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体育教学

2018-06-11王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教学优化

王伟

摘 要:体育教学应立足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普遍的运用。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入手,从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方式方法和培养小组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来谈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优化体育教学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6(c)-0042-02

1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之间的沟通创造了平台,进而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学生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乐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

1.1 提升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理解

目前,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同时,学生的心理和身体体质差异性较大。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这类问题。小组合作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在合作中解决更多的问题,发展更多的才能,同时也能够减少学生们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控制能力差等问题。

1.2 构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适宜环境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充分地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外,要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建构适宜的教学环境以为小组合作学习营造环境。教师要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的有效性。

2 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体育教学的策略

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元素。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来科学地划分小组,以进行合作式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师的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的有力保证。

2.1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的方式方法

依据学生的性别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男女性别不同,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要求也不同,男生的强度较大,女生的强度较小,并且男女有不同的项目测试。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依据学生性别这一客观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与指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在依据性别分组的前提下,对学生提出体育教学任务和要求。如,对男生小组,教师可以适当加强运动的强度,如引体向上运动的锻炼强度和频率。女生小组就可以增加仰卧起坐的训练。

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每位学生的兴趣点是不同的,因此,在分组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点或者是特长进行分组教学和指导。教师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点和特长的认可也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有相同兴趣点的学生在一起更容易发挥学生的特长,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具有相同兴趣的体育小组结束之后,更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训练,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依据学生的体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学生自身的体质素质,也是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分组的重要依据。例如,在前滚翻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不同体质的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沟通和相互之间的示范与纠正。体育课堂气氛既激烈又融洽。教师应依据不同体质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教案。只有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保障学生能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益。通常是体质好的学生与体质弱的学生相结合。这样的组合学生之间能互相帮助,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不同体质的学生都能有所受益。

2.2 培养小组成员的歸属感和责任感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心理因素。小组内的成员心心相惜,其体育教学活动的气氛自然愉悦。而愉悦的心情有利于小组内成员个人能力的发挥。小组成员对小组有了责任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运动技能,为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让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对每一个小组的分配都满意,能够分配到一个合适自己的组里,小组成员才能对小组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所以在分小组之前应该组织学生对分小组的方式进行集体的讨论,然后让代表在全班发言,让全班同学对发言进行总结,选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在分配好小组之后,老师应该引导小组组内之间做不同的活动来培养小组的默契性,从而让小组成员对小组具有责任感和归属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技能。

2.3 搭建平台,开展小组内合作与小组间竞争

体育教学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但是仍然要将单独授课、小组授课、集体授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体授课是老师集体的教授体育技能的标准示范,小组授课是针对个别小组采用讲授和小组成员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单独授课是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有疑问的地方向老师提问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让小组及时地开展组内活动和小组间的竞争。组内活动可以是200m接力跑,5m距离间隔追逐跑等,有利于让小组每个成员都参与起来,能够合作完成一项体育训练。组间竞争是小组和小组之间的比拼,在比拼之后,评出优胜组,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组内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来模仿,而是引导学生亲自实践运动技能。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也要引起教师们的格外注意。

3.1 注意调动小组各成员活动的积极性

由于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本身确实存在着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小组各成员的表现,调动起各成员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小组各成员的技能或者特长,并在此基础上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3.2 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均衡性

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小组与小组之间均衡性的因素。首先,各小组间应该在人数上保持均衡。其次,各小组之间成员体能也应呈现出均衡的状态,以保持各小组运动实力的均衡。可以根据各个成员以往的成绩,来划分不同的层次,让各个小组的人层次相当,这样有利于保证团队之间竞争的合理性,也能让老师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任务。

3.3 注意教学目标的进展度

教师在参考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协助小组制订小组的学习目标。同时,在小组内制订评价激励的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具体情况。如对体质超差点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在立定跳远体育活动中,体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单独的动作示范指导。可以让学生实操,以便于老师及时发现问题。

4 结语

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堂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优化体育教学,以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马德良.走进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1):90-91.

[2] 龚孝华.变:学校教育评价观探索之旅[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高瀑涵.移动互联网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7,19(24):13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教学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