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研究
2018-06-11张瑞超
张瑞超
摘 要:高校田徑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要明确改革目标、制定改革计划、主抓教学质量、改革新教学内容。新课改给田径教学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时代的需求,田径老师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参与田径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各界提高对高校的田径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切实促进改革的稳定、持续进行。
关键词:本科高校 公共体育课 田径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c)-0148-02
1 田径课教学改革目标
1.1 改革旧的模式
目前,随着高校规模和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多数高校把教育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培养上,逐渐忽略体育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随着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田径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标准僵化的老旧教学模式,而是应该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在加强大学生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紧紧跟随此目标,细化大学各年级教学课程内容,争取实现田径教学改革的实质性转变。
1.2 建立新型式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影响,部分教师一直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内容制定、课堂活动组织等环节随意支配,很少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学生超出课堂教学目标之外的讨论随意打压。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学生对既定的教学内容产生排斥心理,降低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实证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机械教学模式极容易引发教师同学生之间的矛盾,致使课堂教学氛围的不和谐。因此,在当今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中应该转变这样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应该树立起“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刻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在课堂实践中积极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想法,以便在后续教学目标中做出改正。课下还应该利用微信、QQ等网络沟通工具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为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做准备。
1.3 形成新的教学方法
大学体育田径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也和其他文化课程类似,与教师教学水平评定、学生评奖评优等指标挂钩。然而僵化的考核目标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内容的主动性。因此,大学体育老师在对体育教学时不应该照搬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基于大学体育教学趣味教学优势,在既定教学目标的大框下,从大学生兴趣出发,丰富和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乐趣和兴趣。
2 高校田径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忽略了田径运动本身所特有的健身性
田径运动多年以来,一直是以竞技运动的形式存在的,把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作为主要目的,对田径运动所特有的健身性却忽视了,在平时的田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违背了田径教学初始的教学目标。
2.2 教学内容趣味性差
当前在以田径为主的体育大学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多以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铅球等项目为主。这些学习项目在学生们在初高中时代都已经学过,重复性教学很难只能让学生完成机械的教学目标,很难让大学生体验到田径项目的乐趣,也难以使学生在教学内容中感觉放松,课程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
2.3 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还是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学传授,学生学习为主。这种既定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感觉体育教学内容的枯燥性,对教师要求的教学目标敷衍了事,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热情,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国家提倡的终身体育学习观念不符合。
2.4 缺乏对学生田径文化内涵的培养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们对田径项目学习兴趣不大与其不理解田径教学的作用、功能和价值有关。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田径教学是大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自己获得大学体育学分的途径,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田径文化的内涵,更不会去主动欣赏田径比赛的乐趣。因此缺乏对学生田径文化内涵的培养是导致大学生对田径学习兴趣缺乏的主观原因。
3 高校田径教学对策分析
3.1 构建合理的田径教学考评体系
田径教学科目在考核的过程中,应该转变过去以运动成绩为唯一考核标准的考核方式。大学体育老师应该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体育能力水平,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如针对体育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采取初期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学习田径教学内容初期记录其学习水平,待到田径项目学习结束时再一次记录其学习水平,然后利用比差的形式比较大学生这一年来的田径项目学习进步情况,而后再根据每位学生的进步幅度实行弹性打分。这样有助于在传统的以运动成绩为考核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田径教学考核体系。
3.2 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能力
在田径教学的课程中,体育老师应该尽快的帮助学生从竞技式田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培养其终身学习田径的体育项目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传授学生进行日常田径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其养成日常健身的习惯,让学生意识到终身训练理念在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及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3.3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田径项目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在项目学习中,运动强度较大且趣味性较少。因此如何创新田径项目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是当今体育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增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需要从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入手。在具体的田径项目教学实践中,应该发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优势,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而后教师可适当选择新颖的教学方法实践到教学内容中。
3.4 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培养
(1)教师要不断学习各种新的文化和新的技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们接触和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特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水平,与时俱进的学习新技术和新方法,以便避免回答不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尴尬。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负责也对学生负责。
(2)优化田径的教学方法,增加游戏的内容
在当前的田径教学中应该主动探索和创新田径项目教学的趣味性,增加趣味性游戏的内容,转变过去的多于注重某一训练项目运动技巧的做法。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的过程中感受田径项目的乐趣和激情,帮助学生养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意识。
(3)明确田径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在田径教学时,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健身第一”的学习理念,使其树立“终身体育”的运动意识。在具体的田径教学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健身技巧和身体保健知识,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水平,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健身训练方法。
4 结语
在当前的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中,应该明确“健身第一”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也应该做好引路人的角色,纠正学生在田径自主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掌握系统的田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健身保健知识,真正发挥大学体育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贵敏,杨丹.趣味田径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
[2] 苟定邦,赵琳.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困境思辨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235-238.
[3] 林松,王进国.休阑体育:田径运动的拓展与特性的回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