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林“武学”思想研究
2018-06-11李远辉张朋
李远辉 张朋
摘 要:武术作为我国的国术,也是我国在世界上的一个特有的符号代表。随着中国国学热的趋势,武术也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的国术在国内外也先后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的热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在综合李景林前期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剑仙”李景林的武术生涯,对其武学思想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我国国术的发展。
关键词:李景林 武学 思想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b)-0136-02
1 生平
李景林,生于1885年,逝于1931年,今河北省枣强县人。近代武术大师、武当派剑术第十代传人、军人、山东国术馆创始人、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自幼随父习武,1888年入奉天的“育字军”陆军青年学校就读,期间被管带宋唯一收为弟子,秘授武当剑术,由于在武术方面造诣极高后人尊称“武当剑仙”。1907年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后在奉军中担任军官,后因政治问题于1926年宣布下野,之后专心研究武术。1928年任职于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会之后执教于浙江国术馆。1930年受国民政府之命,在济南创建山东国术馆,任馆长一职。1931年于济南因病去世,享年47岁。
2 李景林“武学”思想实践
2.1 武术报国
李景林的祖辈曾以擅长“技击”而闻名,在其幼年时期跟随其父一同习武,年少之时,已颇具武侠之风范,曾学过燕青门等多种流派的武术。在一次外出郊游途中巧遇当时武术大师陈士钧先生,并传授“人盘”之剑术。后来因为时局动荡和国家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促使李景林萌发了以武报国的想法;于是在家乡东北参加了当时清政府开办的陆军青年学校“育字军”,在求学的过程中有幸遇到当时的武当派武术大师宋唯一,当时宋大师任“育字军”管带,宋唯一见李景林天资聪慧且自幼习武,且具备良好的武术功底,甚是喜欢,因此对李景林给予特殊重视,也正是因此契机二人有幸结为了师徒关系。宋唯一还曾单独的将武当派剑术中的九转还原大法与妙法授予李景林。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的动乱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家和社会处于风雨飘摇在之中,后因八国联军的入侵,“育字军”也受其影响被迫解散,宋李师徒二人也此各奔东西。
离开陆军青年学校以后,李景林返回家乡,得知当时在永年县有一位太极大师杨露禅,逐前往拜在杨式门下,学习杨式太极。由于李景林的勤奋和刻苦,在加上日积月累的不断学习和杨氏太极鼻祖杨露禅的三子杨健候的指导,最终李景林掌握了杨氏太极的武术精髓,并成为一时最为年轻的杨氏太极高手。[1]恰逢当时国内爆发辛亥革命战争,李景林当时属于奉军管辖,逐随奉军南下与革命军作战,由于交战过程中李景林表现突出,于是成为一时的战斗英雄;后来更有一次李景林亲率500名兵士充当敢死队,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成功的将当时的革命军击退,因李景林在战斗中表现突出战功卓著,所以清政府特赐予黄马褂,以表其功,李景林本人也因此闻名军中。
2.2 军武结合
在1903年,李景林来到当时的保定报名参加“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学习,虽然在保定的学习比较紧张,但李景林在学习军事知识的同时,还不忘对杨氏太极拳的学习。由于李景林在陆军学堂的成绩优异,三年的陆军学堂学习结束以后,李景林直接的被分配到当时奉军许兰州手下任职,因此也正式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由于李景林作战勇猛,而且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极为的出众,屡建奇功,固深得上司的器重,官职一路晋升直至旅长等要职。
从军期间,李景林这位武术大师也未曾忘记对武术的学习,在余暇时间他也不断的对武术进行研究,不断的提高自己在武学方面的造诣。在此期间李景林不仅自己不断的练习和研究武术,他更是在军队中开拓和推广武术,将武术与军队的日常训练相结合;将自己所学的武当剑法应用于部队中骑兵的训练。他要求“在骑兵训练中,士兵在骑马的同时要加强对活靶和移动靶的训练,提高马上使用刀的能力”,这一过程不但提高了军队骑兵的战斗力,也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传承作用。除此之外,李景林还在军队中开展武术培训,曾亲自传授武术以促进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军队的战斗力,也正因此李景林的部队在当时是非常具有战斗力的。由于带兵有方,李景林的官职也是一路攀升,同时他也深深的感觉到武术对于军队战力的促进作用,于是为了更大的发挥武术在军事上的作用,保证高质量的军队训练水平,李景林曾特意公开的为军队招聘武术教官,此消息已经公布,全国各地的武术大家纷纷慕名而来应聘;对于武术教官的选拔李景林是格外的重视,他亲自考核人才的选拔,最终选取杨奎山、郭宪三、林志远、黄敬义四人作为军队的武术教官,其中杨奎山更是作为李景林的贴身保镖兼弟子;李景林这一行为也使得像杨奎山等众多武术人才没有被埋没,才华得以施展,也为我国国术的发扬和推广做起到了重大的传承作用。
2.3 倡导全民国术化
由于不满当时国内军阀混战的局面,李景林萌发了退出军界的想法,在1926年李景林宣布退出政治舞台,下野后的李景林首先来到上海,受到当地名流和武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李景林到达上海后,很快就与当时上海武术大师孙禄堂会面二人在一起共同商量如何提倡、推动国术的发展,1926年底李、孙二人正式在上海开始招收门徒,传授、弘扬国术。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二人发现要想更好的弘扬国术,必须要成立一定的组织才行。随后,李景林在上海四处奔走,积极的倡导“全民国术化”,并提出“强身强国,强种强族”在口号。[2]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时间很多人纷纷支持李景林这一行为。就连曾经与李景林在战场上刀兵相见的张之江也对其这一举动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多次邀請李景林到当时还在筹建的“中央国术馆”任职;同时当时国民政府的领袖蒋介石也想拉拢李景林,因为当时国民政府刚刚统一中国,国家尚未稳定下来,蒋介石希望李景林能够为自己所用,曾特意派出邵力子力代表自己请李景林担任还在筹建的“中央国术馆”馆长一职。鉴于多次邀请,李景林实在无法拒绝,最后提出由国术大师张之江出任“中央国术馆”馆长一职,自己任副馆长;其中至于李景林为何拒绝担任“中央武术馆”馆长一职,其极力提倡国术却又终拒绝担任中央国术馆馆长,如果非要解释为什么,我想可能根本原因在于他不想担任官职,这样也免受政府掣肘。离开军界的李景林更希望能够以自由自在的方式提倡国术全民化。“中央国术馆”于1928年正式成立,李景林主要负责研究武术和传授弟子。
1929年初,在中央国术馆建立一年后,李景林开始筹划举办了一场“全国打擂比赛”的武术交流活动,但遇到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资金短缺。由于当时教育部对“武术”领域并未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就连当时中央国术馆经费的来源也只是由财政部补助和海外华侨捐款。经过一番思索后,李景林不得已找到了当时上海滩的黑社会势力黄金荣、杜月笙,请两人每人资助5万大洋举办比赛,但二人对此事持以推脱和不情愿的态度,当时李景林拔出手枪轻轻地放在台上,开玩笑地说:“你们是有名的"大流氓",这次我暂当一回"大土匪"。”后来黄、杜两人迫于压力,最终两人表示愿意各出2万大洋,其余的经费经过协商由浙江省政府解决。[3]而借助着本项比赛,同年10月11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正式开始,来自各地的武术爱好者纷纷的登台展示武艺,一时间全国掀起了学习武术的热潮,对当时的国术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通过对李景林武术生涯的梳理和文献整理研究,我们发现李景林不仅具备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位卓越的将军;在武术上面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作为一代国术大师“剑仙”的李景林,他的一生都在从事武术相关的工作,致力于推广武术和发展,为我国武术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李景林的武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武术作为我们国家的国术和国粹并未过时,因此深入研究李景林的武学思想,能够更好的为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开辟新的思路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促进我国武术的继承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催花云.近代剑术大师李景林对武术的影响[J].兰台世界,2013(34):116-117.
[2] 傅雅霜.“武当剑仙”李景林武学影响考略[J].兰台世界,2014(3):117-118.
[3] 吴志泉.八百里路云和月——李景林、杨奎山师徒传奇二[J].武当,2005(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