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因素的具体分析
2018-06-11赵云鹏
赵云鹏
摘 要: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课时较少、师资力量薄弱、评价体系缺失、场地设施陈旧等现象,这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良性化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是高等人才培养及素质教育的基础,其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论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 教学 人才 影響因素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a)-0094-02
新时期下,体育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奥运实施战略、体育强国战略。在这种趋势的引领下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也应适时地进行转变。2016年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学校体育,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课时较少、师资力量薄弱、评价体系缺失、场地设施陈旧等现象,这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良性化发展,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健康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因此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全面培养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笔者从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着重阐述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并详细分析了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具体对策。
1 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偏离及内容的不足
1.1.1 教学理念的偏离
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从长期的发展过程来看存在认识上的偏离,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本质及功能的理解不足,主观意识上把学校体育当成一种体育训练或比赛,培养的目的是向专业化体育人才发展,而忽视了普通学生对体育能力的基本需求。同时高校体育认为竞技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引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不重视,这也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1.1.2 内容的缺失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存在严重的误解,这造成学生对体育教学效果的理想化,当学生开展体育知识学习时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导致教学效果与学习成绩形成了反差,进而使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失去了兴趣。同时,这类现象的产生也与学校体育课程安排的教学内容及学生体育学习的发展方向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内容不够全面,基础知识理论不够扎实,学生真正理解内容也存在缺失。
1.2 运动项目过于休闲化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受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体育运动项目的更新较快,各高校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存在严重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学为满足学生的兴趣而选择一些较为休闲的体育运动,如小轮车、网球、滑板等,新兴体育项目的开设远远达不到基本运动的要求,并且从体育运动学的角度来看,也无法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笔者认为从兴趣入手没有错,但要有方法、有尺度、有扩展、有方向,不能只为了提高学习兴趣而乱选体育项目。
1.3 体育锻炼的内容过于简化
体育课程及项目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在现阶段各高校体育课程及项目内容选择上过于简单,学校考虑的是课程设置较多会给体育教师带来工作压力,引发体育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不协调,同时也容易引发学生的运动损伤,因此高校对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简化,这不利于学生开展身体素质的锻炼,更影响到了体育项目的学习,并且由于各高校不断扩招,学习人数的增多、场地的限制、课时密度的增加也导致高校简化了体育课程的内容。
1.4 基础理论教学重视不足
基础理论教学不仅是学生对体育运动、身体机能、适应能力的学习,更是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启蒙,而各高校对体育基础理论的教学重视不足,一般体育基础理论学习只安排3~5个学时,并且多半讲解的是运动项目的战术、规则、发展,没有达到体育基础理论教学的目地,同时也违背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初衷,影响到了学生对体育运动行为的正确理解。
2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2.1 教学目标难实现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而现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异,运动项目简化、课时安排较少、师资力量不足,要想真正实现教学目标非常困难,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也使得学生失去了体育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重心差异化
随着各高校分校的设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逐步进行,但从区域和改革模式来看,体育教学的重心存在差异化,主要体现在改革试点的教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更为充沛、教学内容更为多元化,适合学生开展体育学习,而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校区,则没有开展体育教学改革,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另外,教学方法改革上没有与学生的切身感受相结合,这也造成教学重心的偏离。
2.3 体育教学管理方向错误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晋升主要来自于职称的评定,而职称晋升则需要发表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有的还需要有实验项目或国家课题,这使得多数体育教师都把精力放到了职称的晋升上,忽视了对体育教学规律的总结、教学内容的扩展、基础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终身体育目标的培养等,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质量下降,学生体育运动开展停滞不前。
3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教师素质
3.1.1 转变教学理念
为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各高校要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从体育基础理论教学入手向终身体育学习进行转变,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理念和认识,并向学生传导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学习,同时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强化心理辅导和意志品质培养,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的多元化发展。
3.1.2 提高自身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与心理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授课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其次,开展科研体育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开展改革,提高体育的科研能力;再次,参与多种体育教学活动,如:出国交流、进修培训、体育项目教学研讨、体育教学管理等,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开拓体育教学视野。
3.2 改革体育课程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教学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要积极地开展体育课程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改革教学模式和体育教材,在汲取基础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改革授课模式,利用多媒体、VR技术、网络技术等,创新基础理论教学方法,方便学生理解体育基础知识,同时编撰新的体育教材,以适应学生对体育教材学习的需求;第二,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设置终身体育目标,帮助学生选择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能够全面有效地开展体育运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任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6(1):86,89.
[2] 宋晓燕.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探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107,109.
[3] 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