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团体”比赛法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11陈雯雯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教学

陈雯雯

摘 要:乒乓球是当代大学生选修体育课时最热门的项目之一,它所需场地器材简单、运动强度较小、且不受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深受大学生喜爱。“混合团体”比赛法是乒乓球团体赛的一种,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和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运用“混合团体”比赛法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运用“混合团体”比赛法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练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术水平与技战术应用水平;同时乒乓球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混合团体”比赛法 高校乒乓球 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127-03

乒乓球“混合团体”比赛是指由双方各派出4名男运动员,4名女运动员组成的团体进行五场三胜制的比赛,出场的顺序一般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每位运动员只允许出场一次,這样就降低了比赛的竞技性增大了比赛的机遇性,同时也提高了比赛的娱乐性。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引入“混合团体”比赛法符合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既能提高学生对乒乓球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较好的掌握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而言该比赛形式不失为一种好的练习形式和方法。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乒乓球“混合团体”比赛法的可行性及其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盐城工学院2017级乒乓球选项课的学生76人,其中实验班38人,对照班38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查阅了大量有关乒乓球团体比赛、体育教学比赛法等方面的专业学术论文、科研文献资料等,从而为该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教学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SPSS对实验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

1.2.3 教学实验法

在盐城工学院2017级乒乓球选项课中选2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班采用“混合团体”比赛法进行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在学期末统一采用乒乓球教学大纲中的考试标准进行测评。通过将实验班与对照班技评、达标效果对比结果和学生对“混合团体”比赛应用于课堂的态度等有关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得出相关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2.2 结果分析

2.2.1 实验前后两班学生技评成绩考核的对比与分析

由表一得出以下结论: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38名同学进行了三项乒乓球技术(反手发平击球、反手推挡、正手功球)成绩考核测验,然后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其中两项考核内容达到P<0.01的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只有反手推挡一项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采用“混合团体”教学比赛法的教学效果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法。

2.2.2 实验前后两班学生达标成绩考核的对比与分析

乒乓球达标考核成绩的评定标准参照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大纲。第一学年期末考核的内容一般是正手发平击球和左推右功两项。

为检验“混合团体”比赛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我们对两个班学生的乒乓球成绩进行达标测验,通过对两班学生的达标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检验结果见表2。实验教学结束后实验班学生达标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正手发平击球的达标测试成绩显著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左推右攻的达标测试成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说明,“混合团体”比赛法不仅不会影响乒乓球选项课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反而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他们的练习积极性更高,并且学会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技术来赢取比赛,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班,仍然依靠教师单一的授受式教学法和学生机械的练习模式,这样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基本技术掌握得不牢固且死板不会实际运用。这便说明,相对传统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混合团体”比赛法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2.2.3 “混合团体”比赛法应用于课堂之后学生的态度对比与分析

乒乓球项目是大学生最青睐的体育课选项之一。但是通过一学期的课程之后发现,并不是所有同学是发自主观意愿因为喜爱乒乓球而选择该项目,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乒乓球项目的因素是因为它运动强度小、而且是室内运动不用风吹日晒、考核难度小容易过关等。从表3可知,在实验前大部分同学对“混合团体”比赛法应用于课堂持悲观态度,14.7%认为输球会影响心情、导致畏难心理,32.5%觉得基础太差没办法完成比赛,40.3%认为同学之间实力差距悬殊、而且有的不懂竞赛规则。经过一学期试验后再进行调查发现以上三点不利因素的占比下降到6.5%、10.0%、11.7%。“混合团体”比赛法的应用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态度明显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同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趣味性强,以球会友、获得更多于同学交流的机会,锻炼主动沟通交流的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技战术水平的提高等因素的占比较实验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乒乓球选项课中应用“混合团体”比赛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班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后,他们对乒乓球的基本技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和基本战术的实际运用等方面的知识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班。由此可见,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混合团体”比赛法是可行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混合团体”比赛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乒乓球课的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乒乓球是大学生在选修体育课时最抢手最热门的一个项目,但是由于普通院校体育场地资源有限,在人员较多的情况下,有的班级学生可能需要3~4人共用同一张球台,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对乒乓球课的兴趣,如若再采用传统教学法来进行填压式教学,体育课将失去原有的意义。合理运用“混合团体”比赛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练的积极性, 虽然没有专门做问卷调查, 但作为任课教师, 明显地感到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态度的差异, 实验班的学习氛围更加的积极主动,对照班虽教学次序良好但是缺乏朝气。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調动学生的能动作用, 即主体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动机[1]。只有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兴趣, 才能使教师、教学内容、学生等资源达到高度统一,才能促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心健康、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等教学目标。显然,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弥补了乒乓球教学场地不足的弱点,还解决了因场地不足、教学方法单一而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2)以“混合团体”比赛形式为核心组织乒乓球教学,突出教学的实效性,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技评考核成绩和达标成绩。

传统教学法以学习基本技术和单调呆板的考试为主要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单纯为了考试而练习,这样长期缺乏自主性的学练方法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而“混合团体”比赛法的应用,让学生在实战中感受基本技术的运用,不再是单纯机械地重复练习,点燃了学生自主学练的激情,技战术水平提高快,学生的技评考核成绩和达标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提升[2],由此可见,“混合团体”比赛法突出教学的实效性,兼顾了乒乓球教学的对抗性与趣味性,使教学方法和目的达到统一。

(3)“混合团体”比赛的应用符合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出发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创新要以增强学生体质目的,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革传统教学模式[3]。在乒乓球选项课中采用“混合团体”比赛法,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监管下利用比赛手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赢取比赛的欲望,更好地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让他们从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我想学、我要学、我要赢”的心理状态。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会更认真仔细的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认真进行思考体会再自我模仿,然后再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乒乓球带来的乐趣,领略技术进步的欢欣,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乒乓球项目的理解,提升了他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进而使体育意识得到强化,体育能力逐渐提高,为终身意识的树立和养成奠定了基础[4]。

3.2 建议

(1)“混合团体”比赛法的应用在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中是可行的,且取得了显著效果,建议各高校任课老师采用此教学方法,以便更大范围内得到验证。

(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分组,可适当的制定和执行奖惩方法,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能满足现已掌握的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3)教师的严格监控与学生的学用结合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罗勇,王晓明.“三人制”比赛法在篮球必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6):55-57.

[2] 孙春艳,张剑利.单循环比赛法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6):67-70.

[3] 王国亮.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4] 温育.体验式教学在普通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A]. 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第一届“全民健身,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2016.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