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主要因素及对策的研究

2018-06-11刘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教学质量

刘华

摘 要:伴隨教育体系的改革,在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模式,降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构建,需要将小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通过教学质量的提升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实现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而且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化的解决策略,核心目的是在教学方法完善的同时,进行教育体系的有效改革,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展现课程教学的价值性,并为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支持,实现体育教学的稳定创新。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程 教学质量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a)-0078-02

通过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分析,核心目的是在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并积极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也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课堂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但是,在现阶段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以及教学因素的限制性,体育课程教学面临一定制约问题,导致体育教学无法得到有效构建,降低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在现阶段教育改革中,应该将学生作为重点,通过体育教学的创新进行教学体系的优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保障。

1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限制性因素

1.1 体育课程目标缺乏科学性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状况分析的过程中,其课程的设计缺少目标性,通过对中小学教学状况的分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会将体育教学目标设置的过于细致,导致课程内容较多,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无法进行自主活动,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自主能力,为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造成限制。而且,在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的现象,使体育课失去了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同时也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标准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试图改变这种限制,但是由于课程内容设计的复杂性,导致课程失去合理性,制约学生主体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带来限制[1]。

1.2 体育课程形式相对单一

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限制,导致一些课程内容的设计过于单一,学生在体育课上只是进行跑步、跳远以及球类的练习,长期发展下去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制约,而且,在课程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体现,限制了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创新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这种限制性问题,针对中小学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课程形式的创新,提高教学的整体价值。

1.3 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体育教师不专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他们在教学中缺少专业性的体育知识素养,对于体育医学、体育心理等内容的认识不足,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使学生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且对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整合造成影响。而且,体育设施相对不足,一些体育场地的设计没有达到标准,为体育教学的改革造成制约。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该认识到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通过体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实现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2]。

2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优化策略

2.1 明确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伴随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体育课程教学创设中,应该结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而且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满足现代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整合需求,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合作精神力以及体育精神的提升提供支持。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不同学生体育素养的差异性,通过对学生差别分析,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满足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需求[3]。

2.2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体育应该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针对学生中小学的基本特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构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育创新提供支持[4]。体育教师可以构建游戏教学模式,通过游戏教学,可以丰富课程内容,为学生创设愉快、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活动参与的同时掌握体育技巧,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专业技能的共同发展。例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构建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比赛环境,游戏比赛中,教师应该进行活动的积极引导,让学生以“团结第一,游戏第二”目标,避免游戏比赛中双方争执现象的发生,展现游戏比赛的质量性。而且,在游戏比赛中,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放松压力。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技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全面性的提升,展现体育教育改革的价值性,并在真正意义上通过对学生需求的分析,进行体育活动的创设,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提供保障[5]。

2.3 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学状况的分析,在教学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应该针对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多元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目的是在教学中将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以及生命安全进行有效融合,并针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情景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中小学对体育内容的认识,实现体育教学的最终价值。因此,在创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教学状况,进行教学模式的积极探究,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保障。而且,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也应该逐渐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进行体育专业技能的讲解,而且也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逐渐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通过教学资源的利用,展现教学模式的丰富性,充分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有效促进现代教育的稳定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的优化,充分保障体育教学的质量性,并为中小学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同时,在教学方法创新中,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应该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的引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教学的改革。而且,在教学方法创新中,体育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资源的运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曹舒晴.浙江省高中体育选项课开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2] 韩逸.制约和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1):80-81.

[3] 马玉辉.浅析制约我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2(1):84-85.

[4] 张亮生.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8):155-156.

[5] 梁慧敏,万炳军.SPARK课程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制因及其对策——以河南省南乐县四所中小学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5(10):927-932.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