表明,有40%的学生至少发生过一次伤害事故,有27%的学生超过两次,有3.6%的学生发生过大于四次的事故。透過数据发现,初中生引发体育活动身体损伤事故的频次以一次为主,约占总数的73%。

1.2.2 初中体育伤害事故的组成

针对体育事故的组成而言,学生在参与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时,事故出现率最高的为课外运动,位居首位,约占40%,其余分别是:在体育课堂中事故爆发率大概为22%,体育比赛22%,课余锻炼约为15%,校外体育运动占据1%。通过上述调研数据可发现,中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出现损伤事故占比最大[1]。

1.2.3 初中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的运动内容

经过对引发事故的初中生展开调研,结果表明,最以引发事故发生的体育活动是篮球,排名第一,约有32.5%,其次是足球,大概有28%,之后分别是跑步9%,田径活动占据8%,排球约占7%,此外,包括其余例如健美操、有游泳等项目同样能引发事故发生。通过数据分析可发现,初中生伤害事故爆发率最高的是球类活动,高达66%。

1.3 初中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原因剖析

1.3.1 学校方面

首先,校园体育场所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经过调研表明:由于场所、器具等体育设备不安全导致的事故约占8%,这是引发事故出现的关键要素。

其次,关于安全教育未执行到位。依据针对校园安全教育状况的调研显示,有超过22%的初中生并未接受过安全知识讲解,仅有10%的初中生享受过安全教育服务,这充分表明这些学校安全教育未全面有效执行。

1.3.2 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责任感欠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责任感薄弱,无法兢兢业业。

其次,组织教学活动。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有的教师未依据学生自身特征、相关教学规律,严谨依据大纲实际、教学流程开展教学。包括未依据学生现实状况或是天气特征,组织相应的预备运动,这些均是引发事故的重点原因。

1.3.3 学生方面

第一,安全认识薄弱。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安全认识浅薄,抱有侥幸心理,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针对初中生课外体育活动之前预备活动的状况展开调研。结果表明:有6%的学生从始至终都没有做预备活动,有38%的学生虽然次次都跟着做,然而不够仔细,不难发现其安全认识是十分匮乏的。

第二,不能时刻遵守学习纪律。在活动比赛或是体育课堂中,有的学生纪律思想欠佳,未时刻依据教师、监管人员的要求来展开锻炼与竞赛,非常容易导致伤害事故。

第三,匮乏体育活动的基础知识与自救手段。学生体育活动损伤事故大部分是在缺少教师管理时出现的,有的学生不具备体育活动的基础知识,未具备简单的自救手段。

第四,技术动作不正确。依据调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技术动作不科学是导致体育活动事故频频爆发的重要原因,约占整体18%。

第五,心理要素不可靠。在运动进程中,尤其是掌握全新的有难度的技术动作时,因为畏惧受伤、匮乏完成动作认识,在锻炼中由于被动做完动作而出现的慌张、焦灼、忐忑不良情绪,非常易于引发伤害事故。与此同时,一些其余客观要素,比如糟糕的天气、自然氛围等因素诱发的损伤事故[2]。

2 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防范对策

2.1 创建与优化校园有关体育安全工作规范

我国各个中学要对创建、优化确保学生安全的职责规范与作业规范加以重视。校方要安排单独的教工肩负起体育馆、器具的维护、修理工作,保证有安全问题的体育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完成修理。创建对体育场所、提设备安全监测规范、学生健康监测还有特殊体质记录规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前安全教育规范、课外体育值日维护规范、校园门卫的保护规范,让伤害事故预防作业朝着规划范、标准化、法治化的方向前进。创建精准、高效的学生身体健康档案。利用这些档案来明确学生实际情况,实时了解学生有无不适合活动的病患,从而方便在组织运动过程中对这些学生予以管理,预防有病患的学生参加到剧烈活动中。不管是校方亦或是教师要尊重这些学生,做好保密工作。校方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体检,便于实时了解学生性别、身体健康情况等要素展开分组教学,得到的数据信息可当做体育教学中分组的主要根据[3]。

2.2 强化学生和其父母的安全教育

近年来,伴随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课堂教学中愈来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参加教学活动的实际状况将影响着教学下利率和质量。相关学校要充分利用视频影像、宣传栏、黑板、组织相关班会等方式强化学生安全认知,让其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体育损伤事故有关基本知识。校方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落实高效的组织纪律教育,特别是要注重各个班级中活泼好动、经常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广大教师必须要在实际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要积极洞察实时发现、组织一些不遵守学习纪律、课外体育运动纪律、竞赛纪律的行为,尽可能把有几率发生的损伤事故扼制在摇篮之中。

据诸多探究验证,父母教育在减少学生体育损伤事故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其对这方面的注重程度、文化水平、工作属性在诸多方面会干扰初中生。校方要积极运用微信、开家长会等方式,实时向家長反馈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且有效开展损伤事故预防的宣教工作。让社会各界与学生父母逐渐提升预防认识,营造家庭、校园、社会三管齐下的优越环境。

2.3 强化初中体育教育师资团队创建

校方要充分关注教师师资团队创建动作,给予诸多契机和平台让已有教师参加再教育与培训活动,从而大大提升教师专业性,让其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技术技能。利用教研活动等形式强化有关法律规程的知识灌输,让广大教师掌握有关维护学生自身利益,保证学生安全等有关要求。提升其本身的业务能力,责任心,上进心,让教师在实践教学、锻炼与竞赛过程中可以认真安排教学、锻炼与竞赛内容,合理带领学生全面加强和教学有关的预备运动。在器具类相关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保护协助的必要性,不仅要予以实时到位的维护辅助,还要为学生讲解与灌输自我保护的措施。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编制科学的运动锻炼内容,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身体素养与技术技能。另外,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体育卫生知识,在讲课前仔细检测体育场所与运动器具,在下课之后实时对器具展开全面的维护和修理。与此同时,相关学校要依据本身现实状况,积极招纳一些专业性较高的教师人员,以此推动体育作业良好发展。

2.4 加强校方处置体育损伤事故的紧急预案

校方要利用前瞻性的眼光对待初中生体育损伤事故,探究与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安排单独的工作人员,加强物资预备工作。要充分组织体育教师了解与掌握急救知识,具备一定的应急要领。组织一些夏令营、红十字会活动等等,带领学生掌握自救知识,增强施救能力,提升其自我保护认知与自救水平。一些伤害事故在出现后后续处置难度较大,这和体育教师、学校第一时间内有无正确实施相应的医疗救助手段息息相关。另外,还要强化学生心理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协助其实时清除内心阻碍。而对于教师来讲更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体育效率和质量。不说损害学生尊严、打击自信、侮辱人格的语言,全面杜绝由于教育欠缺导致学生心理问题从而诱发的伤害事故。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和教师必须要对初中生体育伤害事故予以重视,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与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对策。可以从增创建与优化校园有关体育安全工作规范、强化学生和其父母的安全教育、强化初中体育教育师资团队创建等方面着手,以此确保学生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兴美.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中的法律责任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3-4,6.

[2] 宦丽.长沙市中学生体育教育伤害事故制因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12-13.

[3] 杨绍昌,杨晓妮.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现状及预防研究[J].保山学院学报,2016,35(6):97-100.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中学生体育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类型及预防
我们的“体育梦”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
浅析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及责任认定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