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调查研究

2018-06-11伊力亚斯·艾海麦提周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青少年

伊力亚斯·艾海麦提 周江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据测量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青少年跆拳道少数民族运动员体重较轻,臂展要长于汉族运动员,汉族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要比少数民族的高;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下肢、大腿、小腿等指标均高于同年龄段的汉族运动员;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汉族运动员,胸围、臀围等指标明显大于少数民族运动员;新疆青少年腿部方面跟腱、足长等指标优于汉族运动员。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员 身体形态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202-04

自20世纪90年代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开展以来,得到迅速的发展。根据跆拳道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身高、体重等基本身体形态成为现代跆拳道选材中普遍性的重要指标。对于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相关研究,我国专家和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也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对于跆拳道运动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在查阅文献中,我国发现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研究较少,对于新疆多民族地区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方面的研究很少见到相关报道。本文对新疆地区开展跆拳道运动较好的乌鲁木齐、石河子、克拉玛依三所城市,年龄在13~18周岁,男女共115名跆拳道青少年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进行测试分析,旨在为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选材,训练等方面提供参考。

1 结果与分析

1.1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身高、体重、臂展、克托莱指数结果比较分析

体重已成为现代跆拳道选材中普遍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身体形态的运动员,接受同样训练,却常常得到不同的训练效果,因此选择适宜身体形态的选手,接受特定项目的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1)身高指标比较分析。

根据袁作生在《竞体教学训练大纲》中确定,我国优秀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身高的选材标准确定为:13岁时男165cm以上,女160cm以上;15岁时,男185cm以上,女170cm以上;17岁时,男190cm以上,女子达到178cm以上基本上符合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身高要求[1]。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身高,分别高出10.8和1.4cm,说明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和骨骼发育方面较为优秀;女子的身高比较中,汉族比少数民族高7cm,可能是少数民族的女性发育较晚。13~15岁汉族男子运动员与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身高普遍低;16~18岁的民汉运动员身高相比,无明显差异。

(2)体重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新疆跆拳道青少年运动员中,少数民族运动员13~15岁的比汉族运动员重13.5kg,这与他们的身高有关系;16~18岁的少数民族运动员比汉族运动员轻12.4kg。在这个年龄段中,身高相同的民、汉青少年运动员,少数民族运动员体重较轻,这与他们的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有关,摄入优质蛋白较多,因此体脂含量低,体重轻。在女子的体重比较中,汉族比少数民族重8.6kg,可能是少数民族13~15岁的女性发育较晚,少数民族的饮食方面与汉族不同,也与此年龄段身高呈正相关。

(3)臂展指标比较分析。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男子运动员臂展,在13~15岁年龄段,少数民族男女子运动员比汉族青少年男女子运动员分别长出2.5cm和7cm,说明少数民族在骨骼发育方面较为优秀,也存在着遗传因素的差异。在16~18岁中汉族运动员的臂展比身高短2cm,而同年龄段少数民族运动员的臂展比身高长出3.6cm,在此年龄段少数民族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已经比汉族运动员具有明显优势。在女子的臂展比较中,汉族运动员比少数民族运动员长6.3cm,可能是少数民族13~15岁的女性发育较晚。

(4)克托莱指数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比汉族男子运动员高出61cm,说明这个年龄段的少数民族要比汉族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匀称度高;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高出64.2cm,13~15岁汉族女子运动员比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高出40cm,说明这两个年龄段的汉族运动员要比少数民族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匀称度高。

克托莱指数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身体的充实度,这个指数越大,表明运动员肌肉力量和肌力维度占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对竞技运动员的灵敏性要求较高,指数也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动作速度的发展,因此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6]。身高体重指数更能说明运动员身高与体重的关系,该指数受身高影响较大,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中,身材越高,其指数相对较低[5]。

1.2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下肢相关指标结果分析

跆拳道运动要求动作快速、灵敏,这就要求运动选手皮脂度少些为好.所以,下肢长/大、小腿长/大、小围度和皮脂厚度指标在跆拳道运动员选材中有重要意义[2]。

(1)下肢长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2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的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比汉族男子运动员长出7cm;16~18岁的男子运动员和13~15岁的女子运动员中,汉族运动员比少数民族运动员分别长出5.2cm和2.5cm,可以看出这个年龄段的男女子运动员中汉族运动员比少数民族运动员的下肢长要长。说明少数民族运动员的骨骼发育与汉族运动员具有差异,且比汉族运动员发育优秀,但在年龄上发育较晚。

(2)大、小腿长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大腿的长度,按民族成分来看,在男女子所有年龄段里大腿长都是少数民族运动员比汉族运动员要长,分别是3.2cm、3.8cm和1.2cm。

小腿的长度,民族成分来看,男子运动员在13~15岁,16~18岁这两个年龄段里的汉族运动员比少数民族运动员小腿长分别长出2.8cm和2.7cm。13~15歲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比汉族女子运动员小腿长长出1.5cm。由此可见这三个年龄段少数民族运动员的小腿长长度大于汉族运动员。

(3)大、小腿围度指标比较分析。

小腿围度指标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的汉族男子运动员与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的小腿长相差0.6cm,比较得出两者无显著差异。16~18岁的汉族男子运动员小腿围度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长出2.6cm,可以预测出汉族男子运动员小腿肌肉较为发达,爆发力强于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13~15岁的汉族女子运动员小腿围度比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小腿围长5.1cm,原因可能是汉族女子运动员小腿肌肉较为发达,爆发力强于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大腿围度指标分析,从表2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的汉族男子运动员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大腿围长出2.4cm。16~18岁的汉族男子运动员大腿围度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长出4.2cm,可以预测出汉族男子运动员大腿肌肉较为发达,爆发力强于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13~15岁汉族女子运动员大腿围度比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长出3.5cm,原因是汉族女子运动员大腿肌肉较为发达,爆发力强于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大腿相对较短,则摆动半径越小,摆动速度快,在比赛中连续出腿的频率就快。小腿较长的运动员容易击中对手,收回来的速度也比较快,不容易被对手反击。建议选材时选择小腿长/下肢长比值大的运动员,有助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6]。

1.3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足、踝指标分析

跟腱长等指标对跆拳道运动员选材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踝围的围度对于选材的角度来看,在未来的训练过程中踝围给下肢带来的稳定性能否更高更有利。足长代表着在未来训练过程中击打的效果是否明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之一[2]。

(1)跟腱长指标比较分析。

一般讲,跟腱细长、踝围小的运动员,小腿肌力就大。(踝围/跟腱长)×100(%)指标主要反应小腿肌力水平及速度力量。

从表3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和16~18岁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跟腱长比汉族男子运动员分别长出1.7cm和9.2cm,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跟腱较为发达;13~15岁的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跟腱长比汉族女子运动员长出1.2cm,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跟腱较为发达。

(2)足长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3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在青少年运动员足长指标测量中,两个年龄段汉族男子运动员足长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分别长出0.6、0.8cm,可以看出汉族男子运动员足长较长;13~15岁女运动员足长相等,无显著差异。

(3)踝围指标比较分析。

根据王家宏的《运动选材学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优秀青少年跳高运动员踝围与跟腱长比值男女均为82%[2]。从表3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的汉族男子运动员与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相差1.3cm,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与13~15岁汉族女子运动员踝围比少数民族分别长出2.8和0.5cm,可以看出汉族男子运动员的踝围均长于少数民族,说明汉族男子运动员的骨架大,与遗传因素有关。女子运动员踝围指标相差不大。

踝、膝关节小,足弓深,跟腱长,偏瘦型或中等身作的能力,是对动作质量和动作灵敏的前提保障[7]。

1.4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躯干相关指标比较分析

胸围等指标对跆拳道运动员选材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围度对于选材的角度来看,能体现在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重要指标,能在选材的过程中带来很大一部分的判断[3]。

(1)胸圍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4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男子运动员胸围没有明显差异。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胸围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长出8cm,可以看出汉族男子运动员胸围较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族男子运动员有氧能力略强;13~15岁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胸围比汉族长出5.3cm。

(2)腰围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4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汉族男子运动员与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相差7.5cm,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腰围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长出9.4cm,可以看出汉族男子运动员腰围较宽,表明了汉族男子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较为发达;13~15岁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腰围比汉族长出5.3cm。

(3)臀围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4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汉族男子运动员和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之间没有明显差异。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臀围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宽出10.8cm,可以看出汉族男子运动员臀围较宽,反映了汉族男子运动员爆发力略强;13~15岁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臀围比汉族女子运动员宽出3.7cm。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女运动员爆发力略强。

(4)肩宽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4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肩宽指标13~15岁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比汉族男子运动员宽出2.4cm,说明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与汉族男子运动员在骨架上的不同。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要比汉族男子运动员略宽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长出5.4cm,这一现象反映了汉族男子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略宽一些;13~15岁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肩宽比汉族女子运动员长出2.5cm。

(5)坐高指标比较分析。

从表4得出,按民族成分来看,13~15岁的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坐高比汉族男子运动员高出8.9cm,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上身要比汉族男子运动员长;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坐高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高出17.4cm,这说明汉族男运动员上身很长;13~15岁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坐高比汉族女子运动员长出13cm。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的身高占很大优势。

2 结论

2.1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少数民族运动员体重较轻,臂展要长于汉族运动员,汉族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要比少数民族的高。

2.2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下肢长、大腿长、小腿长、小腿围、大腿围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13~15岁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的下肢长、大腿长均比汉族男子运动员的长,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的小腿长比汉族女子运动员的长。13~15岁的汉族女子运动员的下肢要比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要长。青少年汉族男子运动员小腿长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的长,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小腿长比汉族女子运动员要长。青少年汉族女子运动员小腿围比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宽,青少年汉族运动员大腿围比少数民族运动员要宽。

2.3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跟腱长、足长、踝围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的跟腱长要比汉族男子运动员长,汉族男子运动员足长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长,汉族运动员踝围比少数民族运动员宽。

2.4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躯干

新疆青少年跆拳道汉族男子运动员胸围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宽,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胸围比汉族女子运动员宽,汉族男子运动员腰围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宽,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腰围比汉族女子运动员宽,汉族男子运动员肩宽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要宽,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比汉族女子运动员宽,汉族男子运动员臀围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宽,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比汉族女子运动员宽,13~15岁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坐高要比汉族男子运动员高,16~18岁汉族男子运动员坐高比少数民族男子运动员高,少数民族女子运动员坐高比汉族女子运动员高。

参考文献

[1] 袁作生.竞体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家宏.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曹海峰.青少年跳高運动员选材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13(3):112-114.

[4] 李艳.女子跆拳道优秀运动员主要身体形态选材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68-69.

[5] 徐春杰.青少年女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J].运动,2015(8):28-29.

[6] 杨小平.论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科学选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5):123-125.

猜你喜欢

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Amazing benefits of playing sports for teens 青少年运动的益处
Minor Offense
青少年一周饮食计划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