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视角下的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8-06-11王汉臣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存在课时设置不足、课程内容设置没有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程评价内容不全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体育课程管理、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结构、体育课程评价等方面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旨在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课程 改革 体质健康 课内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b)-0025-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然在逐年下降。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其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体育教学在注重学生某一、两项专项体育技能发展目标的同时,如何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因此,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角度,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对改善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体育课程课时设置不足
在体育课程课时设置方面,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三、四年级(包括研究生)开设选修课。从当前的各高校体育课程课时设置情况来看,各高校一、二年级全部开设了公共体育课,每周1次,每次2学时,但上课周数从14~18周不等,还没有达到《纲要》规定的四个学期144学时的基本要求,只有极少数高校三、四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体育选修课,而各高校研究生根本不开设体育课。
1.2 课程内容设置没有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当前,“三自主”选项课教学仍然是各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流模式,主要以单一的专项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选项课教学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专项体育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对专项体育技能的掌握与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和健康意识的教育。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也对选项课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提出了多种体育教学模式,但更多的还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仍然没有摆脱以专项体育技能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这种以专项体育技能教学代替健康素养教育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难以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1.3 体育课程评价内容不全面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评价偏重于专项体育技能、理论和身体素质的考核,过于强调绝对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偏重于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评价内容单一,重实践轻理论,特别是学生的课外体育参与情况没有纳入到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之中,影响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体育课程改革
2.1 体育课程管理
高校应严格执行《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第一,保障落实《纲要》规定的大学一、二年级体育课程开设4个学期144个学时的基本要求,并考虑对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程,让体育课渗透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第二,要加强高校体育俱乐部和社团的建设,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监督和指导,把学生体育俱乐部、社团活动、体育竞赛和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管理的体系之中,以弥补体育课程课时不足的局限。
2.2 体育课程目标
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将课内、课外目标相结合,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和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建立以推动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线的目标体系。
2.3 体育课程内容
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丰富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内容和形式,在满足学生兴趣需要的同时,增加一些健身性、娱乐性和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课程内容。加强对体质健康和身体锻炼知识的宣传与引导,提高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专项体育技能的同时,在运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例如:“主辅制”教学模式,将专项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教学有机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在提高学生专项体育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自主体育锻炼的能力。
2.4 体育课程结构
《纲要》中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要把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纳入体育课程,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近年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在高校中探索和实施,将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纳入到大学体育课程设置范畴,教师辅导和学生参与相结合,建立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群体竞赛活动的学生,按参与的次数、所获得的成绩等建立加分制度,计入体育课成绩。将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
2.5 体育课程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要遵循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激励与发展功能的原则,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体育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法要充分考虑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适当降低运动技能水平所占的比重,提高課外体育参与所占的比重;考核标准要让学生必须经过积极努力才能达到考核指标的达标要求;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考虑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体质健康水平,又兼顾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与表现,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3 结语
体育课程改革要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加强体育课程管理,科学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促进体育教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波,周学荣,李慧萌.“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5):112-117.
[2] 王汉臣,许晓明.对高等学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7(2):180-182.
[3] 王汉臣.大学体育课程“主辅制”选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3):60-61.
[4] 唐静萍,唐峰.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150-151.