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模块为视角对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析

2018-06-11李勇妹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5期
关键词:模块化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李勇妹

摘 要:首先从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有利于预防职业病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以福建省高职10大类专业为模块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及评价机制,并提出实施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实用性 体育教学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146-02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线人才,现代社会对这些一线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者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衍生出的各种职业病也越来越多,如何更好的预防各种职业病的产生,最佳方法是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目前国内虽有学者研究部分专业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如旅游管理专业),但比较零散缺发系统性;而福建省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高职院校也比较少,走在其它省份的后面。

1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1 促进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大部分还是套用普通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的重点在于传授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及运动技能,并未结合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其专门设定的体育课程。这种体育课程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指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培养体育兴趣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与未来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及保健知识,达到强身健体和预防职业病为目的,这种体育课程正迎合了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1.2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前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毕业生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过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没有健康的身心,就很容易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被淘汰。很多企业已意识到这点,在招聘人才时进行身体素质的考核。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要的人才,最好的办法是将实用性体育教学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既可培养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能针对未来学生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职业体能的锻炼与培养,使之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3 预防职业病的需求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于一线工作,对身体活动的部位、动作轨迹多数是局部的、重复的或持续固定的,很容易患上职业病[1]。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有针对性的考虑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可能出现的职业病,从预防职业病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在校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和锻炼方法,让学生掌握有关预防职业病的知识和方法,以降低学生入职后患职业病的几率,这对预防和矫正职业病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

2 以专业为模块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

2.1 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在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工种等来确定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尽可能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特色;其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上要简单实用便于操作,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发学生未来职业所能用到的体育运动技能,包括入职后容易患劳动损伤部位的锻炼、特定职业的保健知识等,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同时也起到预防职业病的作用。最后,在开展实用性体育教学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要根据本校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师资历,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等因素实施因校制宜,灵活变通,不能按部就班其它学校的现成模板,以确保高职实用性职业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以专业模块为依据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

根据2017年福建省高职教育入学考试招生计划,将高职专业划分为10大类(教育类、财经类、计算机类、旅游类、土建类、机械类、医药卫生类、交通运输类、机械类、营销类),本文以这10大类专业为依据,对福建省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专业模块化构建(见表1)。

2.3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评价

在开展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评价能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确保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必须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而根据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在制定体育教學评价机制时:一方面,要根据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特点,从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运动技能、职业实用性体能以及职业心理素养等几个方面入手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也要根据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要求,制定科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具体如下:①评价指标可从学习的态度、职业技能的掌握及基本的身体素质,这三方面进行评价,但需侧重于职业特殊体能和对职业操作技能有促进作用的运动技能[3]。②评价的内容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运动成绩,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内容可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体质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职业体能与技能等[4]。③评价方法一般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摒弃传统的体育评价模式重结果轻过程,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比重。

3 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对策分析

首先,从领导层面再到基层的体育老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在高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明确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要求,在完成基本知识、技能、身体素质三大基础目标的同时注重发展职业体能目标。在制定授课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手段,突出实用性职业体育项目在体育考核中的地位,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能力,体育教师在教学前要与各专业老师进行交流,了解该专业未来的职业特点,并观摩学生职业实践课,加深对学生职业劳动特点的认识,也可通过组织培训班学习、院校之间的参观学习等方法来提升其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高玉莲,周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5(26):43-44.

[2] 钟雷.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研究[D].教学改革,2017(7):44-46.

[3] 樊启学.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行动研究[D].苏州大学,2012.

[4] 李林朱.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可行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模块化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JGJ/T 435—2018施工现场模块化设施技术标准
大众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
模块化微流控系统与应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