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专业学生工作模式研究

2018-06-11鲁汉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考核

鲁汉杰

[摘

要] 2017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明确指出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问题,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然而,要实施乡村振兴戰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必须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涉农专业学生工作模式的创新对培养这支队伍十分重要,从学生工作队伍的更新、学生工作内容的更新、学生活动的创新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创新学生工作模式,培养出一支乡村振兴战略新兴大学生队伍。

[关

词] 乡村振兴战略;涉农专业;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212-02

一、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1]的提出为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朝着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等目标前进。这些目标需要更多的新型专业人才来参与和解决,更需要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专业人才[2]。但是,大学生对农村的错误认识以及我国的农业吸引力不足等各种因素严重阻碍了涉农专业大学生返乡。就怎么引导涉农专业大学生投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中,笔者对当今农业学校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

二、涉农专业学生工作模式现状

(一)学生工作队伍

1.学生工作队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不高

辅导员既是学生知识的灌输者,又是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所以,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关注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做出清晰且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涉农专业大学生工作的最佳选择是与专业相关度比较高的职业。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大量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学生生活在美好的校园,对社会认识还不够充分,辅导员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以及就业形势,尤其是对农业、农村产生正确的认识。另外,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所授知识很难做到全面系统,理论与实践也很难结合[3]。

2.学生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单一

辅导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学生的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因此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思政类、心理类等文科性专业。虽然他们对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解读存在着明显优势,但是在涉农专业的知识解读、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乡村战略的具体实施上,很多教师的理论知识过硬,但是在具体指导学生投入乡村振兴的实践时就会有理论知识和实践问题相脱节的情况。

(二)学生工作管理方式

1.学生工作管理观念陈旧

目前在学校与社会普遍存在着一个共识:辅导员就是万能的,高校的学生工作就是辅导员的工作。虽然各个高校一直强调“三全育人”,但是更多流于形式。在学生管理上大多是有事找辅导员,辅导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学生的所有事务,其他的事务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涉农专业的学生工作应该怎么与时俱进,并与之相匹配上还存在思想落差。

虽然说目前社会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但是涉农专业学生的学生工作还是处于封闭状态[4]。很多学生工作者还没有主动融入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很多高校的涉农专业依然坚持维稳原则,主动作为的思想还不够。

2.学生工作管理制度的滞后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学生的思想与之前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随着“00后”这一代步入大学,以往的学生管理制度明显滞后于当前的学生管理形势。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个性强、自我主义严重;大网络时代的舆情管控压力大;新时代对青年的历史使命要求更加迫切。

但是,我国涉农专业的学生管理制度还是采用泛化管理,也就是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是采用同一种学生管理制度。显而易见,这种管理制度肯定不适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涉农专业学生的管理,对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队伍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我国高校对学生采用的考核培养,还是简单地以考试为主,在制度制定上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学生管理制度。

3.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活动的质量与形式,也把学生活动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在一些农业高校,学生专业活动的目的性不强,娱乐性偏重,主题枯燥,形式单一。另外,也因为学生活动是考核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故在实施中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表现为:活动多而不精,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上课;管理多于主动,造成学生多是被动参加,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考核大于创新,形成千篇一律的学生活动形式,没有在创新上下工夫。

此外,学生活动还存在着政治目的性强,但是宣传形式不够新颖。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例,许多学校在学生活动安排上,也是以知识竞答、政策宣讲、主题班会等形式为主。造成学生的兴趣不高,参与度偏低,不能有效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景与机遇。

三、涉农专业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学生工作队伍的结构

学生工作者主要面对的都是平均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青年,这批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而学生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学生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对学生工作队伍的结构匹配从年龄结构上应该注意年轻化,对那些常年从事辅导学生工作的人员,应该帮助他们转岗,让他们投入新的工作岗位,从而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注意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层次上选拔一批政治过硬的思政类专业人员,还应该注意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规划,例如,涉农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匹配一些自然科学与艺术类专业的人员来完善学生工作队伍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工作队伍的学历结构,我们应该对过去的那种学生干部留校担任学生工作者的形式进行完善,选拔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投入学生工作队伍,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二)优化学生能力的考核

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一批综合素质高,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专业技术人员。这对我们涉农专业学生的能力考核提出了新的问题,明显以往通过考试测试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方式已经不可行了[5]。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能力考核方式,作进一步的优化:在日常的学习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考核目标上,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将他们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合理地制订一些量化的考核目标,就涉农专业考核来说,应该将学生参加了多少课时的农事教育、农业实践等量化目标作為能力考核的指标之一;在考核体系上,不仅仅通过考试来确定一个学生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现场操作、面试、提交实践报告等形式进行相关考核。

(三)创新学生的工作管理

面对当下的新问题、新形势,高校学生的工作管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抓住学生共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性培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只有把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统一,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进而做到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另外,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人文关怀也是一种管理手段。作为高校的管理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及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一切事务的出发点都是学生,一切都着眼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能动性。

(四)改进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新颖的举办活动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进而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活动内容具有生动性和实践性,也能提高活动质量。活动形式的新颖,能够吸引更多的农业类学生参与,甚至非农专业的学生可能也会因为好奇参与其中,进而扩大农业在校园中的影响。而此活动内容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也很强,参与者可以对这些蔬菜水果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所以,新颖的活动方法和专业、创新的活动内容能够使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并显著提高活动质量,让更多学生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另外,充满生机的校园活动也是学生把书本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平台,更是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使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今涉农专业学生的一个重大机遇,因此,我们的涉农专业学生工作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把论文写到田间地头、科技撒向农村大地,切实培养出一支真正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者队伍,让这些人才既有“洋气”,也更有“土气”。

参考文献:

[1]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李智,张小林,陈媛,等.基于城乡相互作用的中国乡村复兴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6).

[3]张影.浅谈高等农业院校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2012(19).

[4]张志平.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 高等农业教育,2014(5).

[5]姜超,邬志辉.论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理念选择[J].教育研究,2017(6).◎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考核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