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及对策研究

2018-06-11沈曦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对策研究

沈曦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指出,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中,损伤部位上肢略高于下肢,损伤性质以关节扭伤为主。其中,准备活动不充分、思想不重视是导致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同时指出,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规范基本技术动作、增强身体素质和加大场地器材建设予以改进,对当前高中学生预防排球运动损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排球 运动损伤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b)-0045-02

近年来,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课堂教学和比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参与的数量和频率明显增加,但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率也随之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已经成为阻碍苏州地区高中体育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具体情况和产生原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就成为当前不可避免的课题,这也是苏州地区深入推广排球运动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 研究对象

苏州市高中学生在排球运动中产生的运动损伤及其成因。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网络数据库查阅有关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相关研究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选取江苏省苏州中学、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以及江苏省苏苑高级中学5所高中的250名学生(男生130名,女生120名)作为问卷发放对象,共计发放《苏州市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调查问卷》250份,回收2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48份,问卷有效率99.2%,准确反映了本研究所要调查的问题。

2.3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发生运动损伤的学生、体育任课教师、排球教学专家进行电话、网络和面谈,明确研究中的疑问,完善研究资料。

2.4 数理统计法

整理调查数据,运用SPSS 13.0和Excel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为本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排球运动损伤人数及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在排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损伤的人数为12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8.79%,其中男生76人,占损伤总人数的62.81%,女生45人,占损伤总人数的37.19%。发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学生中,有58%的学生发生次数为两次或两次以上。通过对体育任课教师访谈得知,在排球课堂教学和课余比赛中,男生的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女生,且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也明显高于女生,因此,在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中,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3.2 学生排球运动损伤部位及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学生中,上肢发生运动损伤的次数占运动损伤总次数的49.45%,稍高于下肢的46.5%,躯干部分的运动损伤次数较少,占4.05%。其中,发生运动损伤部位最多的为脚踝,占20.66%;其余依次为手指11.57%、手腕10.74%、肩带9.92%、小腿8.26%、膝盖6.61%、腰部6.61%、肘部4.96%、手臂4.96%、大腿4.96%、颈部3.31%、其他部位损伤占7.44%。发生运动损伤最多的踝关节是由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与距骨滑车构成并与内侧韧带和外侧韧带相互配合完成关节活动,踝关节在排球运动的移动和起跳落地时承担较大阻力,容易造成损伤。调查得知,学生手指部位的运动损伤多为传球和手指击球等手部动作不规范导致;手腕部位损伤多为腕部肌肉紧张击球导致,虽然损伤次数较多,但损伤程度较轻;肩带部位损伤多为扣球动作引起;小腿部位损伤均为肌肉疲劳导致;膝盖、肘部损伤多为因技术动作变形或奋力救球倒地接触地面摩擦引起。

3.3 学生排球运动损伤性质及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苏州地区高中学生在进行排球课堂教学和课余竞赛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多为关节扭伤,占损伤总数的32.23%,受伤部位以脚踝和膝关节为主,损伤原因多为准备活动不充分和技术动作不到位导致;擦伤出现的比重为23.97%,多为因技术动作不规范或安全意识不足导致与地面摩擦引起;肌肉拉伤比重为23.14%,发生部位多为大腿、小腿和肩带部位,与准备活动的是否充分和技术动作的规范程度成正相关;挫伤占11.57%,多为手指、手腕触球导致;肌肉劳损占9.09%,基本发生于学校排球队员身上,这与学生参加排球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密切相关。

3.4 学生排球运动损伤原因及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导致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多为准备活动不足导致,占30.58%,且损伤时间多为课余活动的排球训练和比赛当中。经与调查对象的体育教师访谈得知,学生在体育課堂教学中能够按教师安排进行,在排球运动前能认真做好准备活动,但课余训练和比赛中基本不做准备活动或仅做简单的准备活动(校队训练除外),因此导致课余排球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幅增加。另外,因缺乏防范意思而产生的思想疏忽因素占22.31%,学生普遍认为,排球为隔网对抗,很少存在身体接触,不容易受伤,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疏忽。其次,技术动作不规范因素占17.36%,身体素质差占13.22%,场地器材因素占13.22%,另有3.31%的意外因素导致损伤的发生。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中,思想不重视、准备不充分因素占主要部分,这与教师的日常教育和规范活动要求有密切联系。其中,部分因比赛过于投入而触地导致的损伤,如能提前穿戴好护具则可以有效避免损伤的发生。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导致损伤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规范的技术动作和提前预判意识则能有效避免损伤的发生。

4 结论与建议

4.1 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识

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知识讲授、排球运动开展前的知识普及和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排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危害,消除麻痹思想,明确预防运动损伤是健康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前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规范动作、规范器材、规范要求等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正确面对个体差异,了解自身情况和排球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和原因,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增强自我运动安全预案意识,加强安全组织纪律性和体育道德教育。

4.2 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苏州地区高中学生预防排球运动损伤的准备活动意识不足,特别是课余排球运动中的准备活动缺失严重(校队训练除外),并且损伤多发生于关节部位,损伤性质多为关节扭伤。因此在进行排球运动前,除要求学生做好基础的热身活动外,还应针对容易发生损伤的肩关节、指关节、手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进行针对性的专项活动,以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4.3 规范学生排球基本技术

错误的技术动作会导致身体的平衡失调和关节、韧带的错位,同时造成比赛失分的增加,是不得分又伤身的根源之一。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排球基本技术的达成质量,要让学生的基本动作符合排球规则,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根据本研究调研结果,排球教学中,应对接球手的基本姿势、手部传接球位置、上下肢的发力顺序、移动步伐以及提前意识进行重点教学,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4.4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

排球运动是肌肉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弹跳力等身体素质的综合体现。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素质锻炼外,还应通过专项练习加强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使学生身体在排球运动中能够承担相应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和应付临场变化。另外,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有助学生排球技术动作标准的提高,例如提高移动速度利于准确击球、固定手部姿势利于有效击球等,从而防止因动作变形导致的运动损伤。

4.5 加大排球场地器材建设

运动场地和器材是保障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合理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对于排球运动而言,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完备的穿戴护具能够有效预防擦伤、扭伤、挫伤等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学校应投入资金加大排球场地器材的建设和维护,从而有效减少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排球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总之,苏州地区高中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但损伤部位和损伤性质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上肢损伤几率稍高于下肢,关节扭伤的占比较大,准备活动不充分和思想不重视是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相关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遵循排球运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多措并举,有效避免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邱金新,邱天贵.大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6):64-65.

[2] 陈清.简析高职排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J].青少年体育,2014(12):117-118.

[3] 赵克锋,王新年.高校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及主要损伤部位的原因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66-168,197.

[4] 师耀武.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运动,2013(10):105-106.

[5] 李峻,曾贵刚,张申,等.上海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研,2009,30(4):69-71.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